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鱼罐头。
但今天不同。
她尝试着顾青崖教她的新方法——“行走回光”。
“别抗拒人群,把自己想象成水。”
他的声音在记忆里浮现,“水遇到石头会绕开,但不会抱怨石头挡路。”
林晚轻轻闭上眼睛,将意识沉入眉心。
黑暗中,那点金光微微跳动,像一盏风中的油灯。
随着呼吸的节奏,她感觉自己的存在感逐渐稀薄,仿佛整个人正慢慢溶解在车厢浑浊的空气里。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拥挤带来的焦躁感消失了。
她能清晰感知到周围每个人的状态:左侧穿西装的男人肩颈僵硬,呼吸短促(他的光团边缘像生锈的铁丝);右前方戴耳机的大学生心跳平稳(淡绿色的光晕如水母般缓缓起伏);最有趣的是斜对角那位孕妇,腹部竟有一团珍珠色的柔光,随着胎动轻轻震颤……“这就是‘共感’?”
列车突然急刹,人群惯性前倾。
林晚下意识伸手扶住栏杆,指尖触碰金属的瞬间,一股细微的电流般的触感顺着指尖窜上来。
她“看见”整节车厢的结构突然透明化——钢铁骨架、电路脉络、甚至空气流动的轨迹都变成发光的线条,而三百多个乘客的光团像漂浮的萤火,随着列车摇晃形成奇妙的韵律。
“终点站到了,请所有乘客……”广播声惊醒了她。
林晚睁开眼,发现车厢已空了大半。
她随着人流向出口走去,脚步比往常轻快得多。
——站台长椅上坐着个熟悉的身影。
顾青崖正在翻一本破旧的《黄庭经》,抬头看见她时挑了挑眉:“今天没坐过站?”
“你跟踪我?”
林晚眯起眼睛。
“只是来观察教学成果。”
他合上书,指了指她的眉心,“你的天光比上周稳定多了,像……”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像老式钨丝灯泡,不再是火星子了。”
林晚在他旁边坐下,把晚高峰的奇妙体验说了一遍。
顾青崖听完若有所思:“《太乙金华宗旨》里说‘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你现在能感知到的,不过是地铁车厢级别的‘小山河’。”
“所以那些光真的是每个人的……灵魂?”
“是元神的状态。”
他纠正道,“现代人喜欢用‘能量场’这种词,其实古人早就画出来了——敦煌壁画里的佛光,道教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