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冬至林知夏的其他类型小说《谁在平行时空里等我?沈冬至林知夏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微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来仔细辨认,两张借阅卡的时间线在霉斑中交错重叠。当我的指尖抚过不同年份的墨迹时,我忽然想起,昨天在登山用品店,老板说有位顾客每年冬至都会来买同款的指南针。大量信息冲击着我的思绪,我拿着这本书,跌坐在图书馆咖啡厅的沙发上。我用搅拌棒蘸着咖啡,在桌面无意识地写着“冬至”。水迹未干时,面前突然传来清朗但很熟悉的男声:“小姐,介意我拿手里的这本书和你换吗?”我抬头便看见一位修长手指按着书封,袖口沾着钴蓝色颜料的男人。他的眉眼像从陈旧画纸里走出来,围巾下露出半截墨绿毛衣——和我速写本里某个未完成的衣褶一模一样。“沈……”我发不出声音。“我是A大新来的美术老师。”他勾了勾唇角,指了下书上的便签,“我看到借书卡写着今天到期,就来还书了,稍一注意,...
《谁在平行时空里等我?沈冬至林知夏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来仔细辨认,两张借阅卡的时间线在霉斑中交错重叠。
当我的指尖抚过不同年份的墨迹时,我忽然想起,昨天在登山用品店,老板说有位顾客每年冬至都会来买同款的指南针。
大量信息冲击着我的思绪,我拿着这本书,跌坐在图书馆咖啡厅的沙发上。
我用搅拌棒蘸着咖啡,在桌面无意识地写着“冬至”。
水迹未干时,面前突然传来清朗但很熟悉的男声:“小姐,介意我拿手里的这本书和你换吗?”
我抬头便看见一位修长手指按着书封,袖口沾着钴蓝色颜料的男人。
他的眉眼像从陈旧画纸里走出来,围巾下露出半截墨绿毛衣——和我速写本里某个未完成的衣褶一模一样。
“沈……”我发不出声音。
“我是A大新来的美术老师。”
他勾了勾唇角,指了下书上的便签,“我看到借书卡写着今天到期,就来还书了,稍一注意,就看到你拿着我之前看过的这本,只不过,过去很久了,我想重新看看,可以吗?”
见我没说话,他叹了口气,正要转身离开时,毛衣擦过了我的椅背,我鬼使神差,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可以,你围巾散了,我帮你吧。”
窗外忽然下起了大雪。
男人低头注视着我系围巾的手指,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影:“你知道吗?
我画过无数个雪天,可每次落笔都会想起……想起什么?”
“想起有人说过,雪是时空的碎屑。”
他笑着退后半步,“下周我有一场北极主题的画展,你要来看吗?”
画展那天气温骤降。
我站在《极光与冰原》前,水彩晕染的夜空下,有个微小到几乎看不见的登山者剪影。
凑近时突然怔住——那人背包上挂着的琥珀吊坠,此刻正在自己颈间发烫。
“喜欢这幅?”
熟悉的气息从身后笼过来。
我不敢回头:“画里的极光……是参照去年二月的磁暴吧?”
沈冬至的呼吸滞了滞:“你怎么知道那天……”玻璃穹顶突然透进晨曦,保安开始清场。
我转身时,正撞见沈冬至从钱包夹层抽出张泛黄纸片。
熟悉的六棱碳条痕迹闪过,分明是我上周物理课摔断的那支。
“其实我早就……”两人同时开口。
晨光里有什么在悄然流转。
沈冬至忽然笑了,从口袋摸出枚磨损的指南针
明显愣住了,她一言不发盯着我,张了张口,什么也没说。
“怎么啦?”
我眯着眼睛,瘪了瘪嘴,“不会是沈冬至悄悄准备了什么惊喜,不让你告诉我吧?”
“知夏,”陈姨语气认真,抬手抚着我的肩膀问道,“你是不是出现记忆紊乱了?”
“嗯?”
“这几年,你一直和齐教授在北极勘测,根本没有时间忙别的,去年冬天,由于你们的勘测很顺利,你和齐教授便一同回国整理报告,当时你还给我打电话说,写完这份报告,就可以休一个月的年假了,要去大学里重新接受一下知识的熏陶,顺便认识一下艺术系的学弟,开启一段轰轰烈烈的校园恋爱。
结果在你回家的路上,因为疲劳驾驶,你撞到了护栏上……我当时,是这么和你说的吗?”
我打断陈姨的话,晃了晃脑袋,努力回忆一年前的事。
记忆好像断了片,零零散散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林小姐,这次你可必须要带我见家长了。
——放心吧沈冬至,你都要来我家了,当然要把你正式介绍给陈姨啦,我和她提过很多次呢,我的男朋友是大艺术家!”
“陈姨,我给你说过的啊,我男朋友是大艺术家,等他办完国外的展,就带他回来见你,你怎么不记得了?”
我拿着手机,试图打给沈冬至,但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沈冬至的电话,翻找了一会儿便放弃了。
我闷闷不乐地放下手机,抬眸看向陈姨,神情不悦,“我知道你喜欢逗我,但是这种事怎么能拿来开玩笑,我这几年一直在和沈冬至谈恋爱,之后我们还要结婚的,我怎么可能考虑找学弟呢?”
“夏夏,你先冷静一下。
我没和你开玩笑,你听。”
陈姨伸手拿过手机,点开了一年前的通话录音。
“陈姨,我今天回去,真的好累啊,好不容易休假了,我要去大学里重新感受一下知识的熏陶,再和艺术系的学弟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恋爱……”竟然真的和陈姨说的一字不差。
“难道真的是我记忆出错了?”
我的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出院后,当晚我就搬回了大学时住的公寓。
玄关处登山靴整齐排列的模样让我一阵恍惚——最右边那双沾着极地苔藓的,分明是沈冬至去年生日时我送的礼物。
可当指
我叫林知夏,是一名地质学的博士。
我的男朋友,沈冬至,好像突然失踪了。
为什么说好像?
因为我在一年前出了一场车祸,当我醒来的时候,记忆好像缺失了一块。
我的记忆中,母亲在二十年前的探险勘察中出了意外,救援队搜索了整整一个月勘测点,也找不到母亲的踪迹,就像是——人间蒸发,穿越时空。
他们在篝火熄灭的地点,只找到了一枚琥珀色的挂坠,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的遗物。
十八岁的我在填写高考志愿时,不顾把我培养长大的母亲好友陈姨的劝诫,毅然决然填上了地质学,走上了和母亲一样的道路。
二十岁的我,各科成绩顶尖,破例成为了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可以跟着齐教授实地勘测的人。
在一次勘测冰川时,我遇到了沈冬至,他是一位画家,碰巧在勘测点旅行写生。
我们两人年纪相仿,有很多共同话题。
他是A大的杰出校友,拿过生物联赛金奖,后来便转了油画专业。
在看过他作品后,我对人物速写也起了兴致,和他互换了联系方式,之后我便天天请教他画人物的技巧,他也不厌其烦的给我解答。
在我22岁的时候,我们坠入爱河了。
27岁,本应去机场接沈冬至回家的我,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车祸。
高速路货车失控,把我撞到了马路边的护栏处,司机身亡,我当场昏迷不醒。
昏迷了整整一年后,所有人都以为我会一直沉睡下去,我突然醒了。
在医院里经过一系列精密仪器的检查,我的身体似乎也没什么大碍,医生都说这是医学奇迹。
“夏夏,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陈姨眼眶发红,紧紧抱着我,声音哽咽,“我还以为………我再也看不到……你醒来的样子了……陈姨,放心吧,我福大命大,阎王爷都不乐意收我的命!”
我安抚地拍了拍陈姨的背,这才细细看了一圈病房,却并未看到熟悉的身影,“陈姨,沈冬至呢?
他怎么没来?”
“沈……冬至?”
陈姨疑惑不解,试探着问道,“这是谁,是你的朋友吗?”
“陈姨,你别和我开玩笑了,”我抬手戳了戳陈姨的脸,唇角勾着笑戏谑,“就算我这几年忙着谈恋爱没回家,也和你说过的呀,沈冬至是我男朋友啊。”
陈姨
出现了罕见的时空重叠现象。
黎明前的黑暗最浓时,我们在射电望远镜的操控台前发现了母亲的手写笔记。
泛黄的纸页上,她用地质锤的刮痕记录着:“时空展开,该见面的人,就会相遇。”
第二日,阳光再次漫过颜料斑驳的窗台时,我们正在沈冬至的画室里,头碰头修补那幅旧画。
沈冬至忽然停笔,看向我:“你答应我,一起去看真正的极光了,对吗?”
“对,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我点点头,把一直准备着的登山包甩上肩头,“走吧,赶在冬至日磁暴最强的时候……”画室门被撞开的声响惊飞鸽群,沈冬至抓了件羽绒服追了出来。
晨跑的老人看见两道身影掠过积雪的操场,姑娘的琥珀吊坠在空中划出弧光,男人扬起的围巾上还沾着钴蓝色颜料。
便利店老板推开结霜的玻璃门,听见渐远的对话飘在零下二十度的空气里:“你当年为什么改行学油画?”
“因为18岁那年,我在捐来的旧毛衣里发现张字条……上面写着去看冰原上的星辰,它会告诉你答案?”
“那是当然,不能让我的女朋友久等了。”
积雪突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两人的笑闹惊醒了路边的流浪猫。
城市在冬至日的朝阳里苏醒,而某个平行时空的教室里,十六岁的沈冬至正用美工刀在课桌角落刻下“冬至”,突然听见窗外传来登山靴踩雪的吱呀声。
——全文完。
尖触到鞋帮结冰的泥点时,它们突然像被橡皮擦抹去般消失不见。
我在黑暗中摸索着打开壁灯,发现书架上多了本陌生的素描集。
翻开扉页的瞬间,夹在其中的北极星标本滑落在地,玻璃罩碎裂的声响惊醒了记忆:那是沈冬至在格陵兰岛用北斗七星定位时,我们合力凿下的冰芯标本。
一觉醒来,犹豫再三,我还是去警察局报了案。
“林小姐,您确定你的男朋友今年28岁,名叫沈冬至,和您在A市谈了六年恋爱吗?”
“我确定。”
女警官再次开口询问,“林小姐,经过我们调查显示,A市确实有沈冬至这号人物,但他是A大的美术老师,今年33岁,三年前就辞职离开A市了。
和您描述的好像不是同一位……”<“这怎么可能,沈冬至,明明一直在和我谈恋爱啊。
怎么会离开A市……林小姐,”女警官担忧地看着我,柔声道,“会不会是因为你在昏迷的一年里,混淆了梦境和现实,你口中的男朋友,说不定只是一场梦呢?”
……沈冬至是梦。
我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说法,于是不死心地拿起手机打给了齐教授。
“小夏,前几年辛苦你了,跟着我们在南北极考察,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我都听陈静说了,你想谈恋爱是吧,唉,三年前老师给你说了句沈冬至这小子不错,很有天赋,就是没学地质学,想让你们年轻人认识认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说,他就辞职不干了,这样吧,老师给你多批一年假,等休息好了再来和老师一起做学问……”齐教授的话击碎了我最后的幻想,沈冬至原来真的只是一场梦,是我昏迷中的荒诞梦。
我调整了一下心情,开车去了A大。
“学姐,这里!”
穿着明黄色羽绒服的男生朝我挥手,我认出来,这是齐教授的研究生,也是今年艺术系的助教小江。
我们两个有一搭没一搭的吐槽着校园生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A大美院的旧址。
“自从美院搬到了新校区,这里就成了大家拍照打卡的地方了。”
小江边说着边指了指前边的一排画室,“喏,那就是之前老师们的工作室。”
我点点头,走进一间装修简单的画室里,蹲在储物柜前,指尖悬在某个布满灰尘的角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