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永生永生的女频言情小说《分家后,我越过越富李永生永生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放下了诺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父亲捉了两只鸡开始忙活了,小舒下了炕帮忙,李永生也想起来看热闹,被母亲拦在了炕上。“生儿,别着急,中午就有鸡汤喝了”。两只鸡一起下锅,囫囵煮的,加了大半锅的水。“水快没了,我去挑去”。父亲挑着勾担,挂着两个木桶吱吱呀呀的出门了,小舒在灶口烧火,母亲清理着杀鸡的残局。李永生躺在炕上考虑着发财致富的的门路,不好搞啊!家里啥都没有,打猎?指不定被老虎吃了,网鱼,连网子都没有,李永生知道前面河里是有鱼的,还很肥美,其它季节大人孩子的都有摸鱼的,不过冬天白瞎,冰层太厚了。看到母亲忙完了在缝衣服,李永生突然眼神一动,冰钓?能不能行都得试试,万一可以呢,不过现在不行,还得休养几天。父亲三担水把水瓮挑满了,屋子里香味四溢了,烧着火的小舒不断的咽着口...
《分家后,我越过越富李永生永生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父亲捉了两只鸡开始忙活了,小舒下了炕帮忙,李永生也想起来看热闹,被母亲拦在了炕上。
“生儿,别着急,中午就有鸡汤喝了”。
两只鸡一起下锅,囫囵煮的,加了大半锅的水。
“水快没了,我去挑去”。
父亲挑着勾担,挂着两个木桶吱吱呀呀的出门了,小舒在灶口烧火,母亲清理着杀鸡的残局。
李永生躺在炕上考虑着发财致富的的门路,不好搞啊!家里啥都没有,打猎?指不定被老虎吃了,网鱼,连网子都没有,李永生知道前面河里是有鱼的,还很肥美,其它季节大人孩子的都有摸鱼的,不过冬天白瞎,冰层太厚了。
看到母亲忙完了在缝衣服,李永生突然眼神一动,冰钓?能不能行都得试试,万一可以呢,不过现在不行,还得休养几天。
父亲三担水把水瓮挑满了,屋子里香味四溢了,烧着火的小舒不断的咽着口水。
母亲打开锅盖先盛了两碗汤,在里面撒了几颗盐粒。
“生儿,下来喝还是在上面喝”?
“下去吧!不想老躺在炕上”。
鸡汤很香,或许是原生态的原因,没有半点腥气。
“小舒,过来喝啊”!
母亲看了眼儿子没有说话,父亲和小舒都有些惊讶。
“哥哥,我不喝,你喝了养身子的”。
“快过来,我喝不完,爹,你替小舒烧火吧”!
父亲接替了小舒的位置内心还是有些欣喜的,儿子变化很大,对妹妹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小舒怯生生的走到桌子前。
“哥,你喝不上我在喝,尝尝味道就行”。
李永生喝完了一碗皱起了眉头,第二碗一口不喝的话妹妹可能不会张口,咕咚咕咚喝了两口,像是有些嫌弃的推给了妹妹。
小舒看了眼母亲,见母亲微笑着点头,不再客气了,抱着碗小口的咂巴着,真的很香啊!
“生儿,饿了吧?一会拆了鸡肉吃鸡肉”。
母亲说完掀起了锅盖,用筷子捅了几下,很容易插进了鸡肉里面。
“他爹,别烧了,着完炉子里的就好了”。
“先盖上,不然鸡汤熬干了”。
没有想象中的抱着鸡腿大啃特啃,母亲将两只鸡全部拆出来,肉都撕成了条。
“小舒,不能馋,两只鸡够你哥哥吃半个月的,哥哥病刚好了要补身子,一会用鸡骨头给你煮白菜吃”。
小舒没有吃鸡肉的打算,刚才喝了一碗鸡汤已经满足了,听见有骨头炖白菜更是乐不可支,看着骨头感觉香喷喷的,突然看到骨头上还有些肉丝。
“娘,拆干净点,骨头上还有鸡肉呢”。
李永生趴在炕上看的明白,骨头上哪有什么鸡肉了,一点不好撕扯的白筋而已。
“娘,鸡头别拆,我不吃”。
母亲动作一顿,奇怪的看着李永生。
“娘,病了一场,感觉鸡身上好多东西看着恶心”。
母亲赶紧把盆子转过去用身体挡着。
“生儿,你说,不想吃什么我都挑出来”。
“鸡头,鸡爪子,鸡皮,鸡素子,鸡血”。
母亲默默的把李永生说的部件从盆子里挑出来,看着望眼欲穿的小舒,一个香喷喷的鸡爪子递了过去。小舒接过鸡爪,扭头看了眼哥哥,见哥哥的眼神有些嫌弃,放下心来跑到炉灶旁边啃了起来。
父亲似乎看明白了一切,这哪里是看着恶心啊!老大明明是想给妹妹留一些。
“他娘,把永生不吃的留着,每顿饭给小丫热一勺”。
中午吃了顿鸡肉熬白菜,感觉身体明显舒服了很多,吃完饭没再上炕,出了家门打量着村子,看不到河流,估计村前平整的低洼处就是,应该是下面结了冰上面盖了雪,东面和北面的大山一片雪白,街头巷尾几乎没几个人,太冷了,都躲在家里暖和的。
“哥,快回去好么?娘说你不能冻着,不然又会生病的”。
李永生摸了下妹妹的脑袋。
“走,回家”。
吃了三天白菜鸡肉,李永生感觉身体恢复了大半,内心有些不安分了。
“娘,村子里谁家有网子”。
纳鞋底的母亲一脸惊讶,这大冬天的又要抓鱼了么?病才刚好了啊!河里也结了冰。
“生儿,大牛家里有,这么冷的天,河里都结冰了啊”!
“娘,我有办法”。
李永生这才想起来,大牛家里有个小抄网,春天干旱的时候两岸水浅可以捞鱼,捞不到大的,但就是小鱼小虾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村子里好像没有有渔网的,那玩意金贵的很。
见儿子出了院子,母亲赶紧对着闺女说道:
“小舒,穿的暖和点,快去跟着你哥”。
张大牛,全是自己在村子里的第一小弟了,脑子不太灵光,就是那天鼻涕过河的孩子,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循着记忆来到大牛家门口,似乎比自己家更加不堪,对了,想起来了,他奶奶嫌弃他母亲克夫,直接赶出了家门,这间破屋子还是村正带人给她们修的,还落了个和寡妇有一腿的名声。
“大牛,大牛在家么”?
张大牛娘俩听见是李永生的声音,心里有些奇怪,这孩子什么时候这么礼貌过啊!
“永生哥,快进来暖和”。
李永生进了屋子,外面看着破烂,屋子里倒是干净,大牛的母亲在给大牛缝衣服,见到李永生非常亲切,村子孩子都嫌弃自己大牛傻,没人带他玩,就这个永生最好,从来没嫌弃过大牛。
“永生,病好了么?大冷天的,快上炕和大牛暖和吧”!
“婶婶,我来借抄网的,想去河里看看”。
大牛娘缝好了衣服,站起来摸了摸李永生的脑袋。
“大牛,给你永生哥把抄网够下来,永生,河里结冰了啊!还能捞到鱼么”?
李永生尴尬的笑了笑,看到了门口架子上的锤子和凿子。
“婶婶,锤子和凿子借我用一下好么”?
“用吧!小心一点,别掉进冰窟窿了,这是大牛爹生前用的,婆婆看了心烦,和抄网一样,都是我和大牛从老宅里带出来的东西”。
李永生肃然起敬,这个婶婶不错。
张大牛从屋顶上取下了抄网,看着母亲一脸期盼。
“去吧!注意安全,村子里也就你永生哥能带你玩”。
李永生满脸佩服,婶婶不简单啊!怪不得穷上那个样子还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出门还带着方巾,这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啊!
四块银子,大牛娘都掂量过,并报出了大约重量,大的一两半,三个小的都是半两上下。
李永生从三块较小的银子中挑了两块相对大一点的。
“婶婶,这是大牛的,鱼已经分好了,抄网里面的是你家的”。
看着加起来明显超过一两的银子,婶婶明显破防了,眼睛里有些湿润。
“永生娃,给大牛一块最小的我们就满足了,大牛也就是有把子力气”。
李永生把两块银子塞进婶婶的手里。
“说好了我们是兄弟的,快收起来,别外传”。
大牛娘带着大牛和鱼走了,出了屋子终于还是没忍住眼泪,背起了抄网没敢回头。
“娘,收起来啊!这是差不多两贯钱呢,也就是差不多两千枚铜钱”。
母亲拿着银子的手有些颤抖,她不知道这两块银子能买多少东西,也不知道两千铜板能买多少大米,但买几百斤应该没有问题吧!全家终于不用挨饿了。
“他娘,友庆爹喊我明天我帮着杀猪,等杀完了你去割一些,多割,我们家也过个富裕年”。
母亲白了父亲一眼。
“都是孩子辛苦赚的,买点够包饺子的就好,得给孩子攒了娶媳妇”。
李永生已经开吃了,放了板油的鸡肉炖白菜,稀粥也比之前绸了很多,太香了,小舒碗里也有,不过是鸡皮和自己不吃的那些东西,趁着父母不注意,李永生给妹妹迅速夹了两筷子鸡肉,然后严厉的看着妹妹示意赶紧吃,小舒不敢违抗哥哥的意思,心里暖暖的,几筷子把嘴里塞得满满的了。
家当超过了两贯,光买大米的话能买四百斤,全家人超级兴奋,吃完饭根本没有睡意,黑灯瞎火的躺在炕上床上闲聊。
“生儿,你说河里还有鱼么”?
“他爹,脑子糊涂了是吧!这么大的河还能没鱼么?怎么着,你也要和孩子学个本事抄鱼去”?
“爹,有鱼,不过不好找,天气太冷了,上下四五里地的地方也就找了两个大鱼窝子”。
“唉!爹贪心了些,刚才竟然想每天能卖几百文该多好”。
啪!
应该是爹被娘打了一巴掌。
“他爹,快醒醒,别做白日梦咯,两贯多的钱都是生儿赚的,早点睡明天去帮着杀猪,能赚两块猪血呢”。
“对了,早睡,吃完饭你带着钱过去,银子别动,其它的都带上,生儿也去,看中了什么买什么,我们过个肥年,等化了冻我就去摆弄田地,再问村正要点荒地开荒,一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屋子里逐渐安静了,李永生盯着屋顶发呆,调出来系统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级系统就能换这几样子吃的,很想看看二级能换什么好东西,不过需要总分达到了一万分才解锁,十斤红星鱼才能换五十分,这光抓红星鱼的话需要两千斤啊!不止如此,还得自己抓了没人再换,好难啊!
父亲清早就走了,母亲用猪板油炖了条两斤多的青皮鱼,李永生在父亲刚走的时候就醒了,根本不想起,千滚豆腐万滚鱼,等炕头烧的火热了,趁着热乎气穿上了衣服。
吃完早饭,母亲端着个大碗,一百多个铜板都带上了,李永生拉着妹妹跟在后面。
穿过了半个村子,进了一家院子看到了杀猪的现场,大肥猪已经开膛了,有忙活着洗下货的,有清理现场的腌臜的,还有一群人围在四周,应该都是来买肉的。
“永生哥,来了啊”!
张大牛手里抓着个手巾,鼻涕冒出来就会擦一下,永生哥既然嫌弃鼻涕,那就必须注意了。
“婶婶,准备割几斤啊”?
“永生,一斤就够了,明天包顿饺子,多包点,吃到初二”。
“丧门星,还有脸吃饺子”。
大过年的,不和谐的声音非常刺耳,院子里的人都看向了这边,大牛娘的脸色瞬间煞白,大牛紧握着双拳,看着说话的老太太一脸愤怒。
想起来了,说话的老太太就是大牛的奶奶,嫌弃大牛娘克夫,把娘俩赶出了家门。
不顺眼的人真多啊!李永生看到又进来了一群,自己的奶奶连同母亲的四个妯娌,物以类聚,除了二伯母凑近看猪肉,另外三个妯娌和奶奶很快和大牛的奶奶达成了一片,叽叽咕咕的看着这边,眼里全是鄙夷。
见大牛娘想要转身,李永生突然开口了。
“婶婶,现在走了他们更得意,甭管她们犬吠,多割肉,羡慕死她们,过了年我还带大牛捞鱼,放心吧!以后我们两家不会再缺钱花的”。
婶婶摸了摸李永生的脑袋,终究是没转过身去。
“永生,婶婶知道你为了我们打抱不平,刚才的话以后尽量不要说,哪怕她们畜牲不如,不尊老的孩子总是要受些白眼的”。
友庆娘从屋子里出来了,招呼着几家帮忙的家人进屋,母亲端着碗跟着进去了,没过一会端了两块猪血出来了,老太太看着很不顺眼,以往这猪血要归她分配的,如今分家了,只能看看。
“娘,一家子穷鬼,过年也就吃点猪血了”。
母亲回头看了大嫂一眼,把兜里的布包掏出来,放在手里晃了晃,发出了叮当的声音。
“永生,过来”。
奶奶一家有些惊讶,有钱?一包全是铜板?
“我先回去,这里是一百六十八个铜板,看中了什么买什么”?
母亲给永生打了个眼色,端着猪血出了院子。
大伯母脑子转的最快。
“娘,一定是他们家分家前攒了私房钱”。
说完又看向了李永生手里的布包。
“永生,和大伯母说实话,是不是你娘偷偷藏的”?
李永生一脸惊讶,摆出一副呆呆的样子。
“大伯母,分家的时候我家一个铜板没有,上次我们去平安乡集市遇到了王员外,他老人家说冤枉了我爹,给我们家送了五百文钱呢”。
嗡!
院子里乱套了,大人孩子的都被五百文震惊了,孩子想的是五百文能割多少肉,大人们都若有所思,看样子这个王员外不糊涂啊!
冰面上刚上来的鱼还在蹦哒,但大多数都已经冻硬了,幸亏积雪很厚,不然被溢上了的水粘住了结冰,还得用凿子往下抠。
“小舒,回去喊爹娘,让娘把大牛的娘也喊过来,多带东西,就说打了上百斤的鱼”。
小舒小跑着走了,先是上了岸,然后顺着河堤往回跑,李永生一直用目光注视着,直到妹妹跑回了村子。
李永生挨着雪面上的鱼扒拉了一遍,最大的四五斤,小的和昨天那些差不多,大鱼放一堆,一斤以上的有二十多条,一斤一下的放在一起,刚划拉完,手里还拿着条奇怪的红鱼,脑袋里突然叮的一声响。
“恭喜你,获得兑换物种,兑换系统开启,是否兑换红星鱼,此红星鱼重五百三十克,可以兑换五个积分”。
李永生愣了,兑换系统?一条鱼五个积分,脑海里显示出一个商铺,一级系统,兑换物品只有简单的几种物品,大米,馒头,盐巴和花生油,一斤大米需要五个积分,一个馒头需要一个积分,一斤盐巴二十个积分,一斤花生油五十个积分。
李永生看着手里的红星鱼欲哭无泪,合着这条鱼只能换一斤大米或者五个馒头啊!
默默的拒绝了兑换,试了试其它的鱼,都不行,看样子系统口味刁钻啊!不过好歹给了个系统,不知道什么能够兑换,估计绝不止红星鱼一种,或许猎物草药啥的也可以的。
张大牛感觉永生哥有些奇怪,这是没见过鱼么?怎么还一条条的拿来查看啊!
“永生哥,我娘和你爹娘都来了”。
父亲挑着担子,担子上是两个木桶,母亲和大牛的娘都拿着麻包,后面跟着小舒,小跑着顺着河堤过来了。
“永生,这么厉害,我们发财了”。
“生儿,累不累”?
“大牛,怎么抓了这么多啊”!
“爹,娘,婶婶,装起来,回家再分配”。
三个大人顾不得惊讶了,赶紧装进了木桶和袋子,一百多斤鱼,父亲挑了七八十斤,母亲和大牛母亲各自背了二三十斤,大牛包揽了带来的工具,李永生牵着妹妹的手,外面都是大雪,又到了午饭的时间了,没有人发现。
进了李永生家的院子,本来想在院子里分配,院墙太低了,只能进屋分配。
李永生把鱼分成了三份,妹妹虽然去的时候只拿了个抄网,但也得算一个,不过给大牛的一份相对大一些。
“永生娃,大牛说了,鱼是你找的,办法都是你出的,大牛只是跟着凑了个热闹,给我们两条小点的就行,以后继续带着大牛玩”。
见大牛的娘说的真切,李永生心里还是有些佩服的,起码这人不贪,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婶婶,别推辞了,大牛是我兄弟,小舒出力小一些,但也参与了,分成三份公平合理,赶紧拿回家吧!别让人看见了,不然河里明天肯定全是冰窟窿了”。
“大牛娘,要是吃不上,明天我们一起去平安乡的集市卖了吧!我们姐妹俩一起,路上有个照应”。
大牛娘眼含泪水,日子过得太苦了,没想到这次沾了永生娃的福气。
“嫂嫂,我就留些小的烤了给大牛吃,明天走的喊我一声,卖了换点盐巴和大米”。
大牛娘背起袋子回头看向了李永生。
“永生娃,这次谢谢你了,婶婶和大牛这个年好过了,明天给你买糖果吃啊”!
李永生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大牛把工具带上。
等娘俩出了门,母亲把大门插上了,回来看着满地的鱼笑开了花,恨不得搂过儿子亲几口,父亲也满面笑容,自从被赶出祖宅,两口子还没这么高兴过。
“他爹,这些鱼能卖多少钱啊”?
父亲没有回答,反而看向了大儿子。
“永生,过年我们买不了多少年货,多留几条给你补身子吧”!
“爹,你先说说鱼价吧”!
“一斤以下的便宜些,这一堆估计能卖几十个铜板,一斤以上的按条卖,过年要祭祖,越大越值钱,这一堆怎么说也能卖个一百多铜板吧”!
“爹,娘,今晚用小鱼烧一锅鱼汤,大家都喝,明天全部卖了,我找到找鱼的办法了,以后吃鱼有的是机会”。
“大牛知道你怎么找鱼的么”?
母亲有些担忧,看着儿子继续说道:
“娘不怕他知道,就怕他被人问出来”。
“娘,放心吧!我和大牛交代过了,他听我的”。
母亲看向了小舒,妹妹赶紧摇头。
“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哥哥可厉害了,我也不会乱说的,祖宅那里都不会说”。
母亲松了口气。
“他爹,这次被逼出祖宅,乡亲们帮了不少的忙,要不留一些~”。
父亲叹了口气。
“没法解释,等以后吧!先置办些东西过个年再说,恩情慢慢的还,我觉得永生肯定有大出息的,以后有机会的”。
把准备卖的鱼又装进袋子里,放进了院子的雪堆里,母亲给两人兑了温水洗手吃饭,李永生仔细的搓了搓,手上全是鱼腥味。
这次是真累了,吃完白菜鸡肉就钻进了被窝,搂着妹妹又睡了一个下午。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为了明天谁去平安乡犯了难,母亲要去买些针头线脑,七八十斤鱼挑着太累,父亲单独去的话,和大牛的娘一起难免遭人闲话,最后还是李永生拍板了,一家人都去。
天还没亮,母亲就去拍大牛家的房门了,两家都早早的吃了饭,东方微明的时候就出发了。
大牛和母亲轮换着挑担子,李永生父母也轮换着挑,父亲挑的时间多一些。
十多里路,路上全是积雪,两家人都很兴奋,这可是关系到吃饱肚子的大事,担心卖不出去或者鱼价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奋中又带着些忐忑。
到达平安乡刚刚日出,集市上已经人头攒动了,早摊上的小吃应有尽有,两家人只能看着咽口水。
来到鱼市,发现大家摆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小鱼,大鱼很少,李永生转了一圈,鱼价很贵,完全不像父亲说的价格,可能是临近年关的原因,鱼市上的买卖人看着两家摆出来的鱼非常羡慕,纷纷打听在哪里捕的,父亲老实巴交的不会撒谎,李永生一句大山跟前解决了一切烦恼。
李永生拿着抄网,张大牛在后面拿着锤子和凿子,这玩意太凉了,不能让刚生完病的永生哥拿,小舒本来想替哥哥拿抄网的,被哥哥把小手塞进了衣兜,外面天寒地冻的,张大牛出了家门没多久鼻涕又过河了,嫌弃碍事了就往衣袖口蹭一下,李永生尽量的不去看他。
到了河边,李永生有些头疼,上面有雪啊!看不到哪里有气泡。
“你们等下我,我回去拿扫帚”。
“哥,我回去吧”!
“我去,我跑得快”。
见张大牛转身就跑,李永生赶忙喊住了。
“把锤子凿子放下啊”!
张大牛嘿嘿一笑,放下了锤子凿子,转头起步摔了个大马趴,爬起来也顾不得拍掉身上的雪,起步蹿了出去。
李永生拿着家伙下了河,用鞋子划拉开积雪,下面的冰层很厚,冰面透亮,可以的,上下观察了片刻,带着妹妹找了个回水湾子。
“哥,娘说了,不能下河的”,
小舒有些担心,哥哥脾气暴躁,万一抓不到鱼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放心吧小舒,哥哥不傻”。
张大牛扛着扫把坐在雪地上滑下了河堤,冰面上还好,雪都没踩实,跑起来嘎吱嘎吱的不容易滑倒。
“来,给我”。
“永生哥,扫哪里,我力气大,你刚生完病,歇着,指挥就好了”。
好兄弟啊!虽然鼻涕恶心了点,但这个可以改的,之前的李永生根本没拿这个大牛当兄弟,走的近无非是懒一点而已,偷鸡摸狗拔蒜苗需要他背锅,自己以后要对这个兄弟好一点。
“这片湾子扫一下,别踩了,踩了就看不到冰面了”。
张大牛吭哧吭哧的扫雪,李永生在后面找气泡,这样的季节,有鱼也都不活跃,喜欢找平静的回水湾子窝着。
“大牛,别扫了,这里没有,走,再找地方”。
张大牛没有气馁,他喜欢跟着永生哥干活,永生哥聪明得很。
“永生哥,太凉了,给我”。
连续扫了三个湾子,没什么气泡,冬天没鱼了么?算了,再找个湾子,没鱼回家吃饭了。
往东面走了几百米,李永生看到了个大湾子。
“大牛,累了吧!给我,我扫一会”。
“永生哥,不累,等着,一会就扫干净了”。
永生哥竟然关心自己,张大牛感觉心里一片火热,扫雪而已,又不是什么累活,扫一会还暖和。
发现气泡了,不过很少,李永生跟在大牛后面仔细观察,越靠近岸边气泡越多。
“大牛,扫这里”。
小舒有些心急,出来很久了啊!娘为什的还不出来喊吃饭啊!千万别冻着哥哥。
“好了大牛,就这里了”。
李永生划定了区域,在大牛和妹妹不解的目光中开始凿冰,两人目光有些迷茫,看不到鱼啊!
照着抄网的大小用凿子划了一圈,比抄网口稍微大一点,冰层很厚,估计得二三十厘米,有些费劲。
“永生哥,就把这块冰凿开就好对么?我来吧!我力气大”。
“小心点,别砸着手,不然没法捕鱼了”。
张大牛心里暖暖的,永生哥变了,应该是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李永生惊讶的发现张大牛的凿子用的很好,或许是他父亲留下的不多的物件,平时专门练过。
冰层很硬,张大牛额头开始冒热气了,刚摘下帽子,被李永生喝止了。
“带上,流汗的时候不能拿帽子减衣服,不然容易风寒”。
张大牛赶紧带上帽子,内心一片火热,凿的冰面快冒火星子了。
噗!
圆形的冰面沉了一下,有水流泛上了冰面。
“大牛,让开”。
张大牛怕耽误事,手里拿着锤子凿子一屁股坐倒在旁边,见水流过来了,连滚带爬的往后退。
李永生用抄网棍子把冰块压了下去,塞进了旁边的冰层之下,没过一会,看到下面浮上来的黑影了,下抄网,快速的来回旋转,猛的提上来,抄网重量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货,把鱼摔在了冰面上,来不及查看,又把抄网伸进了水里,连续七八次,没动静了,李永生累的有些虚脱了。
张大牛的锤子和凿子都掉在了地上,两只眼睛瞪的溜圆,这都能抓到鱼,永生哥真是神了啊!小舒也完全惊呆了,鱼儿都傻了么?不对,是哥哥聪明才是。
李永生拄着抄网喘息,身体还不大行啊!
冰面上活蹦乱跳的鱼逐渐没了动静,保持着卷曲被冻住了。
“大牛,捡进抄网里,回家吃饭了”。
三个种类十六条鱼,三条半斤左右的,别的都二三两重,李永生不认识,搜索了片刻,像鲶鱼的是胡子鱼,像泥鳅的是黄条子鱼,最后三个大点的是青皮鱼。
三人兴奋的走在冰面上,张大牛一直在喋喋不休,永生哥竟然掌握了捕鱼技术,太厉害了,但不该问的绝对不问,别人问自己也不会说的,小舒满脸崇拜的看着哥哥,太厉害了我的哥,晚上应该能喝口鱼汤了吧!记得去年哥哥摸了鱼自己喝了几口汤,还啃了哥哥吃完剩下的鱼骨头,那种鲜香一辈子也忘不了。
母亲在河岸边等着了,大牛的娘也出来了,两家关系很好,母亲经常去大牛家里借个针头线脑的,但大牛的娘从来不进李永生爷爷一家的家门。
上岸有些困难,太滑了,先把手里的东西扔上去,李永生把大牛和妹妹托了上去,自己找了个没踩过的新鲜积雪,小心翼翼的爬上了岸。
三条大鱼一人一条,十三条小的给了大牛六条,自己和妹妹七条,张大牛一直在推让,直到李永生说不拿下次不带了才红着脸收下,大牛的娘在一边看的目光有些湿润,永生长大了,开始尊重大牛了。
张大牛拿着工具和抄网对着母亲显摆。
“娘,永生哥可厉害了,会算哪里有鱼的”。
大牛的娘接过了儿子手里的锤子和凿子,用方巾给儿子擦了擦鼻涕。
“永生娘,快带永生回家吧!外面太冷了”。
没了抄网,李永生一家三口只能拎着硬邦邦的鱼,小舒和母亲诉说着哥哥的厉害,母亲见儿子身体无恙,手里拿着鱼,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饭已经做好了,父亲等着孩子们回来一起吃,见儿子真的抓到了鱼,还不少,脸上充满了惊讶。
母亲进了屋子给孩子兑温水洗,脸上全是骄傲。
“他爹,永生厉害吧”!
“厉害,他娘,晚上烧鱼汤给永生喝,给小舒也喝一点,这些鱼补身体比鸡肉还好”。
“永生,想喝么?和娘这就给你烧”。
李永生擦了擦手,坐在桌子前准备开吃,活动量不小,竟然感觉到饿了。
“娘,先吃饭吧!晚上再说,吃完饭我找大牛再去抓一些,全家都吃”。
父亲张了下嘴没说什么,母亲脸上有些担心。
“生儿,要不明天在抓吧!不累么”?
李永生已经开始扒拉白菜鸡肉了。
“娘,不累,活动一下感觉舒服些,长力气了”。
见母亲还有些担心,李永生继续说道:
“娘,不着急去,吃完饭我和妹妹上炕暖和一会,休息好了再去”。
一碗放了盐豆子配咸菜丝的稀粥,一碗白菜炖鸡肉,吃完感觉身上暖和了,还是稍稍有些疲乏,等爹娘吃完了赶紧脱鞋上炕,被窝里暖暖的,妹妹也上来了,两人挤在被窝里,没过一会就进去入了梦乡。
再睁眼的时候已经黄昏了,屋子里香味弥漫,母亲已经把鱼炖上了,妹妹应该早就醒了,正在炉灶三个烧火。
“永生,娘见你睡的好没喊你,你现在身体还是虚弱,明天再去抓鱼也行,一会起来喝鱼汤吧!闻着可香了”。
“娘,我爹呢”?
“挑水去了,天阴的厉害,可能又要下大雪了,得把水瓮装满”。
母亲没舍得全炖,只炖了一条大的和三条小的,不熬白菜了,炖完鱼又熬了半锅稀粥。
开饭了,一条大鱼和两条小鱼盛进了李永生的碗里,妹妹只有一条小的和半碗鱼汤。
“永生,快趁热吃,吃完了我在给你盛汤”。
鱼肉很鲜美,不懂为什么没有捞的,见妹妹贪婪的吃着鱼肉,李永生心里有些难受,大鱼吃了一半,小鱼吃了一条,等妹妹喝完了最后一口鱼汤,把两个人的碗换了过来。
“小舒,你吃鱼肉吧!太腥了,我喝鱼汤”。
母亲有些惊讶,见儿子自己盛了鱼汤,喝着稀粥有些疑心,不应该啊!河里的鱼没有很腥气的,大病初愈的关系么?
父亲夹了根咸菜丝,咬了一块剩下的又扔进了稀粥碗里,眼中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湿润。
“小舒,哥哥不喜欢,你快吃吧!别凉了,他娘,下次再炖多放点油,没油才显得腥气”。
母亲没看出来问题,心里有些为难了,全家就分了半坛子油,也就有三四斤的样子,做鱼本来就用油多,还得吃大半年啊!
两碗鱼汤,李永生仅仅喝了一碗,就着咸菜喝了碗稀粥,满意的拍了拍肚皮。
“吃饱了,你们喝了吧!明天吃白菜”。
母亲还想说点啥,被父亲扯了下衣袖。
“别留了,去拿两个碗,我们分一下”。
母亲看到父亲的眼色也明白了,心中很受感动,一人半碗,小舒给两人碗里加了块鱼肉,很香,比闻着味道更香,母亲低下头,感觉掉进去眼泪的鱼汤咸了些。
一夜无话,昨晚又下了场大雪,清早已经放晴了,李永生兄妹吃完早饭就去了大牛家,大牛正在吃饭,同样是两碗稀粥,大牛碗里绸一些,大牛母亲碗里的稀粥能照出影子。
“永生哥,小舒妹妹,去抓鱼么”?
李永生把激动的大牛按了下去。
“吃饱饭再去,不着急”。
大牛娘用筷子夹了块小鱼块。
“小舒,尝尝,婶婶放了盐烤的,可香了”。
小舒没接,看了眼坐在一边的哥哥。
“谢谢婶婶”。
李永生接过来递给妹妹,小舒虽然吃过了早饭,但一点也不耽误她拿着小口的啃,大牛娘又递给李永生一块,确实很香,和烤咸鱼差不多。
“婶婶,好手艺,就这用盐腌了干烤么?要不要放油”?
张大牛狼吞虎咽的吃饱了,第一次让永生哥等着自己,感觉有些过分了。
“永生哥,我吃饱了,我们家早就没有油了,盐巴好像也不多了”。
大牛的娘一直在微笑,不过笑容里难掩些苦涩。
听着大牛的叨叨下了河,积雪更厚了,去昨天抓鱼的冰洞看了一眼,重新冻上了,没有新的气泡。
李永生继续带着两人找回弯,不过今天不太幸运,连续扫了七八个湾子都没看到气泡,已经走出去村子二三里地了。
“哥,要不回去吧”!
“小舒,累了么?累了我背你”。
一句话让妹妹动力十足,以往自己敢叨叨,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
“不累,我怕你累着”。
李永生看见前面还有几个大回水湾,决定再瞅几眼,实在没有再回去往下游寻找。
张大牛已经扫不动雪了,怕引起永生哥的不快一直咬牙坚持。
“大牛,给我扫把,我扫一会”。
李永生不由分说的抢过了扫把,张大牛直起腰嘴里喷着热气。
“卧槽”!
“怎么了永生哥”?
“大牛,下面有货,玛德,都藏在这里啊”!
李永生把湾子的雪都划拉了一遍,找到气泡最密的位置,拿起锤子凿子开整,大牛休息够了就轮换,用了半个小时,噗的一声,圆形冰块脱离了冰面,李永生接过妹妹递过来的抄网塞进冰底,下面的水漫了上来。
李永生手持抄网死死的盯着窟窿,来了,还不小那。
哗啦啦!哗啦啦!
一抄网一抄网的往上翻,翻了十多抄网了,里面还有,妹妹已经高兴的手舞足蹈了,张大牛满脸呆滞,永生哥牛啊!自己扫了一上午都不行,永生哥扫了一次就好了,果然不愧是自己的永生哥呐。
“大牛,来,我教你”。
李永生不确定以后还好不好找鱼窝子,今天有多少要捞多少。
把抄网塞进大牛手里。
“伸进去,反复反转,猛的提上来,再伸进去旋转”。
大牛其实已经看的眼热了,也学的差不多了,闻言心里激动的一批,快速反转着抄网,一下,两下,直到筋疲力尽后没有水里再也捞不上来一条鱼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