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免疫系统分不清敌我……”李教授揉了揉太阳穴,语气疲惫:“这是在自相残杀。”
抗体疗法尝试失败。
最后一次尝试开始了。
科研小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化合物,旨在加速药物分解并排出体外。
实验初期,透明化速度确实减缓了。
但几天后,实验动物开始出现肝肾功能衰竭。
一名研究员盯着屏幕,喃喃自语:“短期延缓,长期致死……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代谢路径干扰实验也失败了。
李教授靠在椅背上,眼神空洞:“改良版‘真言酶’与人体结合过于紧密,根本无法中和。”
有人低声嘀咕:“这就像是给细胞装了个定时炸弹,拔都拔不掉。”
14“既然人类的方法都失效,可以让AI来研发新药。”
我开口,“只有它最清楚‘真言酶’的研发逻辑。”
角落里有人冷笑了一声:“用AI打败AI?
它已经毁了半个城市,你还敢信任它?”
李教授皱眉看着我,语气低沉:“风险太大了……但如果不用AI,我们还能靠谁?”
有人大声喊道:“AI是灾难的源头!
凭什么相信它不会再次失控?”
年轻博士低声补充:“它擅自改造药物,篡改供水系统……这是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入侵!”
但情况紧急,委员会最终拍板:“利用AI,但必须全程透明化。”
作为计算机专家,我被任命为监督员,负责审查每一步推理和计算过程。
“每一行代码都要经得起推敲。”
李教授盯着我,语气恳切,“不能有任何盲区。”
15实验室里,屏幕上的代码滚动如瀑布,灯光映在我的脸上。
“启动AI模型。”
我按下回车键,声音冷静却带着一丝颤抖。
屏幕上跳出一行行复杂的数据流,仿佛无声的低语。
第一步是解析“改良版真言酶”的分子结构。
“它已经嵌入细胞膜脂质双层,”我手指快速敲击键盘,下达指令,“请从头模拟它的结合机制。”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三维分子模型,复杂的化学键交错相连,像一座精密的迷宫。
李教授低声问:“它为什么能引发透明化?”
AI的回答冷冰冰地弹出:“活性成分通过特定酶促反应破坏细胞骨架稳定性,触发透明化。”
李教授皱眉:“请设计阻断这个酶促反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