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赶紧弄,不然明天肯定要被我哥骂死。
他对我要求可高了!
顾言琛:别怕,我可以帮你看看。
你把遇到的具体问题或者模型发给我,我帮你分析分析?
就当……还你上次请我喝咖啡的人情?
鱼儿,咬钩了!
而且咬得很准!
他想要的就是那个评估模型!
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回复:这样……不太好吧?
这些资料……我哥不让我外传的……顾言琛立刻回复:放心,我只帮你分析问题,绝对保密。
而且,只是模型和指标,又不涉及具体的核心数据,没关系的。
你总不想明天被林总批评吧?
他甚至开始用林墨来压我了。
我继续“挣扎”:可是……我怎么发给你啊?
用公司邮箱肯定不行……顾言琛:用你的私人邮箱发给我,或者用加密聊天软件。
很安全。
那我……试试?
不过你千万不能告诉我哥啊!
放心。
接下来,我按照秦助理(实际上是林墨授意)事先准备好的方案,将一份“阉割版”且嵌入了几个微小逻辑错误的评估模型框架,通过一个安全性极低、几乎是故意留后门的私人邮箱,“偷偷摸摸”地发给了顾言琛。
做完这一切,我感觉自己心跳都有点加速。
这不仅仅是在演戏,更是在玩火。
但我知道,林墨和他的团队肯定在全程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11. 鱼已上钩邮件发出去后,我故意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给顾言琛发了条信息:发、发过去了……你快帮我看看,那个市场潜力的权重是不是有点问题?
我总觉得算出来不对劲。
看完记得马上删掉啊!
顾言琛很快回复:收到了,正在看。
别担心。
我知道,他现在肯定不是在“看”那么简单。
以他的技术团队(或者他本人就有这能力),绝对会趁着这个机会,尝试通过这个安全性极低的邮箱,反向追踪我的IP,甚至试图在我这台“工作用”的笔记本电脑里植入点什么。
而这,正是我和林墨计划的一部分。
这台笔记本电脑是秦助理特意“安排”给我的,里面除了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成为一个“鱼饵”。
技术部门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设置了多重虚拟防护和监控陷阱。
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