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
然而,苏瑶知道,这并非梦境。
陶行知先生虽已魂归原处,但他的教育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从那以后,苏瑶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她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为基石,结合现代教育的特点,不断探索创新。
在课堂上,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生活中汲取知识。
她还组织了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成长。
在苏瑶的努力下,她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她的教育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认可与借鉴,在整个学校乃至教育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陶行知先生,回到自己的时代后,也将现代教育的一些理念融入到他的教育实践中。
他创办了更多的学校,帮助了更多的孩子,为那个动荡年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更为卓越的贡献。
尽管身处不同的时空,但苏瑶和陶行知先生都在各自的领域,用爱与责任书写着教育的篇章,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前行的道路,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