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足蹈,谢询不顾前朝反对,执意立我为后。
前朝因为我对社稷有功,不敢置喙。
成为皇后,自然是要操持中宫,我处置宫闱之事,总是有理有据,未曾有过疏失。
谢询对我越来越倚重和信任,甚至在退朝后,在我的凤仪宫里处置奏章,而我总是陪伴左右,甚至有的时候也参与到了国事的处理。
正德八年,由于操劳国事,谢询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而我的孩子还小,我怕谢询走了之后,我们母子有性命之忧,故而我便让人宣中书舍人赵安进宫。
时隔多年,我宣他进宫觐见,自是想让他帮我母子俩稳住朝纲……15 赵安忏悔我再见他,心里早已经没了恨意,见他行礼,平静的说了声“起”。
而赵安显然是激动不已,“臣没想到还有见娘娘的一天,当真是世事难料,早知道会如此,当年我就算被人打死,我也绝不写那文书……”<什么文书,我们二人心知肚明。
我如今过得很好,夫妻和睦,孩子乖巧可爱,我也不想再回忆过去那些不堪,我打断赵安说道,“赵大人,过去的就过去了,今日本宫请你进宫,是有另事相商。”
“罢了,如今我还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只是我还是偏执的想让你知道,当年我遭了别人的算计,一贫如洗还不起债,但我从未负你。”
“赵大人,慎言!”
我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放下来,我以为他也应当放下来,却没想到他还抓着紧紧不放。
“是,微臣有罪。”
说完他又俯下身来请罪。
“若赵大人当真心里有愧,便答应护本宫母子平安吧。”
我直接开门见山,既然他心中有愧,我自然是要好好利用一番的。
“是,微臣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坚决地承诺道。
正德十年,皇帝谢询驾崩,遗诏里皇位传位我儿,尊我为皇太后,军国大事需听我意见处置。
16 垂帘听政朝中本有大臣不支持我一个女子干涉朝政,但因为有时任宰相的赵安支持,他们便也无可奈何,于是我垂帘听政了。
不得不说我处理朝政来得心应手,我大兴水利,兴办女子学堂,拆除繁多的佛寺,避免党争,朝政处理的有理有据,那些个大臣看在我日复一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