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陆家斫琴技艺的巅峰。
是啊,平日里朝夕相处的人,是这样了不起的存在,和他腻在一块久了,都快忘记了他可是陆秉行啊,吴中几代人的制琴术都没办法超越的陆秉行啊。
今年主评官由琴学大家陈孺、宫学太傅王茗、以及斫琴名家陆秉行三人担任。
此次沈家参展的是蕉叶式古琴。
琴身评审标准涵盖:音准稳定性、音色层次、工艺精细度。
如槽腹深浅需兼顾共鸣与音量平衡,想当初陆秉行就是通过沈杉这个技艺判断她的水平。
透过花鸟半透纱屏风,沈小姐端坐在琴边准备。
陆秉行觉得小杉胞妹的身形和他相差无几,难道一母同胞连身量都如此相似?
不过沈杉的体型确实比一般男子要瘦小些。
沈杉纤手轻拂蚕丝琴弦:蕉叶琴许久未见呀。
我既身为制琴的一员,此刻也是抚琴人,我想没人比我更了解你,合作愉快吧。
素手轻拢慢撚间,指尖流淌出低音区的泛音开场:旋律浑厚婉转起伏,节奏自由张弛有。
接着马上切换“滚拂撮”技法增强琴声张力,琴音瞬间表现激荡。
“这小姑娘,好稳的指法,用“吟猱”的弹法,来模仿凤与凰的和鸣。
这种弹法设计,需要精准得控制音色与音量,才能弹奏出琴音层次丰富。”
太傅王茗摸着灰白胡须赞赏道。
中后段高音区的清越,弹出“凤”的孤高求索;低音区的浑厚,表现“凰”的深沉回应。
沈杉这首高低音弹奏的技法和“双音和弦”的运用,“将琴代语”完美得弹出凤凰两心相契的和鸣和缱绻情意。
琴学大家陈孺此刻也止不住错愕:这女娃究竟师从何人,小小年纪居然可以弹出这样人琴合一的境界。
最后后半段抚琴又回归宁静,以泛音收尾,余韵悠长。
人群中是长久的安静,众人还沉浸在美妙的琴音之中,没人愿意打破这样的美好体验。
“好!
吴中有此能人,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了。”
也不知是谁发出第一声感叹。
吴中世家公子小姐无不精通琴艺,但能弹奏出带人进入道的境界,绝对凤毛麟角。
突然人群中开始交头接耳感叹沈杉高超的琴技。
评审结果,由陆秉行公布,沈杉自是夺魁了。
“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连通天地、感悟大道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