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当分娩之日来临,痛苦挣扎之后,迎来的却是一个没有生命迹象的死胎。
村里的接生婆赶来时,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田小桂面色惨白如纸,头发凌乱枯黄,瘦骨嶙峋的身躯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整个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凄惨和诡异。
而那死胎,更是让接生婆头皮发麻。
这可怕的一幕,很快在村子里传开。
从那以后,村民们看向田小桂的眼神中,除了以往的嫌弃,更多了几分恐惧与厌恶。
哪怕是平日里最热心肠的人,见了她也远远地避开,更没有人愿意和她多说一句话。
仿佛她是厄运的化身,只要靠近,就会被不祥笼罩,她被全村人视为不祥之人,已然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 。
好在李家父母念在田小桂也是个被恶人迫害的苦命人,自己的女儿如果还在,比她小不了几岁。
于是,他们将对亡女的思念寄托在田小桂身上,把她当作自己另一个女儿看待。
时常送一些土豆和红薯过去,仿佛通过帮助田小桂,能稍稍慰藉失去女儿的巨大伤痛,也让他们在这残酷的现实中,寻得一丝心灵的慰藉 。
好景不长,隔壁的村庄听闻了这村子里发生的桩桩件件,恐惧与忌讳在村民间蔓延开来。
一提到这个村子,大家都心有余悸,谁家都不愿把女儿嫁过来,生怕灾祸上身。
慢慢地,这个村子里的光棍越来越多。
人一旦陷入困境,总想要找个发泄的出口。
于是,人们将满心的怨愤和不满,一股脑儿地指向了田小桂。
在众人的恶意揣测与编排下,田小桂被塑造成了带来厄运的不祥之人,成为众矢之的。
她的存在,仿佛成了村子衰败的根源,被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遭受着无尽的指责与孤立 。
在种种屈辱下,田小桂在自家院子里投井了…常言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可面对田小桂的死,村民们却纷纷选择视而不见,极力撇清自己的干系。
他们嘴硬地坚称,田小桂是因为失去清白、未婚先孕,自觉无颜苟活才寻死的,全然不顾自己曾在这场悲剧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更为荒诞的是,村民们竟自发组织起来,给田小桂换上婚裙,将她与前些年早逝的痴呆儿葬在了一起。
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