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渊心中明白,这是保守派精心策划的一次弹劾。他镇定自若地站出来,逐一反驳大臣的指控。他详细阐述了改革的目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指出,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正是因为自身利益受损,才会不择手段地诋毁他和改革派。
皇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双方的辩论。他对楚渊的改革一直持支持态度,但朝中的争论也让他感到困扰。他深知改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朝廷内部的稳定。最终,皇帝决定暂时搁置此事,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同时也让楚渊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尽量减少矛盾。
楚渊虽然暂时躲过了这次弹劾,但他知道,与保守派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他回到王府,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为楚国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努力……
经历弹劾风波后,楚渊虽未被皇帝问责,可朝堂局势依旧如紧绷的弦,一触即发。保守派虽暂未再明目张胆地攻击,但他们在暗处频繁活动,联络各方势力,试图再次集结力量,一举扳倒改革派。楚渊深知,自己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看似平静实则危险的僵局。
他闭门数日,将改革推行至今的种种细节、遇到的难题以及各方的反馈仔细梳理,制定出一套更为完善、周全的改革新方案。这一方案不仅着重解决了之前改革中暴露的权力分配不均、利益冲突等问题,还增添了许多惠民利民的新举措,旨在进一步稳固改革成果,赢得更多民心。
准备妥当后,楚渊再次进宫面圣。他向皇帝呈上这份新方案,详尽地阐述了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意义与预期效果。皇帝翻阅着方案,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期待。许久,皇帝放下方案,语重心长地对楚渊说:“楚爱卿,朕深知你一心为国,改革之路虽艰辛,但朕定会全力支持你。只是朝堂局势复杂,你还需谨慎行事。”
楚渊跪地谢恩,心中满是感动与坚定。从皇宫出来后,楚渊便着手准备在朝堂上推行新方案。他先是召集改革派大臣,将新方案的内容详细告知,众人听后,纷纷表示支持,士气大振。接着,他又私下拜访了几位在朝中颇具威望却一直保持中立的大臣,与他们促膝长谈,分析改革的利弊与国家的未来走向。这些大臣被楚渊的诚意和对国家的责任感所打动,态度逐渐倾向于支持改革。
与此同时,民间百姓也听闻了楚渊即将推行新改革的消息。因之前改革带来的切实好处,百姓们对新方案满怀期待,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改革可能带来的新变化。一些读书人自发组织起来,撰写文章、张贴告示,向民众宣传改革的意义与好处,为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楚渊择日在朝堂上正式提出新改革方案。早朝时,他站在大殿中央,声音洪亮地向众大臣宣读方案内容。方案中,关于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增设实用学科,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提议,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共鸣。一位礼部官员起身说道:“王爷此提议甚好,如今国家发展,正需各类专业人才,科举增设实用学科,定能为国家选拔更多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