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精锐边军,组成机动部队,随时应对瓦剌的其他攻势。”
刘禅思索片刻后,果断下令:“就依于谦所言。
兵部即刻从内地挑选五万精锐,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赶赴大同。
同时,组建三万机动边军,驻扎于战略要地。
务必确保前线有足够兵力应对瓦剌,也要保障内地安稳。”
旨意下达后,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
大臣们深知,大明已全面卷入这场战争,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刘禅看着群臣,高声说道:“此次瓦剌来犯,是对我大明的挑衅。
朕与诸位爱卿定要上下一心,共渡难关。
无论前方有多大困难,我大明绝不屈服!”
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吾等愿为陛下效死,保我大明江山!”
洪亮的声音在朝堂内久久回荡,彰显着大明君臣抵御外敌的坚定决心。
11 驰援之路五万内地精锐部队领命出征,由老将张翼挂帅,星夜兼程向大同进发。
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大军已在官道上行进多时。
张翼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情严肃,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前方。
士兵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身上的盔甲在晨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将军,前方就是山口,道路狭窄,需小心敌军埋伏。”
副将策马来到张翼身旁提醒道。
张翼微微点头,下令道:“传令下去,前军放慢速度,加强戒备。
弓箭手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大军缓缓进入山口,四周静谧得有些异常,只有马蹄声和脚步声在山谷间回荡。
张翼握紧了手中的缰绳,警惕地观察着两侧的山峰。
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声打破了寂静,两侧山坡上涌出无数瓦剌骑兵,他们呐喊着冲下山坡,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明军。
“结阵!”
张翼一声令下,明军迅速变换阵型,盾牌手在前,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长枪兵从盾牌缝隙中探出长枪,指向来袭的瓦剌骑兵。
瓦剌骑兵凶猛异常,挥舞着长刀,不顾一切地冲向明军防线。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山谷。
明军虽人数众多,但在狭窄的山口,兵力难以展开,局势对明军十分不利。
张翼见状,亲自率领一队骑兵,从侧翼杀出,直扑瓦剌骑兵的侧翼。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瓦剌骑兵有些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