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别问,那块石头会杀人全文》,由网络作家“长不大的乌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父亲判若两人。但越往后,信的字迹越潦草,语气也变得越来越沉重,隐隐透露出一种不安和……负罪感。其中一封信,没有日期,但看纸张和墨迹,应该是在我出生前不久写的。信里这样写道:“秀琴吾爱:近来夜不能寐,心神不宁。每念及往事,便如坠冰窟。安安之事,已成心魔,时时噬我。然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你我既已选择前行,便只能背负此孽,万不可再回头。那块石头,既是吾等约定之信物,亦是伴随终生之诅咒。望你我皆能恪守此誓,缄默余生,善待即将到来的新生,或可稍减罪愆……国栋泣笔。”石头!信里提到了石头!提到了“约定”和“诅咒”!还提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安安!我的心跳骤然加速。安安是谁?为什么爸爸说起他会如此痛苦?这和我爸的死,和我妈的行为,一定有关联!我立...
《别问,那块石头会杀人全文》精彩片段
父亲判若两人。
但越往后,信的字迹越潦草,语气也变得越来越沉重,隐隐透露出一种不安和……负罪感。
其中一封信,没有日期,但看纸张和墨迹,应该是在我出生前不久写的。
信里这样写道:“秀琴吾爱:近来夜不能寐,心神不宁。
每念及往事,便如坠冰窟。
安安之事,已成心魔,时时噬我。
然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你我既已选择前行,便只能背负此孽,万不可再回头。
那块石头,既是吾等约定之信物,亦是伴随终生之诅咒。
望你我皆能恪守此誓,缄默余生,善待即将到来的新生,或可稍减罪愆……国栋泣笔。”
石头!
信里提到了石头!
提到了“约定”和“诅咒”!
还提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安安!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
安安是谁?
为什么爸爸说起他会如此痛苦?
这和我爸的死,和我妈的行为,一定有关联!
我立刻翻开那些旧相册。
相册里大多是爸妈年轻时的照片,黑白的,透着岁月的痕迹。
他们看起来那么年轻,那么般配。
翻到其中一本相册的最后几页,我看到了一张特别的照片。
那是一张黑白的全家福,照片上的爸妈比其他照片里稍微年长一些,他们依偎在一起,怀里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脸上带着初为父母的喜悦和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
那婴儿很小,闭着眼睛,看不清模样。
奇怪的是,我对这个婴儿毫无印象。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到大,父母从未提起过我还有过哥哥或姐姐。
这婴儿是谁?
我小心翼翼地把照片从相册里取出来。
照片的背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两个字,笔迹稚嫩,但依稀能辨认——“安安”。
安安!
就是信里提到的那个名字!
这个婴儿,就是安安!
我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成形。
就在这时,我又有了另一个惊人的发现。
是在我妈卧室床头柜最底层的一个抽屉里。
那个抽屉平时都放些杂物,我清理时差点忽略掉。
在抽屉的最里面,我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拿出来一看,是一个用深蓝色绒布仔细包裹着的小包。
打开布包,里面没有金银珠宝,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而是……十几块大小、形状、颜色都几乎一模一样的灰色鹅卵石!
它们和
几次想再跟她沟通,但她要么回避,要么就用那句“别问了”来堵住我的嘴。
<那块引发了这一切的灰色石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我妈收起来了。
我找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没再见到它的踪迹。
仿佛它从未来过,仿佛那个恐怖的夜晚只是一场噩梦。
但我知道不是。
我爸恐惧的眼神,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我心里,日夜折磨着我。
日子还得继续。
爸爸走了,这个家的经济和精神支柱都倒了。
我不能倒下。
我强迫自己振作起来,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加班成了常态。
我试图用无休止的忙碌来填满内心的空虚,来麻痹自己不去想那些令人发疯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段最难熬的时间里,陈浩重新走进了我的生活。
陈浩是我大学时期的师兄,比我高两届。
读书时我们关系还不错,他很照顾我这个小学妹。
毕业后各自忙碌,也就渐渐断了联系。
没想到几年后,在一次行业峰会上,我们意外重逢了。
他已经是一家知名公司的部门经理,成熟、稳重,褪去了大学时的青涩。
得知我家里的变故后,他对我格外关心和体贴。
他不会像别人那样说些“节哀顺变”、“向前看”之类的空洞安慰,而是默默地陪着我。
在我情绪低落、不想说话的时候,他就安静地坐在旁边;在我忍不住絮絮叨叨,反复诉说我爸的死、我的疑惑和对母亲的猜测时,他也耐心地倾听,从不打断,也从不评判。
我知道,在他心里,可能也觉得我的想法有些偏执和不可思iella。
他曾小心翼翼地劝过我:“小薇,也许……伯父真的是突发疾病呢?
很多心血管疾病是突发的,之前未必有明显症状。
你妈……也许她只是碰巧拿了块石头出来,或者她自己也不知道那石头会让你爸联想到什么不好的事情。
你现在情绪不稳定,容易多想。”
他是好意,想让我从痛苦和执念中走出来。
我也尝试过接受这个“合理”的解释,但只要一闭上眼,我爸那惊恐的眼神就会浮现出来,提醒我事情绝不简单。
陈浩的出现,像一道光,照进了我灰暗的生活。
他的温柔、耐心和包容,慢慢融化了我冰封的心。
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
以他的细心和敏锐,或许从中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他可能只是出于关心,或者纯粹的好奇,向我妈随口问了一句。
但他不知道,他这一问,就像踩中了地雷,瞬间引爆了我妈心中那个埋藏了几十年、极其敏感、极其脆弱,也极其黑暗的秘密。
“他知道了……他知道了我们的秘密……”我妈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也越来越空洞,仿佛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秘密……是属于我们三个人的……不能让外人知道……会带来不幸……会破坏小薇你的生活……”在她长期压抑和扭曲的认知里,陈浩“知道”了这个秘密,就等于闯入了他们这个被诅咒的家庭,就等于沾染了这份罪孽,甚至可能威胁到这个秘密的本身,威胁到我(在她看来)平静的生活。
她必须要“保护”这个秘密,保护我,所以她用了同样的方式——拿出那块象征着“终结”和“沉默”的石头,递给了陈浩。
在她看来,这或许不是“杀人”,而是一种……“仪式”,一种将“闯入者”清除出去,让一切回归“秩序”的仪式。
那块石头,对她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的标记,更像是一个可以启动死亡程序的开关,一个维护她内心早已崩塌的世界秩序的工具。
真相,竟然是如此的残酷,如此的荒诞,又如此的……可悲。
我看着眼前这个形容枯槁、精神恍惚的女人,我的母亲。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恨她吗?
她亲手导致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的死亡。
可怜她吗?
她也是那个沉重秘密的受害者,被负罪感和恐惧折磨了一生,最终走向了精神的崩溃。
她最终没有因为陈浩的死而被起诉。
一方面是证据链确实存在无法弥补的缺陷,另一方面,经过更权威的精神鉴定,认为她在案发时,精神状态确实受到长期压抑和应激事件(陈浩的询问)的影响,认知和判断能力出现严重偏差。
后来,在我的同意下,她被送进了一家环境较好的精神疗养院,接受长期的治疗。
我偶尔会去看她。
大多数时候,她只是安静地坐在窗前,或者在花园里慢慢地走着,手里总是紧紧攥着一块灰色的、光滑的鹅卵石,那
我爸、陈浩死前手里握着的那块石头,一模一样!
光滑,冰冷,散发着一种不祥的气息。
所有的线索都串联起来了。
安安,那个从未被提及的孩子,信件里的“约定”和“诅咒”,还有这些一模一样的、仿佛带着死亡魔力的灰色石头……真相的轮廓,在恐惧和悲伤的迷雾中,逐渐清晰起来。
我不能再等了。
我必须立刻去见我妈,当面问清楚这一切。
我拿着照片、信件和那一包灰色石头,冲出了家门,直奔我妈住的那家小旅馆。
旅馆的房间狭小、昏暗、空气混浊。
我妈正坐在窗边的旧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几天不见,她仿佛又老了十岁,头发花白,眼神空洞,整个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像个随时会随风飘散的影子。
听到开门声,她缓缓转过头。
当她的目光落在我手里的东西上时——那张安安的照片,那封信,以及那些灰色的石头——她的身体明显地剧烈震动了一下,空洞的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情绪波动,那是极度的震惊和……恐慌。
我走到她面前,把那些东西一件件摊在她面前那张破旧的小桌上。
“妈,”我的声音因为激动和压抑不住的愤怒而颤抖,“安安是谁?
他是不是我的哥哥?
这信里说的‘约定’和‘诅咒’到底是什么?
这些石头!
这些该死的石头!
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告诉我!”
她死死地盯着桌上的东西,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口剧烈起伏。
过了很久,久到我几乎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用沉默或冷漠来拒绝我。
但最终,她抬起头,看向我。
她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麻木和空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化不开的悲哀和绝望。
两行浑浊的泪水,终于从她干涩的眼眶里流淌下来,划过她憔悴的脸颊。
“是……安安……是你的哥哥。”
她开口了,声音沙哑干涩,像是生了锈的铁门在转动。
我的心狠狠地揪紧了。
果然如此。
“他……他怎么了?
为什么我从来不知道他的存在?”
“他……他出生的时候……心脏就有很严重的问题。”
我妈的声音低了下去,充满了痛苦的回忆,“先天性的,很复杂,医生说……很难养活。
起眼的小旅馆里。
她似乎,也不想再面对我,不想再面对这个被她亲手摧毁的世界。
我的世界,也彻底崩塌了。
父亲离奇死亡,未婚夫在我面前惨死,母亲成了那个手持“死神镰刀”却无法被制裁的幽灵。
我像一个被诅咒的人,被卷入一场无法理解的噩梦。
为什么?
她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
它为什么能杀人?
就算它能唤起我父亲心中深埋的恐惧和罪孽感,那陈浩呢?
陈浩是无辜的!
他善良、阳光,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也要遭受这样的厄运?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不能活在永恒的疑问和恐惧中。
我必须知道真相,哪怕真相再残酷,我也必须知道。
否则,我迟早会被逼疯。
我开始了一种近乎疯狂的调查。
我请了长假,把自己关在那个曾经寄托了我所有幸福希望,如今却空旷得令人窒息的新家里。
我只有一个念头:找到答案。
我首先回到了老房子。
那个曾经充满烟火气,如今只剩下灰尘和回忆的地方。
我把它翻了个底朝天。
我爸那些被他视若珍宝的矿石标本,我一箱箱打开检查,希望能找到类似的灰色石头,或者相关的记录,但一无所获。
我妈的首饰盒,除了几件她常戴的、款式陈旧的金饰,空空如也。
他们的衣柜,床底下,书柜的每一个角落……任何可能隐藏着秘密的地方,我都没有放过。
起初几天,毫无进展。
找到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旧物,徒增伤感。
我的情绪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反复横跳,几近崩溃。
直到第四天,我在我爸书房一个常年上锁的旧樟木箱里,找到了一些线索。
这个箱子放在书柜顶上,很不起眼,我以前从没注意过。
我找来了锁匠,打开了它。
箱子里没有矿石,没有物理学资料,而是一些与我爸平时形象格格不入的东西:一沓泛黄的信件,几本旧相册,还有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小木牌,上面似乎刻着字,但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
我颤抖着手,打开了那些信件。
大部分是我爸写给我妈的,时间跨度很大,从他们年轻时一直到我出生前。
早期的信件,字里行间充满了炽热的爱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我印象中那个古板严肃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