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蹲在一座民居顶上。
第一缕晨曦照在他脸上的时候,他才悠悠转醒,看到我就问:“我们赢了吗?”
“我们赢了。”
十三洪都的一胜奠定了大局。
自此,我们所到之处,百官无不倒戈,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抵皇城。
青郡王担心泰安帝出逃,令诸军合围皇城,但包围尚未形成,就传来了泰安帝自焚于皇宫的消息。
贵妃扮作宫女出逃,不幸死于乱军之中,苏烨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已是一片废墟的明光殿前,默然独立了很久。
很久以前的三皇子活泼顽劣,却也真心爱重长兄。
只是后来,在漫长的时光里,那份感情被一点点扭曲篡改,终究消磨成尘。
同样被碾碎成尘的还有南朝百姓的民生。
外战三年,内战两年,如今的南朝已是一片实打实的废墟。
苏烨废弃了一切登基的仪仗,驾马直入皇宫,在明光殿的废墟旁寻了一处偏殿,就开始理政。
从流民安置到田垦农桑,从时疫防治到货贸商贾。
南朝的千头万绪,终究还是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
我在洪都之战中受的内伤久未平复,陪他熬夜久了总觉得困倦。
往往天明时在矮塌上醒来,才发现身上盖着苏烨的外衣。
而他只着单衣趴伏在案上,案边是堆积成山的奏章卷轴。
在一次次的晨光微熹后,凌乱的卷轴堆一点点齐整,南朝的运行也逐渐走上正轨。
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十四不过,总有些事分外恼人。
泰安朝一倒,各个阵营没有了一致对外的目标,又开始为了新的利益分配撕咬起来。
首当其冲的是听风楼。
苏烨虽已澄清听风楼的作用,但听风楼作为泰安走狗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若不推出一个牺牲品,实在难以平民愤。
虽然听风楼培养的多是死士,为主而死应是本分,但看着这些劳苦功高,几次险死还生的下属,我实在不忍他们再作无谓的牺牲。
我把这事压了许久,尚未有头绪的时候,小霜儿又递来了新的消息。
“主子,礼部传来消息,陛下要选妃了。”
选妃?
我苦笑,恍惚间想到了他当年为了拒绝了北朝的联姻。
当年一时意气,换来数场苦战,亲朋战友凋零无数。
连我在午夜梦回时都会想,如果当年他娶了北朝公主,我听风楼是不是能少死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