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娶媳妇,可新货币推行后,这些旧钱变得几乎一文不值,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王莽听后,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他意识到改革不能操之过急,需要重新调整策略,充分考虑百姓的接受程度和实际利益。
但此时,改革已经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调整策略谈何容易。
6 内忧外患就在王莽殚精竭虑地努力调整改革策略时,外部的危机也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接踵而至。
周边的少数民族,原本就对新朝的一些政策心存不满,此时看到新朝内部忙于改革,局势动荡,便趁机发动战争。
他们频繁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王莽无奈之下,不得不抽调大量兵力去抵御外敌。
这些兵力原本可以用于维持国内的治安和支持改革,如今却被调往边境,这使得国内的改革进程更加缓慢。
为了筹集军费,他不得不增加赋税,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引发了更多的不满和反抗。
而且,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经济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与此同时,国内的起义也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此起彼伏。
绿林、赤眉等起义军纷纷崛起,他们打着推翻新朝的旗号,四处攻城掠地。
这些起义军大多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组成,他们饱受压迫和剥削,对新朝的统治早已忍无可忍。
王莽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他心急如焚,却又分身乏术。
而起义军的兴起,也与他改革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好各阶层利益关系密切相关,原本支持他的一些百姓,在改革失败和生活困苦的双重压力下,也加入了起义的队伍。
在朝堂上,一些原本支持他的官员也开始动摇,对改革产生了怀疑。
他们看到国内局势日益混乱,改革困难重重,外部又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利益。
于是,在朝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反对改革的声音,改革派内部也出现了分裂的迹象。
那些曾经与王莽志同道合的官员,在现实的压力下,有的选择明哲保身,有的甚至倒戈相向,加入了反对改革的阵营,这让王莽的改革之路更加举步维艰。
7 黄昏挣扎王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