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之色。
我心中暗叹,摊丁入亩触动了太多权贵阶层的利益,推行艰难在意料之中,可这正是变革的关键所在。
正欲开口,却见胤禛上前一步,不紧不慢地说道:“陈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正因地方豪强抵触,才更要推行新政。
国家赋税不均,百姓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国本何安?”
他言辞铿锵,目光坚定,丝毫不惧陈廷敬投来的不满目光。
我微微颔首,胤禛在新政一事上的态度倒是与我不谋而合。
于是,我也上前一步,拱手道:“四弟所言极是。
阿玛推行新政,旨在富国强民,为后世子孙谋福祉。
虽阻力重重,但我们做臣子的,理当迎难而上,而非畏缩不前。”
我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不少支持新政的官员纷纷投来赞同的目光。
然而,反对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
以明珠为首的旧臣势力,言辞激烈地陈述着新政的弊端,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气氛愈发紧张。
康熙静静地听着,神色平静,可我知道,他心中早已有了决断,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早朝结束后,我与胤禛并肩走出太和殿。
“八哥,今日朝堂之争,想必你也看出,推行新政绝非易事。”
胤禛低声说道,目光中透着一丝忧虑。
我轻叹一声,“是啊,阻力太大。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为新政的推行尽一份力。”
胤禛微微点头,我们相视一眼,便各自离去。
回到府邸,我径直走进书房。
邬思道早已等候多时,他见我进来,起身行礼,“八爷,早朝之事,我已有所耳闻。”
我疲惫地坐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先生,你怎么看?”
邬思道缓缓踱步,“八爷,新政势在必行,这是顺应民心之举。
但旧臣势力庞大,背后牵扯众多利益集团,想要顺利推行,需从长计议。”
他目光深邃,似是在思索着对策。
“我明白,可如今局势紧迫,若不能尽快想出应对之法,新政怕是要夭折。”
我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邬思道沉思片刻,“八爷不妨先从拉拢中立官员入手,分化旧臣势力。
同时,收集新政推行后百姓受益的实例,呈递给皇上,让皇上坚定推行新政的决心。”
他的话如同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
我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