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的消防栓箱),将我的“探测耳机”尽可能地贴近那个紧锁的小门,试图捕捉任何“频率泄露”。
结果并不理想。
阁楼的隔音似乎异常的好,或者说,“静默秩序”在那里设置了强大的“屏蔽场”。
我只能隐约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沉闷的“频率背景”,像是一潭死水。
但那奇怪的杂音和伴随的“环境异常”(声控灯闪烁、树枝晃动、仙人球转向——是的,我坚信它转向了!
)依然在不定期地发生。
“敌人在暗,我在明。”
我一边啃着干巴巴的面包,一边在我的“谐振日志”上奋笔疾书,“必须改变策略,进行‘渗透侦察’!”
“渗透侦察”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
我开始旁敲侧击地向小区的“老住户”打听关于阁楼的事情。
保安老王(我曾经怀疑他是“静默秩序”的眼线,后来发现他只是单纯地爱打听八卦)告诉我:“阁楼啊?
早些年好像有人租下来当仓库,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空了。
锁是物业换的,钥匙估计早没了。
那地方邪乎得很,听说晚上有怪声!”
怪声!
我的神经立刻绷紧了。
果然不是我的错觉!
我又去问楼下开小卖部的李大妈(她自称是本小区的“移动情报中心”)。
李大妈嗑着瓜子,神秘兮兮地说:“阁楼?
哦哟,那可不能随便上去!
听说是以前有个租户,是个搞音乐的怪人,后来突然就消失了,东西都还留在里面呢!
有人说他……嘿嘿……”搞音乐的怪人?
消失了?
这信息量太大了!
难道是“频率幽灵”的本体?
还是被“静默秩序”给“静默”处理了?
我的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我的理论结合,构建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位掌握了“谐振奥秘”的音乐家,在阁楼进行着足以改变世界的实验,结果被“静默秩序”发现并抹杀,但他的“心愿频率”或“实验残留”形成了强大的“频率幽灵”,至今仍在阁楼徘徊,并试图突破“静默秩序”的封锁,向外界传递信息!
而那些杂音和异常,就是他挣扎的证明!
“真相只有一个!”
我激动地握紧拳头,“我必须进入阁楼,找到‘幽灵’留下的线索,揭露‘静默秩序’的阴谋!”
当然,进入阁楼并非易事。
那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