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一张发黄的纸,上面写着:“光绪廿六年,大旱三年,饿殍遍野。
陈氏献七人牲,铸铁棺镇之,借阴粮三百石。”
落款是——“甲子之后,必偿此债。”
李卫东猛然想起,1950年合作社征粮的总数,正好是三百石。
还魂债暴雨冲垮了后山的土坡,七口铸铁棺材全部暴露在阳光下。
李卫东带着民兵和考古队赶到时,棺材已经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试图撬开棺盖,可铁链纹丝不动,像是被什么东西从里面拽住了。
“用火烧!”
李卫东下令。
汽油浇上去,火把一扔,烈焰瞬间吞没了棺材。
火焰中传出凄厉的惨叫,像是有人在里面挣扎。
围观的村民们吓得连连后退,只有李卫东死死盯着棺材,额头上渗出冷汗。
突然,最中间的那口棺材“砰”地炸开,一具焦黑的尸体直挺挺地坐了起来!
“啊——!”
人群瞬间炸锅,村民们四散奔逃。
李卫东也被吓得倒退几步,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举起手枪对准尸体。
“装神弄鬼!”
他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子弹穿透尸体的头颅。
尸体晃了晃,却没有倒下,反而缓缓抬起手臂,指向李卫东。
它的嘴巴一张一合,发出沙哑的声音:“债……清……人……亡……”话音未落,尸体轰然倒地,化作一堆焦黑的灰烬。
李卫东喘着粗气,转头看向其他棺材,发现它们也陆续烧成了空壳。
“结束了……”他喃喃自语。
可就在这时,粮仓废墟的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李卫东跑过去一看,只见焦黑的梁柱间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像血一样黏稠。
那些液体在空中凝聚,最终形成了四个篆体大字——“债清人亡。”
第二天清晨,村里传来更恐怖的消息——参与砸碑的七名工作队员,全部失踪了。
人们找遍了村子,最后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七株人形玉米。
徐秀芬颤抖着剥开苞叶,里面的玉米粒上,赫然长着七张缩小的人脸……(本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