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穿过百叶窗,菌丝网络就会在培养箱内拼出她当日的画作缩略图——北海道暴雪中的鹿群,鹿角纹路竟与他显微镜下的花粉管生长轨迹一致。
苏葵在驻留日记里写道:“札幌的雪有十七种蓝。”
她将颜料与当地冻土混合,在画布上复刻顾言实验室的共生系统。
当煤球第三代幼崽抓破第十张油画布时,她突然发现抓痕构成顾言论文里的数据模型——那群总爱撕咬画布的小猫,项圈里藏着植入纳米芯片的葵花籽。
最长的通讯空白期发生在极光爆发周。
顾言被困在基因库冰封事故现场,苏葵的北斗定位素描本显示她在暴雪区失联四十八小时。
他们却在同一时刻做出惊人举动:他用人造极光模拟器在阿尔卑斯山崖投射巨大手语符号“安”,她将百亩雪地铲成植物细胞分裂图示。
重逢前夜,所有埋藏的种子在两地同时发芽。
苏蔷在温室发现藤蔓攀爬出的世界地图,慕尼黑与东京被荧光花脉连接;顾言推开实验室大门,看到苏葵寄来的最后画作竟是用三百六十五种植物汁液绘制的年轮钟表,分针是煤球第七代幼崽的胡须。
“时差不过是我们不同的光合作用周期。”
顾言在越洋视频里转动培养皿,夜光藻的波动频率与苏葵画笔刮擦画布的声音共振。
他们终于明白,那些刻意错开的航班与假装疏离的信件,不过是根系在黑暗里摸索共生空间的必经之路。
永生花在冰岛火山玻璃舱内绽放时,顾言正将最后一段DNA编码刻入苏葵的钛合金画刀。
地热蒸汽在观测窗上凝成无数小彩虹,映出他们十年前在玻璃花房抢救向日葵的剪影。
“你篡改了自然法则。”
组委会指着评审报告怒吼。
顾言松开领结,露出锁骨下方苏葵最新系列的刺青——用植物染色体片段拼成的《永恒光合协议》。
苏葵的装置艺术正在隔壁展厅引发骚动,她的画布被换成培养膜,观众呼出的二氧化碳正转化为玫瑰香气。
他们选择在世界尽头的黑沙滩交换答案。
苏葵从油画箱取出冰封七年的标本册,顾言打开随身十五年的皮质笔记本。
当两本册子拼合成完整年轮时,三百六十五颗异国种子突然在火山灰里破土,长成环绕他们的环形花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