真心谏言者少,大多代表的是他们的身份和背后之人。
秦明凰始终一语不发,指尖轻叩龙椅螭首。
吵吵吵,费那个劲,好像你们说了真的能做主似的。
看看人家宰相,稳如老狗。诶?那老头儿不会是睡着了吧?
妈蛋,都说药倒他儿子是将计就计了,也不知道老头儿会不会记仇。
应该不能吧,我又没真动他好大儿……
女帝额角的青筋隐隐浮现。
盏茶之后,争论声渐止。
因为他们发现,陛下根本不表态,仿佛对任何一位推举的官员都不满意。
安静下来之后,秦明凰望向了最前方的位置,“宰相以为,当派何人赈灾?”
裴玄韫眼眸低垂,想也不想便开口:
“万民司统筹钱粮;武备司防止灾民暴动;天工司负责土木水利。”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就是个和稀泥的建议。
作为两朝元老、凤阁台掌印宰相、朝中唯一的正一品,裴玄韫的地位不可撼动,此次筹集赈灾款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时秦昭玥提出杀鸡儆猴的对策就暗示过,此计要成需要配合。
裴玄韫表面上只说了“破财免灾”四字,实际上是以他的宰相之位为那些官员担保。
简单来说:收了我的赈灾款就不能找我的麻烦了哦。
相当于暗示版的赎罪券,针对的是那些心虚的官员。
这事儿女帝肯定不能挑明,若是没有裴玄韫在中间充当桥梁,筹资绝对不可能如此顺利。
不仅如此,只是有忧国忧民的官员但行好事,暗地里偷偷多捐赠了不少赈灾款,表面上对律法没有造成任何冲击。
但凡没有裴玄韫这等声望,或者裴玄韫不配合,杀鸡儆猴的效果都不可能这么好。
女帝显然对如此敷衍的谏言不满意,追问道:“何人堪当正使?”
裴玄韫:“择一皇嗣便是。”
朝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大家争执来争执去,却默契得谁都没有推举任何一位皇子皇女。
陛下正值壮年,迟迟没有提及储位,朝中党争不显,都沉在平静的湖面之下。
就算已经被招揽或者有倾向,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堂而皇之喧诸于口。
而裴玄韫却在此时提出,难道已经有了倾向?或者是陛下有意?
心眼子乱飞,现在百官反而不敢轻易开口了。
秦明凰沉吟片刻,骤然说道:
“拟旨,任万民司少司顾停云为赈灾正使,长公主和五皇子为副使。
蒙坚领五千禁军随行护卫,其余三司官员……裴卿拟个折子上来。”
“赈灾事急,耽误不得,今日拟定名单,明日启程。”
裴玄韫从善如流。
宰相和女帝之间的对话太顺畅、太理所当然,百官一时间竟没能插上一句话。
长公主出任副使可以理解,她擅兵事。
五千禁卫军只能沿途保护,若有灾民暴动,长公主可就近调动驻防军队。
可是五皇子……明明二皇子是最出众者,陛下却选了名声不显的这位。
事涉皇嗣,百官都不敢轻易开口,这时候贸然表明立场只会成为靶子。
何况一件事不可能就决定什么,他们更关心这是否代表陛下有意立储。
三位正副使已定,但其他三司的成员可都没定下,权利都在宰相手中。
不少人都动起了心思,说不得要争上一争,特别是为赈灾默默贡献的那些。
秦明凰此举也是投桃报李,若非裴玄韫通力配合,筹资也不可能如此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