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冰水寒之冰水寒之的女频言情小说《鐡血青春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冰水寒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十五)站岗放哨在雷排长的带领下,我们跑步回到连部,班长带领我们回到宿舍。经过一天紧张忙碌的训练,战友们回到宿舍开始洗漱,准备吃晚餐。班长说:
《鐡血青春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十五)站岗放哨
在雷排长的带领下,我们跑步回到连部,班长带领我们回到宿舍。经过一天紧张忙碌的训练,战友们回到宿舍开始洗漱,准备吃晚餐。班长说:
连长吹响了早餐的军哨声,同志们迅速集合,以排为单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连队食堂走去。
连长、指导员和两位排长都已站在食堂门前。欧阳排长整理队列:“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随后,他向连长报告:“连长同志!一连星期天早餐前集合完毕!请指示!”
连长回礼:“稍息!”接着,他走到队列前,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讲一下!”同志们立即立正。
连长开始讲话:“今天是星期天,本来是休息的时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连队不会要求同志们早早起床,早餐时间通常是大家睡醒后自由用餐。然而,昨晚下了一场大雪,清理军营道路上的积雪属于特殊情况。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作为军人,我们的职责是执行战斗任务。一旦有战情,同志们必须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这是军人的职业要求。现在天气已经转晴,早餐后,请假的同志可以外出,但必须在下午5点前返回营区。连值日要坚守岗位,认真巡逻,做好本职工作。留在军营的同志,可以利用星期天换洗衣物,每周都要清洗床单,被子可以拿到班门前的晾衣铁丝上晒一晒,注意个人卫生。需要理发的同志下午可以到连部理发,军人的头发长度不能超过耳际。星期天不能在班里睡大觉,在军营里你就是军人。军人是做什么的?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就讲这么多,同志们依次进入食堂用餐。”
吃好早餐,迅速的回到班里。请假外出的战友给班长打好招呼,就直接外出了。我们在班里的战友,该洗衣服的洗衣服,我把被子拿到班门前晾衣服的铁丝上晾好,其他战友都把被子拿出来晾在班门前铁丝上。
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阳光反照在雪地上闪闪发光。大西北气候干燥,天气晴朗,温差特别的大,冬天的晚上冷到零下20°是正常现象,中午太阳出来的时候又感觉有点热,洗过的衣服被子,天气再冷,一天就晾干了。
我把换洗衣服和床单用洗脸盆子装好,拿上洗衣粉准备去宿舍外面自来水管处去洗。班长叫住我说:“不能在外面去洗,外面太冷了,把水提回来,用开水壶把水烧热,加在冷水中成温水才能洗,你这样到外面去洗,会把手冻坏了,其他同志也要记住。”我提着水桶去接水,六班的老同志用开水壶淋在冻住的水管上。经过加热,水管里的冰逐渐融化,一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流了出来。我们新兵主动让老兵先接水,老兵接满水桶后离开,我们新兵则按顺序接水。
提着满满的两桶水,走到营房东头时,我快提不动了,便放下水桶稍作休息。随后,我很快将水提回班里,倒进大铁桶里。其他战友也争先恐后地拿着水桶去提水。
平时没有洗衣服时,班里的水都是由班值日负责提的。但到了洗衣服的时候,同志们都很自觉,自己提水洗衣服。
班长看到大家都在忙碌,便对我们说:“大家都抓紧时间忙完,忙完后我们一起娱乐一下。喜欢看书学习的可以看书学习,喜欢看电视的可以去连里的电视室看电视,喜欢打扑克的等会儿我们找四个人一起打扑克。不会打的我教你们,我们打双扣,四个人用两副扑克牌。大家各忙各的吧!”
紧张而忙碌的军营生活,逐渐将我们新兵打磨得更加成熟。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在部队的环境中得到了纠正,我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充实而有纪律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部队这个大环境中,部队是大学校、部队是大熔炉,一点一滴的生活都在这个大熔炉里锻炼着我们。
解放以前,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社会上流传着“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军人”的说法。然而,这种观念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得到了彻底改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子弟兵。无论走到哪里,人民军队都深受人民的拥护。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军民之间形成了鱼水情深的关系。人民是水,军队是鱼,鱼儿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
“好男儿当兵去”这一理念,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国家挑选我们这些优秀青年到部队锻炼,肩负起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
我们各自将自己的衣服和床单洗干净,晾晒在外面。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洒满大地,积雪在阳光下慢慢融化。
班长说:“现在大家都忙完了吧?想看电视的可以去电视室看电视,喜欢打扑克的我们就打扑克。我去营部小卖部买两副扑克。你们刚到部队,还没有发津贴费,别争着去买。在部队要学会节约,一个月就那么点津贴费,不能乱花钱。这也是部队培养你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喜欢看电视的战友拿着小马扎去了电视室。张志军忙完后,开始复习高中课程。他平时有空就喜欢写写画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来到部队后,他的理想是考上理想的军校。
班长从营部小卖部买回了扑克牌,看到有两位战友拿着小马扎去连里电视室看电视了,而张志军正在看书学习,便没有打扰他。班长叫上我们几位到他的铺位打牌,并叮嘱我们小声点,不要影响张志军学习。我们三位战友围坐在班长的铺上,一人坐在小马扎上。
班长解释道:“打双扣和升级类似,升级用一副牌,双扣用两副牌。升级是从2开始亮牌,谁先亮牌谁就是主家。双扣则是翻一张牌压在牌中间,2、3、5都是主牌。第一局,谁拿到翻的那张牌就打底牌,双方对面是一家。出牌时可以一对一对地出,也可以单张出牌。比如红桃和红桃是一对,如果没有一对,可以出两张红桃;如果没有红桃,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牌垫张。一对AA最大,一对4最小。如果没有红桃,可以用一对主牌杀掉。总分是200分,主家打120分,客家打80分。多20分的一方要给对方进贡一张主牌,两家都要进贡。主牌中,一对大王最大,一对小王第二,一对五第三,一对三第四,一对二第五。如果红桃是主,那么一对红桃五比其他三对五大。先出的一对五比其他两对五大。一对大王可以吃一对小王,一对小王可以吃一对主五,以此类推。主2比其他牌的2大,主3比其他牌的3大。刚开始打几局,慢慢就会了。好了,我们开始吧!”
在班长的耐心教导下,我们三位很快就学会了打扑克,掌握了双扣的玩法。
打扑克打到10点钟时,班长看了看时间,说:“我们开始包饺子吧!早点包好,早点去食堂煮饺子。要是晚了,还得等别的班煮完才能轮到我们。”
班长接着安排任务:“班值日去连队食堂把饺子馅和面粉领回来,其他人打扫房间。尹加乐,你去连里电视室把看电视的两位同志叫回来,准备包饺子。”
我立刻站起来回答:“班长同志,保证完成任务!”
班值日拿出我们的碗碟放进橱窗,然后带上盆子和两个碗去食堂领取面粉和饺子馅。我则跑步去电视室,把两位战友叫了回来。
班值日很快把面粉和饺子馅领了回来,我也把两位战友带回了班里。
班长从大水桶后面拿出一块长方形的木板,放在铺板上,对我们说:“这是退伍老兵留下来的,我们包饺子时就不用到处找木板了。下面我来分工:我们一共8个人,和好面后,一个人负责用刀把面团切成2厘米宽、一尺长的条,然后用手把条滚圆,再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最后用手把面团压平。两个人用小擀面杖擀皮,五个人包饺子。如果有不会包饺子的,我来教你们。”
刘飞云笑着说:“谁不会啊!我家是山西人,从小吃面食长大的,让我来露两手。”
班长点头说:“这样好啊!又多了一位师傅。那我们就开始吧!”
班长和面,刘飞云在一旁帮忙,我们几位战友则站在一旁观察他们的操作。班长和好面后,发现没有刀切面,便问班值日:“怎么没拿把菜刀回来?没有刀怎么切面啊?”
班值日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去晚了,其他班已经把菜刀都拿走了。”
刘飞云接过话头说:“要什么刀啊!用手把面团撕开,用手就能捏出来。在家时,我妈妈就是这样教我的,让我来!”
班长笑着说:“你来!你来!”刘飞云便用手将面团捏成圆条,揪成段,再压成小面团。班长和刘铁忠负责擀面皮,剩下的我们五人包饺子。北方的战友都很熟练,而我和董守忠是南方人,不太会包饺子。班长便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包饺子。
不一会儿,圆圆鼓鼓的饺子整齐地摆满了木板,这就是我们的劳动成果。
新兵一班长来到我们班,看到大家都在忙着包饺子,木板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饺子,便赞叹道:“哇!你们动作真快,已经包了这么多饺子了!”
班长放下手中的擀面杖,对一班长说:“快来坐!我们都是新兵蛋子,你可是老兵了,包饺子是能手,别笑话我们啊!”
新兵一班长笑着说:“我过来就是看看。你们说这么多,我虽然比你们早当两年兵,算是老大哥,但我们老兵必须要有老大哥的样子,应该给你们做表率,这才是我们老同志该做的事。”
班长说:“我们都应该向老同志学习,以老同志为榜样。一班长,给新同志们展示一下!”
新兵一班长毫不示弱:“展示就展示,谁怕谁啊!”
他拿起一张饺子皮,摊在左手手掌上,用小勺舀了一勺饺子馅,放在饺子皮中间。接着,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将饺子皮捏合,再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挤,一个圆鼓鼓的饺子就成型了,包得特别漂亮。
班长见状,笑着说:“同志们,给一班长呱唧呱唧!”大家虽然没洗手,但还是热情地鼓起掌来。
新兵一班长摆摆手:“别拍了,这是鼓励我吗?我先回班里了,有空都过来玩,反正门挨着门。”
说完,新兵一班长回了班里。战友们继续包饺子,一个小时后,饺子全部包好了。大家抬着木板上的饺子,前往连队厨房准备煮饺子。
这时,新兵三班长已经带着三班的战友们到了厨房。新兵三班用一口锅,我们新兵二班用另一口锅,开始煮饺子。
班长催促道:“我们得快点煮,其他几个班都快包好了,他们也等着煮饺子呢。”
班长走到厨房后面,往灶膛里加了些煤炭。灶膛里的火势迅速变旺,锅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
班长微笑着提醒大家:“下饺子的时候要轻一点,慢慢放,别把饺子皮弄破了,不然会煮成一锅汤。饺子下锅后,先用大火煮,等水沸腾起来,加一点冷水,盖上锅盖继续煮。等水再次沸腾后,揭开锅盖,再加一瓢凉水。这样煮是为了让馅料熟透,加两三次凉水就可以了。
看着锅里沸腾的饺子,白白胖胖的,我们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吃上一个。班长见锅里的饺子表皮变了颜色,便用勺子舀了一个,用冷水冲了冲,尝了一口,满意地说:“饺子好了,可以出锅了。把盆子拿过来,准备舀饺子。”
其他几个班还在等着煮饺子,我们则用两个盆子装满饺子,端回了班里。
班长招呼大家:“都把碗拿出来,把饺子舀到碗里,开始吃吧!尝尝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家的时候,饺子都是父母包的,有的同志可能只是打个下手。南方的同志平时吃饺子的机会少,包饺子的机会就更少了。到了部队,我们都要自己动手,这也是锻炼我们的自理能力。”
战友们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盆子里的饺子冒着热气,在宿舍里缭绕。每人根据自己的食量舀饺子,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大家看着自己动手包的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班长感慨道:“马克思说过,‘劳动改变世界,劳动创造一切物质产品。’劳动是最有意义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吃完午餐后,大家各自把自己的碗筷洗干净,放回橱柜。班值日忙着打扫宿舍卫生,提水、砸煤坯、端煤块、倒炉灰,一系列值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班长提醒大家:“星期天是休息时间,午餐后可以小睡一会儿。不休息的同志小声一点,别打扰别人休息。另外,把外面的被子收回来,看看床单干了没有。如果干了,顺便收回来铺在铺位上,方便休息。”
班长说完,战友们按照吩咐各自忙碌起来。到门外一看,雪白的床单已经干了,大家把被子和床单都收了回来。
班长又叮嘱道:“床单一定要拉直,铺在铺位上时要铺平,床单的四个角要把褥子包住。来部队这么多天了,同志们整理内务的进步很快,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床单整理好后,可以把被子拉开休息一会儿。下午五点还要去营部打扫卫生,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吧!”
来到部队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感觉格外特别。平时中午从来没有躺在铺上休息过,今天能这样休息,真觉得是一种奢侈。
躺在铺位上,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快下午三点了。睁开眼,看见班长正坐在火炉旁往里面加煤块,其他战友也陆续醒来。
班长对大家说:“同志们,现在自由活动吧!想找老乡玩的可以去其他连队,喜欢看电视的可以去连队电视室。不过,下午5点之前必须回到宿舍。”
班长说完,大家都放松了下来。有的战友去找老乡玩,有的去看电视,还有一些喜欢学习的留在班里看书学习。
今天王茂请假去了师部,我则去了新兵三班找易明。易明正好在班里,见我进来,连忙招呼我坐下。他们班的几个人正在玩纸牌。
易明指着一位黝黑高大的小伙子对我说:“这是陈善坤,三台县光明二村的,离我们很近,是四川老乡。”
我伸出手和陈善坤握了握手,笑着说:“认识你很高兴!”
陈善坤也笑着回应:“认识你也很高兴!”
易明对陈善坤介绍道:“这是我老乡,尹加乐,我们是一个乡的。我是永明团新村的,他是永明长江村的。我们乡一共来了14个人,只有梁凯分到了师里,其他13个人都分到了高炮营。还有王茂,今天请假去师部了。我们三个分在一连,以后就是老乡了,可以互相照顾。”
我们三个人坐在易明的铺位上聊了起来。我问道:“来部队几天了,还习惯吧?”
易明笑了笑,说:“有什么不习惯的?随遇而安吧,新环境慢慢就适应了。不过,听说易鹏飞没请假就外出两天了,一直没回三连,也没有消息,他会不会跑回家了啊?”
我摇摇头:“不知道,都两天了,说不定真回家了。不过,咱们不谈这事了,聊点别的吧!”
陈善坤接过话头,语气坚定地说:“来部队就得按部队的规矩来,该训练就训练,该学习就学习,没什么可多想的,我们也没得选。关键是,你们来部队想做什么,这才是重点。”
易明点点头,接着说:“现在刚来部队几天,新兵还在训练阶段。等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到班里,部队安排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没法选择的。好好干吧,如果有机会转志愿兵,那是最好的,跳出农门就有希望了。”
我叹了口气,说:“今年新兵很多,全连有38位新兵,大家心里都这么想。城市兵干三年回去就能分配工作,农村兵又多,谁不想跳出农门啊?但竞争这么大,还是顺其自然吧。”
陈善坤想了想,说:“等新兵训练结束再说吧。我想进炊事班,听说炊事班长今年要转志愿兵,炊事班转志愿兵的机会比较大。”
我笑着对陈善坤说:“你小子,来部队才几天,从哪儿打听到这些信息的?脑子挺灵光啊!”
易明也打趣道:“一看就是个偷奸耍滑的,成天这儿打听、那儿打听,专钻小空子,鬼得很!”
陈善坤不以为然,反驳道:“这有什么?到部队谁不想有个好出路?谁不知道农村辛苦?农村娃除了读书考上大学能跳出农门,我们几个没机会上大学,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如果能转上志愿兵,谁不想?都想!那就看谁的本事大、会来事了。”
易明调侃道:“我看你就挺会来事的,以后多罩着我点,让我少吃亏。”
陈善坤笑着回击:“得了吧!来部队这几天,我们分在一个班,你的一言一行我都看在眼里。你才是小聪明一个,比我还来事!”
我打断他们的争论,说:“你们也别争了。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生长环境也不同,性格自然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结果当然也不一样。我们现在是军人,但不管在部队干多少年,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只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一步一个脚印,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不管哪条路都能到达终点,只不过方式方法不同罢了。关键是如何奋斗,如何实现我们的青春价值,不负青春韶华,最终都会有所作为的。”
陈善坤摆摆手,说:“不听你那些大道理,我也听不懂。我就是想在部队好好干,脱掉身上这身‘农皮’,这就是我当兵的理想!”
我接过话头,说:“你可以不听这些大道理,但得面对现实吧!你能保证一定能转上志愿兵吗?全营今年和我们一起入伍的新兵有150多名,一年转志愿兵的名额就那么几个,你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行吗?保证不了的话,还是顺其自然吧!”
易明点点头,说:“我没想那么多。我们家就我一个男孩,干几年回去也挺好,在父母身边没什么不好。人各有志,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想法自然不一样。顺其自然吧!”
我们三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我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对他们说:“时间不早了,等会儿就要收假了,我先回班里了。有时间你们过来玩。”
易明笑着回应:“好的!有时间就过来玩,反正也就几步路的事。”
我回到班里,班长问我:“回来了?”我回答:“在新兵三班老乡那儿玩了一会儿,到时间就回来了。”
班长点点头,接着问:“两位请假外出的同志回来了吗?”
那两位请假的战友齐声回答:“回来了,都回来了。”
班长满意地说:“回来就好。我马上去连部给你们销假。现在班里的同志都到齐了,大家开始整理内务吧!收假的军号声马上就要响了,我们早点整理好内务,等号声一响,咱们班就拿起笤帚去营部门前打扫卫生,提前做好准备。”
班长讲完话后,直接去了连部,为两位外出的同志销假。与此同时,全班的战友们开始整理内务。洁白的床单铺得整整齐齐,大衣先叠好放在一边,接着整理被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横看一条线,竖看像豆腐块。大衣放在被子上面,上下对齐,方方正正,整体看起来非常整洁。
班长从连部为两位请假外出的同志销假回来,看到战友们把内务整理得井井有条,非常高兴。
他对大家说:“有进步,同志们做得很好!再看看哪里还有不整齐的地方,都整理好。洗脸盆、毛巾、鞋子,床头柜里的书籍和个人用品都要摆放整齐。洗好的衣服要叠方正,放进床头柜里,这样穿的时候才不会皱褶。这些都是教过你们的,一定要按要求做。等会儿把床头柜打开,大家一起检查。内务整理得最好的,从明天开始,每个班会发一面小红旗,挂在整理得最好的床头。看看谁得的小红旗最多,谁就是最优秀的。”
营区响起了收操的军号声。班长催促道:“同志们,快点拿上笤帚和铁锹,到班门前集合。我们去营部门前打扫卫生,每个班都分配了一个区域。每个星期天下午5点收假后,都要进行打扫。”
同志们迅速拿起笤帚和铁锹,跑到班门前集合。班长整理好队列后,我们扛着笤帚和铁锹,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营部门前走去。
到了营部门前,班长指着一片区域对我们说:“这一片就是我们班的卫生区,同志们开始干吧!”
与此同时,连里其他几个班也在各班班长的带领下,陆续来到营部门前打扫卫生。二连、三连、四连的同志们也在各班班长的指挥下,纷纷来到训练场打扫。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看哪个班打扫得又快又干净。
昨夜下的雪已经大部分融化,只有白杨树下的少量积雪还未消融。同志们用铁锹把树下的积雪铲起来,堆得方方正正,再用笤帚把散落在路边的积雪打扫得干净。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营部门前的卫生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通往营区公路的路面也很整洁。
虽然营区的地面没有浇筑混凝土,都是泥土地面,打扫时难免有些灰尘,但同志们在班长的带领下,不怕吃苦、不怕累,不一会儿就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营部分配给各连的卫生区打扫完毕后,班长带领我们回到连里,继续打扫各班分配的区域。各班门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早晨扫雪时,路上的积雪已经清理干净,现在积雪融化,路的两边也重新打扫了一遍。
连里的厕所每周由一个班轮流负责清理,这周是我们班清理,同志们将粪便从茅坑里铲出来,堆在一起发酵,并用土覆盖,堆成方方正正的粪堆。
等到开春时,这些粪肥会被拉到菜地里,用作种菜的肥料。
卫生打扫完毕后,大家回到班里。班长说:“门窗每周都要擦一次,必须做到一尘不染。连里检查卫生时,会戴着白手套在门窗上摸一遍,只有白手套保持干净,才算合格。同志们一定要擦干净,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就开始干活吧!”
班长讲完话,战友们立刻行动起来,端水的端水,擦窗的擦窗,擦门的擦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擦了一遍又一遍,班长戴上白手套逐一检查。如果白手套被染黑,就继续擦拭,直到一尘不染为止。经过班长的严格检查,所有地方都合格后,同志们终于完成了打扫卫生的任务。
营区吹响了开饭的军号声,同志们迅速洗手洗脸,准备开饭。班值日从橱窗里端出碗碟,前往连队食堂打饭。战友们等待着连里开饭的军哨声。
指导员吹响了开饭的军哨声,班长立刻招呼我们:“快点到班门前集合!”同志们迅速从班里冲出来,依次排队。班长整理好队列后,老兵三班长梁勇带着老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新兵一班门前。我们在班长的带领下,也走到新兵一班门前。三班长梁勇整理好队列,带领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连队食堂走去。
与此同时,二排、指挥班、驾驶班也在各班班长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连队食堂走来。
连长、指导员、两位排长和司务长都已到达连队食堂。炊事班和班值日在连长的催促下,迅速从食堂跑步到各班集合。欧阳排长发出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
欧阳排长向连长报告:“连长同志,一连星期天晚餐前集合完毕,请指示!”连长回礼:“老规矩,饭前一首歌!”欧阳排长转身,发出口令:“稍息!我们唱《团结就是力量》,我领唱:团结就是力量,预备——唱!”
同志们在欧阳排长的指挥下,激情高昂地唱响了青春的旋律。军歌如同一把利剑,直插敌人的胸膛,这正是团结的力量!
欧阳排长再次向连长报告:“连长同志,一连餐前唱歌完毕,请指示!”连长回礼:“稍息!”
连长来到队列前面,致以庄严的军礼:“讲一下!”全连同志们迅速立正。
连长开始了讲话:“稍息!昨晚下了大雪,今天早晨打扫积雪,同志们表现得很好,军人就是应该这样,一声令下,闻令而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战斗任务。新同志到部队才几天,在各位班长的带领下,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希望新同志们再接再厉,认真刻苦的训练,完成从社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各位新兵班长把新同志写的感想交上来没有,没有交到连部的,晚餐之后各位新兵班长把新同志写的感想全部交到连部文书那里。就讲这么几句,指导员还有没有说的。”
指导员回答:“晚上要晚点名,不说什么了,依次进餐吧!”
同志们依次进食堂开始就餐,晚餐是三菜一汤,主食馒头花卷。端着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喝了一口,浑身暖融融的,食堂很安静,只有吃饭轻微的声音。战友们吃好晚餐,洗干净碗碟,自己带回班里。
紧张的队列训练告一段落后,我们迎来了轻武器训练课程。对于军人而言,武器就是第二条生命,爱护武器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睛。当听说要开始轻武器训练时,全连战友都格外兴奋——手握钢枪、练就杀敌本领,正是我们来到西北边陲服役的初心。
在训练首日,各班班长带领我们前往枪库领取装备。我至今记得班长将56式冲锋枪郑重交到我手中的那一刻,沉甸甸的钢枪让我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班长组织我们以教学队形盘坐,手持冲锋枪开始讲解:
炮弹出膛瞬间,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戈壁滩,强烈的后坐力使炮身剧烈震动,炽热的弹壳随即从退壳窗抛出。作为新兵,我们第一次亲历实弹射击:炮声如雷的震撼场面既让人心生敬畏又充满好奇。巨大的炮声让双耳产生短暂嗡鸣,但这种不适很快消退。
炮兵作为
我回到宿舍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火炉下面的炉门,提起放在炉子上的水壶,用炉钎捅炉子,把火炉烧旺,提高班里的温度,让战友们有一个舒适温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也是我作为班值日的工作之一。
火炉捅空后,燃起了红红的火苗。我加了几块煤,将炉灰退到炉灰盆里。退满一盆后,我端起炉灰出门,倒在全连厕所旁边的炉灰堆上。返回班里,放好炉灰盆,发现煤块不多了,便拿起装煤块的盆子和小锤,走到班门前的煤坯堆前,把煤坯打成小块,装满一盆后端回班里。
班长看到我忙得不可开交,急忙过来帮我打扫卫生。
我对班长说:“老兵已经把水管用热水淋通了,我去提水了。”
班长叮嘱道:“你去吧!一定要让老兵先放水,别跟老兵争,等一下没关系。”
我回答:“知道了,班长!我还没那么不懂事,放心吧!”
提着水桶来到连队宿舍后面,老兵同志用开水淋在冻住的水管上,水管一扭,流出了清清的自来水。
每个班的值日都在等着提水。老同志总是让着我们新同志先提,新同志也特别尊重老同志,互相推让。老同志让我们新同志接水,新同志却不肯接,老同志推让不过,只好先接水了。
清清的自来水流进水桶里,桶里冒出白白的水花,很快就接满了一桶。老兵先提水回班里了。
我们新兵班的值日一个接一个地来,轮到我了。我提了两只桶,装满一只桶后又接满第二只桶。两只手各提一桶水,向班里走去。两桶水有点沉,边走边晃,我只能慢慢走,很快就提回班里,倒进班里的大铁水桶里。接着,我又提了两桶水回到班里。
放好水桶后,我急忙从橱窗里端起饭盆,向连队食堂走去。各班的值日都端着饭盆来到食堂。
我用擦桌子的抹布把桌子又擦了一遍,擦得干干净净。接着,我把抹布拿到洗碗槽的水管前清洗干净,然后打开抹布,整齐地晾在桌子旁边。
各班的值日都很自觉,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擦桌子的抹布也晾得整整齐齐,形成一条直线。
我把战友们的碗碟从饭盆里拿出来,摆得整整齐齐,等待炊事班把小米粥抬到食堂。
炊事班的同志们正忙着炒菜。看到他们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四个新同志来到厨房,对炊事班长说:“我们把小米粥抬到食堂去吧。”
炊事班长点头说:“好的!我们现在确实很忙。你们几位新同志注意,两个人就够了,一边一个人提着行军锅的耳朵,慢点!别烫着,这是刚煮好的小米粥。”
听了炊事班长的嘱咐,我和新兵三班的战友小心翼翼地把小米粥抬到食堂。各班的值日把战友们的碗里打好小米粥,等待战友们到食堂就餐。
炊事班的战友抬出热气腾腾的馒头和花卷,放在食堂放蒸笼的台上。一名炊事班的战友端着菜盆,给每个班分餐。三个菜很丰富,闻着都很香。我把菜平均分到每位战友的菜碟里,每人菜上面放一个馒头和一个花卷。
大西北的冬天寒冷,部队的伙食搭配也受到限制。冬天不加菜的情况下,一般都是老三样:土豆、白菜、萝卜。尽管只有这三样菜,炊事班的战友经过精心烹调,每顿饭都变着花样做,尽量让同志们吃好、吃饱,努力改变战友们的饮食花样。
指导员来到食堂,边走边看。战友们都不停地跟指导员打招呼。指导员在食堂看了一遍,看见战友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碗筷也摆得整整齐齐,满面笑容地走进厨房。
看见炊事班的战友都忙好了,指导员对炊事班长说:“一定要把生活搞好,整漂亮。你是老同志,今年也是转志愿兵的考察对象。管理好炊事班,做到节约,菜品要经常变化。虽然冬天蔬菜很少,这是大西北气候决定的,但也要拿出你们炊事班的真本领,为同志们服务好。萝卜、白菜、土豆也要变着花样做,要体现我们一连的战斗力。大家都忙好了,出去集合吧!”
一排、二排、驾驶班、指挥班在各位班长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食堂门前。连长、两位排长、司务长也都来到了食堂前面。
我们班的值日迅速回到各班,炊事班的战友也迅速走出食堂列队。欧阳排长整理队列,发出口令:“全连都有了,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
欧阳排长向指导员报告:“指导员同志!一连餐前集合完毕,请指示!”
指导员回礼:“老规矩,饭前一首歌,请继续。”
欧阳排长转身,发出口令:“请稍息!我们就唱《战友之歌》吧!新同志到部队没几天,好多军歌还不会唱,接下来还要组织新同志们学习唱军歌。”
欧阳排长领唱:“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预备唱!”军营里响起了嘹亮的军歌声。这歌声和军营的战友们联系在一起,唱出了战友之间的友爱和亲情!我们在一个连队,就是一家人,同学习、同训练,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铺,这就是战友,这就是兄弟!歌声完毕。
欧阳排长整理队列:“立正!稍息!立正!”
欧阳排长致以庄严的军礼:“指导员同志!一连饭前一首歌唱歌完毕,请指示!”
指导员回礼:“稍息!”欧阳排长转身跑步到队列左边,指导员来到队列前面,致以庄严的军礼:“讲一下!”战友们迅速立正。
指导员开始了讲话:“请稍息!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大西北的冬天气候更加恶劣,同志们一定要做好御寒保暖工作,不能不穿棉衣。除了炊事班的同志炒菜的时候不穿棉衣,炒完菜后要立即把棉衣穿上。军用手套出门的时候可以戴上,但列队的时候不用戴,上街、自由活动时都可以戴,别冻伤了。还有就是老生常谈,明天下午全连统一检查每个班的通风管,都要取下来轻轻敲打,不能有堵塞的现象。天气这么冷,就讲几句吧!连长还有没有要说的?”
连长回答:“该说的早晨都说了,同志们进食堂用餐吧!”
同志们依次进入食堂,来到各班桌前就餐。连队食堂很安静,同志们吃多少馒头和花卷就拿多少,没有浪费的现象。吃得快的战友吃好后,洗干净碗筷带回到班里;吃得慢的战友也不着急,没有战斗任务,吃饱、吃好后再洗干净碗筷带回班里。
我们每个班的值日等战友们吃好后,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凳子摆整齐,饭盆洗干净,协助炊事班把连队食堂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才能回到班里。
回到班里,战友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通讯员来到各班,通知今天晚上全营在营部操场放电影。战友们听说放电影,都特别高兴!有的战友围着火炉烤火,有的坐在床头看书学习,都有自己的事做。
生活就是这样,既然选择了军营,就是我们的幸运。祖国挑选了我们,在部队就不怕吃苦,不怕劳累。
从县武装部穿上军装,到铁路输送我们到部队,在列车上区武装部杨部长给我们讲部队的生活。现在我们体会到了,当兵就是要刻苦训练,提高自身修养,在部队的大熔炉中锻炼,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军人。
我出门倒水时,看见王茂。王茂对我说:“我们乡三连的易鹏飞今天早晨不请假外出,现在还没有回来,把三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急得焦头烂额,立即报告营里,营党委也立即报告给师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一位新兵不请假外出,一上午了还找不到人,这是很严重的事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