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兰绥之燕国的其他类型小说《玉京掌心娇兰绥之燕国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灵动之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绥之去吃宴席。我要扳倒太子,可不能让我大梁毁在他手上。宴席上兰绥之总摆弄他那个玉扳指,倒也有趣,人家都戴金镶玉,他这个一半镂空金一半玉,玉看着质地一般,金倒是好物,花纹倒像是女子会用的图案。“公主?”我一把夺过他的玉扳指,拿在手中把玩,眼睛微眯:“这花纹可不像男子会用的,看来燕国的十四皇子有了心上人?”<兰绥之抢走那玉扳指,小心收起藏进自己衣服里。“只是觉得那花纹好看罢了。”哼!兰绥之绝对有事瞒着我,那花纹明明这么眼熟!不管了,先害我皇兄再说。来之前我已事先和太子妃串通好,要她配合我。我的心腹孙将军提议道:“早就听闻这太子府的后花园可谓是一步一景,碰巧臣家中后院刚好要翻新,不知臣这武将可否饱饱眼福。”我连忙道:“哎呦孙将军有所不知,...
《玉京掌心娇兰绥之燕国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绥之去吃宴席。
我要扳倒太子,可不能让我大梁毁在他手上。
宴席上兰绥之总摆弄他那个玉扳指,倒也有趣,人家都戴金镶玉,他这个一半镂空金一半玉,玉看着质地一般,金倒是好物,花纹倒像是女子会用的图案。
“公主?”
我一把夺过他的玉扳指,拿在手中把玩,眼睛微眯:“这花纹可不像男子会用的,看来燕国的十四皇子有了心上人?”
<兰绥之抢走那玉扳指,小心收起藏进自己衣服里。
“只是觉得那花纹好看罢了。”
哼!
兰绥之绝对有事瞒着我,那花纹明明这么眼熟!
不管了,先害我皇兄再说。
来之前我已事先和太子妃串通好,要她配合我。
我的心腹孙将军提议道:“早就听闻这太子府的后花园可谓是一步一景,碰巧臣家中后院刚好要翻新,不知臣这武将可否饱饱眼福。”
我连忙道:“哎呦孙将军有所不知,我皇兄的后花园里的花草树木皆是名贵品种,就连那姚黄牡丹都是成片的开!”
众人议论纷纷,都打起来兴致想要看太子的后花园。
太子眉毛微皱,给属下一个眼神示意,我也和兰绥之对视,剩下的就看兰绥之了。
“本太子和诸位一道前去观赏。”
我和太子走在前头,“皇兄你府上这牡丹花开的可真好,这都近六月了还开的这样好,可得多给府上花匠赏钱啊!”
太子似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倒是认真的介绍起来了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唯独没怎么提那牡丹花。
“啊——”一名婢女尖叫。
大家纷纷围了上去,一名大臣开口问道:“如此失礼,是为何事?”
那名婢女指着牡丹花的一处,声音颤抖道:“那里……有人的皮!”
众人震惊,纷纷远离牡丹花田。
孙将军道:“怎么会有人的皮!
我征战沙场数年,让我瞧瞧是不是人皮。”
太子伸手拦住孙将军,他似乎一点也不慌张。
“孙将军先止步,既然是在本太子府上出现了这样的事,便叫本太子先看看究竟是什么。”
随即喊了两个小厮,叫他们把那人皮挖出。
宾客们议论纷纷,对太子府上出现人皮一事很是不满。
“报太子,此物是猪皮。”
众人皆松了一口气。
我心下一惊,怎会是猪皮,线人报给我的分明是他杀了姬妾埋葬在
我见兰绥之眼眶泛红,不禁握住他的手。
“绥之……你叫他什么!”
巫族长老冲我喊道。
兰绥之将我护至身后。
“对玉……长公主不得无理,我叫绥之。”
巫族长老笑了笑,似乎终于找到了宝藏般。
“绥之,我们巫族圣经里的首句就是,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你叫绥之,看来圣女把秘密给了你。”
快乐的君子,福禄降临。
巫族长老说道。
“我们巫族世世代代守护秘密,由圣女传承下去,可到了你母亲这里,你虽是男子却也只能传给你。”
“可我并不想要你们的秘密。
还是让你们的圣女传给其他人吧。”
看得出兰绥之话里有对他母亲的怨存在。
巫族长老听到兰绥之说让圣女传给其他人,眼眶微红,哽咽道:“是我们巫族没能守护好圣女,圣女根本就没逃出燕国皇宫……”兰绥之瞳孔微颤,差点没站稳。
“怎么会……她不是已经走了吗……”兰绥之一把攥住巫族长老的衣领怒道。
“告诉我!
究竟是怎么回事!”
8原本兰绥之的母亲是想要逃出燕国皇宫的,可是被警觉的燕国皇帝发现了,被带去狱中,强行逼问巫族阴兵图腾的秘密,兰绥之的母亲在酷刑中一遍遍重复根本没有阴兵的存在,最后被活活折磨至死。
燕国皇帝下令封锁圣女死亡的消息,所以兰绥之根本不知情。
阴兵图腾是上古帝王用来召唤阴兵之物,谁有阴兵图腾,谁就能在战场上召唤出阴兵,这些阴兵力量巨大,无需粮草,不会受伤更不会死,更有传言“得阴兵者得天下”,可自上古帝王用过阴兵后,阴兵图腾就一直被巫族所守护。
兰绥之苦笑道。
“就因为这么一个虚无的几乎不存在的东西,强娶我母亲,逼死她!”
巫族长老道:“此次前来还是为了给你看看你母亲的信,她生前费尽千辛万苦只留下了这一封信,旁人都不能打开,只有你能打开。”
兰绥之小心翼翼的打开母亲唯一的遗物,手指刚触及信封,便幻化出蓝色灵蝶,缓缓展开信。
“吾儿绥之,展信舒颜,待吾儿观此信,吾已不在人世矣,’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乃吾巫族圣经之首句也,故为吾儿取名绥之。
巫族之先祖,彼此恩爱,相互扶持,是以巫族绵延至今。
然
燕国送来了一个质子,听说我那几个兄弟姐妹都爱捉弄他,不仅仅因为他质子的身份,还因为——他长得漂亮。
1我是梁国的长公主,封号宁和,皇后所出,身份仅次太子,可我明明比太子更优秀凭什么不能当太子。
我初次见兰绥之是一个雨夜,不知道又有哪个兄弟姐妹刁难他,他跪在地上,一袭白衣,头发湿漉漉的垂在身前两侧,面色苍白。
“你也是来看我笑话的吗?”
我笑着眯了眯眼,高傲的在屋檐下看着他。
“确实有几分貌美。”
他琥珀色的眸子里透出几分不可置信,似是嗔怒:“还请长公主殿下不要打趣我。”
我起身唤了下人:“给我绑回府。”
在公主府兰绥之很是拘谨,见到我只是行礼,而后垂眸站在原地,身上的雨水顺着他薄薄的白衣不断滴落到地上,已近冬日穿的还这样单薄,倒是勾勒出他的……腹肌。
突然肩膀上传来刺痛。
是兰绥之咬的,只见我身下的兰绥之微红的眸子和那分明的腹肌。
“公主和我做情事竟也分心?”
我低头浅尝他晶莹剔透的唇,轻哄道:“绥之乖,我只是想起和你初次相遇……”话未说完便被身下的人按至床上。
他眼眸和耳垂泛红,让人心生怜爱,那双琥珀色的眸子生的极其撩人,就连床上功夫也是……“玉京,你可知我何时动心。”
我摸着眼前男人一块块的腹肌,认真听他回忆。
2我是燕国十四皇子,兰绥之,母妃是巫族之人,入宫后并不受宠,母妃也在我六岁时出逃,离开了皇宫,我独自一人在燕国皇宫挣扎,可父皇并不喜欢我,甚至在我母妃出逃后更厌恶我,出质梁国,其实和在燕国别无二致,甚至……我更喜欢在梁国,因为这里……有她,我的宁和公主,玉京。
那日梁国太子诬陷我偷了他的太子令,着下人抽打我,可我后背有我母妃母族的秘密,天下人都想争夺的秘密,巫族圣物——阴兵图腾。
传闻得阴兵者得天下,可我母妃临走时就在我后背留下了刺青,她说这是阴兵图腾,万不可被旁人知晓。
眼看我后背的衣服即将被鞭子抽开,玉京走过来了。
她一袭明黄色刺绣衫裙,手中拿着一个瓶子,将里面的孔雀蓝色的汁水直接倒在我背上,“
哈哈哈哈疼吗?”
她巧笑嫣嫣的望着我,说的话却让人心痛。
太子似有怒意:“玉京你在干什么?”
她朝太子行了一礼,跑到太子身前挽着太子的胳膊。
“皇兄,这水是蝶豆花,我用来染裙子的,蝶豆花碰到伤口不易愈合,可疼了呢。”
蝶豆花……吗?
我心下一凉,只觉得背上的伤也不如心痛。
太子听了她说的话便打消了疑虑,伸手摸了摸她可爱的脑袋。
我不禁攥紧了拳头,原来旁人碰她一下,我会有些难过。
太子道:“接着打!”
“皇兄!
今天是我的生辰啊!”
太子疑惑道:“玉京莫不是糊涂了,今天是二月初三,明日才是你的生辰。”
玉京有些慌了神,我很担心她。
玉京却是突然笑了,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哎呀,我中午又睡了一觉,以为今天就是生辰了,皇兄我生辰将至你还弄的宫里那么血腥,你根本就不疼爱我,我要告诉父皇母后去!”
太子显然没怀疑她,毕竟那样一双干净的眸子,做什么事都让人觉得她是单纯无害的。
在她的劝说下,我被押入了大牢。
没想到她泼的蝶豆花染色这么强,我后背一片孔雀蓝色刚好遮住了图腾,明明蝶豆花不易愈合,可我的伤口竟……好了大半。
3二月初四,她的生辰,梁国皇帝为她大操大办,宫里响起来难得一见的烟花声。
她……现在很开心吧。
长公主生辰,很多奴才都去讨彩头,还有公主提议破格给宫里奴才们准备的饭菜,所以大牢里并没有什么人。
一阵小跑声传来,是什么人!
是一身明黄色锦服,头戴凤钗的玉京,像这样的明黄色,只有帝王能穿,可玉京确是穿惯了的。
“绥之!”
她跑到我身边蹲下,摸了摸我的胳膊,看了看我的伤口,左瞧瞧右瞧瞧,满眼的担心不像是假的。
“牢中可有人欺负你?”
我拨开她握住我的手,“小伤罢了,还是公主的蝶豆花比较疼。”
谁知她给我脑壳一记爆栗。
“疼就对了,青黛是消炎的。”
说罢她准备打开我的脚镣,从身上找半天没找到钥匙,气鼓鼓的样子还真是可爱,她果然不舍得伤害我,那是青黛不是蝶豆花。
她没找到钥匙,许是路上掉了,她掰断小指上的鎏金护甲,用尖端挑开我的脚镣。
“开了
不过纹样是龙纹,手中执一柄长剑,直指未央宫。
“父皇,这位子也该儿臣坐坐了。
皇帝声音颤抖:“你……你竟敢……父皇,女子为何不能做皇帝?
退位诏……”没等我说完手上便被塞了一个圣旨。
我打开一看竟是圣旨,在我震惊之余。
皇帝轻咳一声:“玉京,这诏书早就写好了,没想到你这么心急……你哥又不中用,你自小便对朝政见解独到,处理事务公正决断,可朕担心女子称帝会遭非议,迟迟未应,希望你能磨炼一番再传位于你,可我的乖玉京,胆子真是不小,这位子,朕就给你了,莫要辜负朕和大梁子民。”
众人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就这样顺利登基了。
当皇帝确实很爽,但是好累啊,上朝下朝批奏折。
“皇上!
八百里加急密信!”
“快快快给我!”
信上写着:“燕国易主,兰绥之登基,愿以燕国江山为聘,入赘大梁。”
史载:永宁二年,燕帝绥之自请除国,携八十万军户入梁。
帝后共执剑破太庙门,同受万民朝拜,自此诏书皆用朱墨双印,称“日月同辉”。
而民间流传的婚书末页,藏着一行未载入史册的小楷:“兰绥之此生,聘礼为疆,还礼为囚,甘囿于玉京掌心春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