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杯:“谢谢大家关心,我以后不会再擅自离开队伍,愿意和大家一起扎根藏区,建设这片土地。”
孙老师一愣,笑骂着弹我脑瓜,“搞这么严肃干嘛?
没人怪你。”
气氛点燃,大家嬉闹着抢掉我酒杯,“喝个屁,等会滚回去备课。”
我不禁也跟着放松下来,找回了埋藏心底的畅快与自在。
后面几天,我们实地考察完,发现这里教育资源严重不均。
分配完工作,各自忙得连轴转,每天倒头就睡,根本没时间乱想。
可我知晓,这很值得。
短暂的课间,几个顽皮的孩子会扫荡一圈,编个花环捧到我面前。
衣服弄得很脏,总被我训斥着去洗手,缩着脑袋像鹌鹑,回到座位,又笑得纯粹。
比头顶的格桑花还漂亮。
晚上,给我们搭火堆,围着篝火跳舞狂欢,说这叫欢迎仪式。
仿佛能烧干净之前的桎梏。
哪怕第二天,近乎一半的孩子迟到,我也没舍得惩罚。
我窥见了鲜活的生命,险些以为过往种种,只是场颠倒的乱梦。
直到我再次碰上白煜松。
他瘦了,堵在校门外,胡子拉碴,像个地痞小流氓。
“楚念!
我还以为这辈子都找不到你了,你别丢下我好么?”
他眼泛泪花,惊喜交杂,下意识往前几步,想抓我手又悬在半空,“你……还在怪我吗?”
我垂下眼帘,盯着脚尖的泥泞,哑声道:“不怪你,也不原谅你。”
“白煜松,你不属于这里。”
他眸子先是闪过一丝希冀,逐渐暗淡下去,吸了吸鼻子,试图辩解:“我对天发誓,和宋韵绝对清白,以后再不会碰面,楚念,你知道我从不撒谎的,求你信我一回。”
可横在我们中间的隔阂,自始至终,都不是信任的缺失。
而是覆水难收。
白煜松仍在继续:“何况这里条件艰苦,你就算赌气,也没必要这样苛待自己,和我回家吧。”
我静默一瞬,摇头否认,“藏区援教是我的抉择,你不足以干涉。”
“再说,谁说这里不好呢?”
像是应验我的话,几个走远的学生忽地回头,朝我招手大喊:“楚老师,今晚阿爸亲手烤牦牛串,想叫上你们一起——”我笑眯眯地回了个手势,抖了抖怀里的教科书,对上他眼神。
“白先生,您挡路了。”
他充耳不闻,反而把夕阳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