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姑姑的逆袭之路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徐行漫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了一半首付款出来,另一半首付款由张大哥家出。不知道是张大哥自己出的,还是他的爸爸给的,反正在买房的时候,张大哥拿出了一半的首付款,购房合同上写了大表姐和张大哥两个人的名字。大表姐和张大哥办了结婚酒席,酒席上,主持人让两位新人的父母都讲一点祝福的话。张大哥的爸爸说自己不会讲,就没说。但姑姑和姑父都讲了话。姑父祝两位新人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姑姑讲了很长的一段话,大意是她终于把女儿送进了婚姻的殿堂,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还告诉女儿,她永远是女儿的坚强后盾。酒席上,大表姐哭了,姑姑也哭了。虽然大表姐和张大哥买了婚房,但刚装修完,也不好去住,不去住,就不用把张大哥的爸爸接过来。大表姐和张大哥两个人白天都要上班,就晚上在家,姑姑就做主同意大表姐...
《姑姑的逆袭之路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了一半首付款出来,另一半首付款由张大哥家出。
不知道是张大哥自己出的,还是他的爸爸给的,反正在买房的时候,张大哥拿出了一半的首付款,购房合同上写了大表姐和张大哥两个人的名字。
大表姐和张大哥办了结婚酒席,酒席上,主持人让两位新人的父母都讲一点祝福的话。
张大哥的爸爸说自己不会讲,就没说。
但姑姑和姑父都讲了话。
姑父祝两位新人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姑姑讲了很长的一段话,大意是她终于把女儿送进了婚姻的殿堂,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还告诉女儿,她永远是女儿的坚强后盾。
酒席上,大表姐哭了,姑姑也哭了。
虽然大表姐和张大哥买了婚房,但刚装修完,也不好去住,不去住,就不用把张大哥的爸爸接过来。
大表姐和张大哥两个人白天都要上班,就晚上在家,姑姑就做主同意大表姐和张大哥暂时住在家里,姑姑说人多热闹,反正家里是三室一厅住得下,儿子在大学住校,要放寒暑假才会回家。
大表姐结婚后,带着张大哥在姑姑家住了一年。
按姑姑的意思,他们可以继续住,但张大哥不同意,说总是这样,到时候姑姑的儿子会有意见的,就搬回了他们的新房。
搬回了新房,意味着张大哥可以把他爸爸接过来。
张大哥对大表姐说,他爸爸一个人在农村,有个三病两痛的,他作为儿子也不能照顾,再加上他爸爸年龄大了,打扰不了他们几年。
大表姐被迫同意了。
大表姐和张大哥搬出去了,姑姑觉得家里一下子空了很多,又想着捡起卖菜这件事,姑父和大表姐都不同意。
姑父说,家里现在不缺钱,再去卖菜,丢人。
姑父爱面子,姑姑维护了姑父的面子。
6 添丁之喜大表姐结婚一年后,怀孕了。
怀孕期间,姑姑一直照顾大表姐,顺便也照顾了张大哥和张大哥的爸爸。
怀孕了的大表姐变了口味,想吃各种奇怪的东西,姑姑为了大表姐,练就了一身好厨艺。
姑姑每天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新鲜蔬菜和肉食,买回大表姐家,做好午饭等着大表姐回家吃。
然后又赶回家给姑父做饭,因为姑父不愿意跟着姑姑一起去大表姐家吃饭。
等给姑父做完饭吃完,收拾好,又赶往大
1 长姐如母我姑姑出生于六十年代,是家里的老大。
听我爸爸说,在他只有十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家里一下少了一大半的经济来源,他们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
那时候,姑姑十二岁,混了个小学毕业后,帮着奶奶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
等姑姑长到了十八岁,成了年,经人介绍,和大她好几岁的姑父结了婚。
结婚后靠着勤劳忍耐才在姑父家站稳脚跟。
姑父家三兄弟,姑父是家里老大,长兄如父,掌握着绝对话语权。
姑父家庭条件在那时不算差,还在镇上有套老房子,老房子不小,但一大家子老小住在一起就显得拥挤了。
姑父还是镇上小学的音乐老师,虽然收入微薄,但社会地位不低。
姑姑一直没有工作,结婚后在家“相夫教子”,说白了就是侍奉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
姑父那点微薄的收入无法养家,更无法养活孩子。
靠着姑父父母的接济,勉强能够维持家庭开销。
待两个孩子上小学后,姑姑跟着菜市场的老阿姨们学习卖菜,卖菜有了经济来源,终于一路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大学校门。
虽然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姑姑,但姑父掌握着家庭话语权。
姑姑这个女儿,很孝顺,出嫁后想支助娘家,姑父两个字:不行。
明面上就打住了,但私下里姑姑还是时不时接济娘家的弟弟妹妹们。
2 拆迁风波后来,姑父的父母去世,三兄弟要分家,为了父母留下的老房子大打出手,姑父作为老大,得到了父母的老房子,给两个弟弟各三千元,了结了这件事。
兄弟间有了嫌隙,基本也不再来往。
姑姑娘家这边,几个弟弟妹妹都长大了,开始工作赚钱,不再需要姑姑的接济,还能时不时的给外甥们拿点零花钱,姑姑在姑父面前抬了点头,觉得终于苦尽甘来。
姑姑卖菜攒下了钱,不用接济娘家后,把攒下的钱用来投资,钱生钱,在城里买了一套房,一家子都搬到了城里的房子住。
镇上的房子就搁置在那里。
随着城市的发展,镇上要拆迁一个区域的老房子来整体打造,姑父父母留下的那套老房子被划在了拆迁区域内。
姑父得知消息后,很高兴,他父母留下的那套老房子面积挺大,拆迁后能得到不少拆迁款
表姐家做晚饭。
姑姑说,好在大表姐家离得不远,不然她得累死了。
在姑姑的精心照料下,大表姐的营养很充足,生了个大胖姑娘。
姑姑很高兴,说她就喜欢姑娘,但姑父不太高兴,因为张大哥的爸爸念叨大表姐生了个赔钱货,姑父对号入座,觉得张大哥的爸爸在说他家,两亲家见面的时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大表姐没有婆婆,只有一个农村老公公,自然不可能把娃给农村老公公带,也不可能让农村老公公伺候月子。
张大哥来姑姑家,对姑姑说,妈,带孩子的事就要辛苦你了,你放心,我每个月拿生活费,说着,就先拿出来三千元放在了桌上。
姑姑哪能真要张大哥的钱,每个月象征性地收两百块,也是为了堵姑父的嘴。
于是,除了张大哥的爸爸,大表姐一家人又住到了姑姑家。
姑姑家又热闹起来了,比之前还热闹,因为有个小娃娃天天哭闹。
姑父受不了外孙女的哭闹,每天一大早出门遛弯,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出去打牌,晚上回家吃饭。
照顾大表姐和外孙女的事全落在了姑姑身上。
姑姑也不抱怨,尽心尽力地伺候女儿外孙女。
7 姐弟心结转眼姑姑的儿子,我的大表哥也从大学毕业了,毕业后找工作,说也想进A单位。
姑姑托女婿张大哥打听,要进去就要通过考试。
于是,大表哥回了家,看书学习,准备考试。
大表姐一家住在姑姑家,加上时常吵闹的娃娃,大表哥考了一次,没考上。
大表哥说,都是因为被娃娃吵到,没办法安心看书才没考上,要大表姐搬回自己家去。
姑父听儿子这样说,也要大表姐一家搬回去。
姑姑没拦住,大表姐一家搬回去了。
这可苦了姑姑,又回到了两边跑来跑去的状态。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被娃娃吵到了,大表姐一家搬走后,大表哥又考了一次,居然就考上了A单位。
大表哥说,要不是被大表姐一家吵到了,他早就考上了,白白耽误了一年。
姑父也认同大表哥的说法,姑姑让姑父不要这样说,大表姐会伤心的。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姑父在家里慢慢地丧失了话语权,特别是退休后,退休工资不高,家里全靠姑姑打理。
姑姑让姑父不要掺和孩子们
大表姐和姑姑一条战线,姑父就同意大表姐和张大哥先交往。
4 亲密窥探大表姐和张大哥交往期间,把张大哥带到舅舅和小姨家来。
我爸爸在家里排行老二,姑姑是老大,大表姐喊我爸爸大舅舅。
张大哥到了大舅舅家,嘴很甜,也很勤快,帮忙摘菜,摆桌子,我爸爸夸张大哥不错,眼里有活。
饭后,大家坚决不让张大哥再帮忙收拾,就让大表姐带着张大哥去休息。
大表姐把张大哥带到我的房间,然后让我出去。
我从门缝隙里看到,大表姐和张大哥在亲嘴,张大哥还把大表姐压到床上。
那时的我害怕大表姐被压坏了,一下子推开门进去看着他们,张大哥立马从大表姐的身上起来了。
大表姐问我进来干什么,快出去,我看见张大哥眼睛里有一种情绪,虽然我不确定到底是什么,但感觉到他很不高兴,我没说话,退出了房间。
但我没有把门给他们关上。
于是,大表姐过来关上了门,还把门反锁了。
姑姑问我爸爸,小张怎么样?
我爸爸说,他觉得小张勤快,嘴也甜,是个好小伙子。
姑姑把张大哥的家庭情况告诉了我爸爸,我爸爸只说人好就行,条件可以以后创造嘛。
从我家回去后,姑姑又把张大哥带到了二舅舅家、三舅舅家、小姨家,让弟弟妹妹们帮忙把把关。
张大哥每到一家,都发挥他嘴甜又勤快的特点,得到了姑姑弟弟妹妹们的一致好评。
<所以,在大表姐和张大哥交往了半年后,姑姑让张大哥把他爸爸接过来,两家人见见面,聊聊接下来的事。
大表姐通知张大哥,家里这是同意她和张大哥的事了,于是,张大哥很快就从老家贵州把他爸爸接了过来。
张大哥的爸爸是典型的农村老头,没有什么文化,待人处事也不怎么样,来到城市里也显得很拘谨。
见了张大哥爸爸的样子,姑姑心里有点后悔,担心女儿以后有这样的公公,不好过。
但大表姐坚持,说她就是喜欢张大哥,就要和他结婚。
5 婚事落定大表姐和张大哥谈了半年多的恋爱就结婚了。
结婚谈论嫁妆彩礼的时候,姑姑要求两家各出一半的首付在姑姑家旁边的小区给新人买房。
楼梯房,价格不贵,姑姑从自己的积蓄里掏
,心里很高兴。
姑父看女儿女婿有了长进,再看儿子,还在原地踏步,免不了又唠叨,说姑姑把所有的资源都给了女儿女婿,不肯帮衬儿子儿媳妇,儿媳妇直到现在还是那个小公司的临时工。
姑姑被姑父这样说,内心很受伤,说她怎么没有帮衬儿媳妇,她托人给儿媳妇找了个单位的正式工,儿媳妇自己不愿意去。
至于儿媳妇不愿意去的原因,姑姑打听了,是小赵担心被姑姑拿捏住,所以才不去。
姑姑知道后,私下里骂儿媳妇头发长,见识短。
私下里骂归骂,儿媳妇怀孕后,姑姑依旧像照顾大表姐一样照顾儿媳妇,也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十个月后,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孙子,姑姑很高兴,姑父更高兴,说家里后继有人了。
姑姑让姑父不要在女婿面前说这样的话,不然女婿会不高兴。
姑父当然不会去女婿面前说。
计划生育年代,姑姑生二胎被罚了款。
现在可以生二胎了,姑姑催大表姐再要个孩子,生个男孩,凑个好字。
大表姐不愿意,说就养个女儿挺好的。
姑姑不知道女婿是什么态度,也不好问。
张大哥一门心思都在工作上,暂时没有要二胎的打算。
姑姑对姑父说,女婿上进,他们当初没有看走眼。
有一天下班回姑姑家吃饭,张大哥说想换辆更好的车,他和大表姐的钱刚刚拿去买了学区房,现在手里没有钱,希望姑姑姑父支助一部分买车钱。
张大哥说,这钱全当他借的,明年就还。
这些年,姑姑给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妇帮忙,不知道投进去多少钱,现在她和姑父手里只剩下养老钱了,如果借给张大哥,还回来的可能性很小。
姑姑很为难,私下里问姑父怎么办?
姑父说,你弟弟妹妹们也应该出点力了,让小张去借一借。
大表姐和张大哥带了瓶酒到了我家,请大舅舅帮忙挪一下,他很快就能把钱还回来。
张大哥还说,等买了更好的车,大舅舅你们去哪里玩,他都可以去接送。
我爸爸听了张大哥的话很感动,转身就让我妈去把家里存的定期取出来拿给张大哥。
张大哥买了辆新车,每天开着新车去上班,单位里都觉得他找了个好依靠。
有一次,我们一家去姑姑家玩,吃过饭准备回家,张大哥说他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