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细语地“教育”,一边慢悠悠地走远了。
顾凛:“……”他看着苏妈妈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地上心理防线明显开始崩溃的孙管事。
这温柔一刀……用得可真够狠的。
育儿心理学还能这么用?
<这家人,果然个个都是人才。
4 融入与试探,反派哥哥也需要“早教”?
那袋沉甸甸的银子,是顾凛扔下的。
更像是一种不情不愿的投资,或者说是对“工具人”价值的初步肯定。
但对苏家而言,这无异于雪中送炭。
有了钱,日子总算能过得像点样子了。
最先焕发生机的,是那个破败的西院。
苏爸爸拿着银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属于财务工作者的严谨光芒。
他没急着大肆采买,而是先仔细规划。
请人修补屋顶的破洞,堵上墙壁的裂缝,至少晚上睡觉不再担心被冷风吹透。
窗户糊上了新的韧皮纸,虽然依旧简陋,却挡住了窥探的视线,也留住了屋内微弱的暖意。
院子里的杂草被清理干净,露出了青石板铺就的小径。
虽然石板多有破损,但总算不再是荒草萋萋。
奶奶甚至不知从哪弄来了几颗菜籽,在墙角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煞有介事地浇水施肥。
苏爸爸则展现了他精打细算的本领。
每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他亲自去采买,对比价格,挑选那些看起来粗糙但分量足、性价比最高的粮食布匹。
他还发现,奶奶做的葱油饼不仅家里人爱吃,连顾凛那个憨直的手下石头都赞不绝口。
苏爸爸心思活络起来。
他找到石头,塞给他两个刚出锅的饼,旁敲侧击地打听城里什么地方人流量大,什么小吃最受欢迎。
几天后,苏爸爸托石头帮忙,将奶奶做的几样特色小吃,比如葱油饼、红薯干(用他们好不容易弄到的红薯做的),带到人多的集市角落去试试水。
量不大,赚头也小。
但看着那几个铜板被爸爸郑重地放进一个破旧的钱袋里,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踏实的喜悦。
这是一个小小的开端。
一个属于他们这个“外来家庭”的微型企业雏形。
顾凛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没有阻止。
甚至在苏爸爸小心翼翼地请示,是否可以“借用”一下厨房角落处理食材时,他也只是冷淡地嗯了一声。
他倒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