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寻进入太学的契机,我四处打听。
得知太学偶尔会招收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子,经举荐可入内试读。
我忆起前世所学的一些杂学知识,心中有了主意。
那日,我听闻太学先生们在城外的书院讲学,便寻了过去。
讲堂外,围了许多学子。
我瞅准时机,待先生讲完,提出一个融合古今、颇具新意的学术问题。
先生们先是一愣,旋即来了兴致,与我探讨起来。
我凭借前世积累,对答如流,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其中一位年长的先生,眼中满是赞赏:“嘿,你小子,有点意思!
想不想来我们太学,和一群有才学的人一起钻研学问?”
我心中暗喜,面上却谦逊道:“小子求之不得,只是不知该如何办理入学之事?”
先生捋了捋胡须:“你既有才学,我便为你举荐。
只需备好文书,三日后到太学应试即可。”
就这样,我终于寻得进入太学的机会。
怀揣着希望与忐忑,我着手准备应试,心中想着,太学之中,又会有怎样的挑战与机遇等着我呢?
夜,愈发深沉。
祠堂外,风声呼啸,仿若在为我即将开启的复仇之路奏响激昂序曲。
我握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疼痛让我愈发清醒。
第二章 太学探秘三日后应试,成功进入太学。
次日,踏入太学,而我真正的目标是太学的藏书阁。
藏书阁内古木书架林立,书卷堆积如山,是大晟朝收藏典籍之所,汇集了大晟朝的历史兴衰,也不乏各种秘辛。
下学后,直奔藏书阁。
我佯装翻阅书籍,目光却在四处搜寻。
正专注间,一道严厉声音自身后响起:“你这学子,面生得很。”
我心中一惊,忙转身,见一位身着儒袍的太学先生正皱眉打量我。
我定了定神,躬身行礼,不卑不亢道:“先生,学生新入太学,尚未来得及拜见诸位师长。”
先生目光如炬,上下打量我:“既是新学,为何来这藏书阁深处,翻阅这等古籍?”
我瞥向手中书卷,灵机一动,说道:“学生对书中所言古法算术有所疑惑,听闻藏书阁有奇书解惑,特来探寻。”
先生挑眉,似是不信:“哦?
说来听听,是何疑惑?”
我暗自庆幸前世所学知识,当下便将一道复杂算术难题娓娓道来,又用现代数学解法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