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的结合是大忌,武将的权势必须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
于是,陛下一张圣旨,将我赐婚给了当时还是皇子的李贠。
这无疑是对我和柳遇舟的一场重大打击。
我整日以泪洗面,兄长咬牙要进宫退婚。
可那样便是抗旨。
我拦下了兄长,柳遇州却想带我诈死私奔。
我也拒了。
我们怎可因一己私情,将两家几百口人命至于危险之中?
况且兄长身上背负的,岂止几百口人命?
我斩断了与柳遇舟的情缘,用缝制嫁衣打发时间。
嫁衣缝好的那天,我成了三皇子的正妃。
起初,李贠待我还算不错。
我们之间虽无情谊,倒也算相敬如宾。
可后来宫中立了太子,李贠被分出皇宫,住进王府成了贠王,一切就变了。
直到顾惜柔被接进王府,我至此才知道,李贠爱着一个扬州瘦马。
宫中传了消息,让李贠进宫问话。
李贠才不得不从顾情柔身边抽身,入了宫。
李贠才行了个礼,就被陛下的镇纸砸破了头。
“你是怎么回事?
你的王妃没了,却是柳遇舟在萧府操持灵堂,你还有没有脸?”
李贠脸色铁青,怒不可遏。
“父皇问的好!
父皇当初明知柳遇舟与萧玉瑶有私情,却将人赐婚给儿臣,就该想过有今天不是吗?”
“他二人的事如今满长安皆知,父皇不为儿臣主持公道,还在责问儿臣,这是什么道理?”
“赐婚是你自己求的。”
陛下被李贠连声质问气的面红耳赤,当即吼了回去。
“你别忘了,朕当时虽有将萧家小女赐婚给你兄弟几个的想法,却一直未敲定人选。”
“是你,你跪在这书房,口口声声心悦萧玉瑶。”
“朕怜你当时尚未有正妃,才同意将这门婚事赐给了你。”
随着陛下话落,整个书房陷入一片寂静。
就连我,久久都未能回神。
我从未想过,这赐婚的背后,还有如此内情。
我心中隐隐对李贠娶我一事有了猜测。
他当年应是想争一争大位,是以才率先求下了这旨赐婚。
可后来他没成事,约莫是兄长长年在外征战,又不肯参与党争,于是导致他根本没有争的能力。
所以他在分了王府以后性情大变,才百般折辱我,欺负我。
陛下叹了口气,继而开口。
“朕是问你,王妃为何会死?
王妃出事,你未进宫报丧,反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