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先列出学校周边可能愿意赞助的商家,然后一家一家去谈。”
林悦点头表示同意,说:“对,不过我们得准备一份详细的赞助策划书,让商家看到我们音乐社的影响力和宣传价值,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
其他成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理出了一些头绪。
然而,拉赞助的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
他们跑了好几家商家,不是被直接拒绝,就是对方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根本无法接受。
“怎么办啊?
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拉到赞助?”
一个成员有些气馁地说道。
林晓虽然心里也很着急,但还是鼓励大家说:“别灰心,我们才跑了几家,还有很多机会呢。
也许下一家就成功了。
我们再完善一下策划书,突出我们能给商家带来的好处。”
就在大家有些疲惫和迷茫的时候,林晓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她记得自己有个表哥在一家公司做市场推广,说不定能帮上忙。
于是,她立刻给表哥打电话,把音乐社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
表哥听后,思考了一会儿说:“晓儿,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我们公司的领导,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赞助。
不过,你们得准备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宣传方案,突出我们公司产品和你们音乐社活动的契合点。”
林晓大喜过望,连声道谢后,赶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组员们。
大家顿时又燃起了希望,齐心协力开始完善宣传方案。
经过几个日夜的努力,一份详细且极具吸引力的宣传策划书终于完成。
策划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音乐社在学校的影响力以及文艺汇演的规模和关注度,还巧妙地将表哥公司的产品融入到各种宣传场景中,突出了产品与音乐社活动受众的高度匹配性。
林晓将这份策划书发给表哥后,表哥很快就回复说公司领导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决定和音乐社面谈赞助事宜。
这让整个经费组都兴奋不已,大家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面谈那天,林晓和几个组员精心准备后,来到了表哥所在的公司。
在会议室里,他们紧张又期待地等待着公司领导的到来。
不一会儿,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正是表哥公司的市场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