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梁帆田蕊的其他类型小说《失去了!回忆也挺好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兔兔爱摸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地下室告别2025年3月15日,北京海淀区某地下室。梁帆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备忘录,“田蕊生日”的提醒被红笔圈了三次,墨迹在廉价A4纸上晕开。厨房传来搪瓷碗摔碎的声响,他起身时踢到纸箱里的创业计划书——2023年那份被红杉资本批注“商业模式不清晰”的BP,此刻正垫着漏风的桌角。“这是第几次了?”田蕊的声音从潮湿的角落传来。她倚着斑驳的墙,手里攥着协和医院的检查报告,指腹反复摩挲“建议手术”四个字。三个月前公司体检,B超室医生欲言又止的表情,此刻仍像根细针扎在神经末梢。梁帆转身,看见她穿的米色毛衣袖口已磨出毛边——那是2020年冬天,她用转正奖金买的第一件新衣服。六年前在武昌火车站,她穿着这件毛衣对他笑:“北京的冬天一定很冷吧?我们一起...
《失去了!回忆也挺好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1 地下室告别2025年3月15日,北京海淀区某地下室。
梁帆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备忘录,“田蕊生日”的提醒被红笔圈了三次,墨迹在廉价A4纸上晕开。
厨房传来搪瓷碗摔碎的声响,他起身时踢到纸箱里的创业计划书——2023年那份被红杉资本批注“商业模式不清晰”的BP,此刻正垫着漏风的桌角。
“这是第几次了?”
田蕊的声音从潮湿的角落传来。
她倚着斑驳的墙,手里攥着协和医院的检查报告,指腹反复摩挲“建议手术”四个字。
三个月前公司体检,B超室医生欲言又止的表情,此刻仍像根细针扎在神经末梢。
梁帆转身,看见她穿的米色毛衣袖口已磨出毛边——那是2020年冬天,她用转正奖金买的第一件新衣服。
六年前在武昌火车站,她穿着这件毛衣对他笑:“北京的冬天一定很冷吧?
我们一起租个带暖气的房子好不好?”
如今地下室的暖气片早被房东拆走,墙角霉斑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这次真的不一样,”梁帆抓起皱巴巴的PPT,“区块链项目孵化器,投资人说需要三个月筹备期……筹备期?”
田蕊突然冷笑,报告单拍在满是划痕的桌上,“医生说再拖下去卵巢会病变,你让我拿什么拖?
拿你那些永远‘下个月到账’的融资吗?”
她转身拉开吱呀作响的衣柜,露出空荡荡的挂衣杆,“上周你说去见投资人,其实是去送外卖了吧?
我在电梯里看见你穿的工作服!”
梁帆的手指骤然收紧,PPT边角刺破掌心。
送外卖的事他瞒了两周,每天凌晨三点在厨房用冷水冲掉身上的火锅味,却忘了洗掉工牌上的“饿了么”logo。
“蕊蕊,给我半年时间,等项目落地……够了!”
田蕊从抽屉里扯出红色塑料袋,里面装着她全部家当:两套换洗衣物、考研时的英语词典、还有他送的银手链——链条已经发黑,却始终没舍得摘下。
“我27岁了,”她的声音突然轻下来,像怕惊醒什么,“上周我妈在电话里说,小区和我同龄的姑娘都二胎了。
你知道吗?
刚才去医院,护士问我要不要冻卵,说超过30岁成功率会下降……”行李箱滚轮碾过地面的瞬间,
go——被投资人嘲笑“像儿童乐园”。
他接过传单,背面印着“人生就像奶茶,甜苦自知”,突然笑出声,惊飞了路边的麻雀。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通话。
镜头里,父亲咳得直不起腰,背景音里传来催缴暖气费的通知。
“别操心家里,”母亲抹着眼角,“你王阿姨说,她女儿的对象在国企,每月能拿两万……”梁帆挂断电话,打开记账本,最新一条是:“奶茶店亏损28万,信用卡透支15万。”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银手链——本打算等盈利后刻上“ marry me”,此刻链条硌得掌心发疼。
雪越下越大,他想起田蕊说过:“北京的雪,落在地下室的窗台上,像撒了把碎钻。”
后来在代驾路上,他总把乘客的宝马当成田蕊的婚车。
有次载到一对吵架的情侣,女孩说:“你连房租都交不起,拿什么娶我?”
男孩沉默的样子,像极了六年前的自己。
他把车停在路边,对着后视镜里的自己说:“梁帆,你这辈子,连让爱的人做选择题的资格都没有。”
田蕊在上海的出租屋里整理行李,小宇抱着多肉植物蹲在墙角:“妈妈,这个肉肉会想爸爸吗?”
她摸着叶片上的白霜,想起梁帆在病房说的话:“我查过,这种玉露每天要晒两小时太阳,就像你当年在地下室,每天要晒半小时太阳才能开心。”
离婚时陈宇说:“其实我早知道,你爱的是六年前的梁帆,而我爱的,是六年前那个相信物质能填补遗憾的自己。”
他递来学区房钥匙的样子,像极了当年递上求婚钻戒——都是经过利弊权衡的选择,没有温度。
手机弹出梁帆的消息:“绿芽生活拿到B轮融资了,估值五个亿。”
配图是摆满飘窗的多肉,每盆都贴着标签:“田蕊专属”。
她盯着那些标签,突然想起2023年冬,他在地下室发着高烧,还坚持给她煮姜茶,说:“等我有钱了,给你买个带飘窗的房子,让你每天都能晒太阳。”
现在她有了飘窗,却再没人提醒她晒太阳。
小宇突然指着窗外:“妈妈,下雪了!”
上海的雪稀稀拉拉,落在窗台的玉露上,像极了北京地下室的碎钻。
她摸了摸腕上的银手链,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
等她回家,现在却只能远远望着,想象她是否在陈宇的车上,享受着真皮座椅的温暖。
五年后。
田蕊站在幼儿园门口,看着儿子小宇蹦蹦跳跳跑出来。
陈宇的车准时停在路边,车窗摇下,露出他永远整齐的发型:“晚上律所聚餐,你带孩子去爸妈家。”
不等她回答,车已开走。
她摸了摸小腹的手术疤痕,那里曾孕育过一个小生命,却在她手术后的第三个月,因过度劳累流产了。
试管婴儿的过程漫长而痛苦,每次打针时,她都会想起梁帆说过“我们的孩子一定像你一样可爱”。
手机震动,班级群里发来消息:“明天亲子运动会,需要家长陪同。”
她犹豫着给陈宇发消息,得到的回复是:“我有庭审,你自己去。”
幼儿园的滑梯旁,年轻的妈妈们讨论着学区房,她突然想起梁帆说过的飘窗和多肉植物。
这些年,她住上了带地暖的三居室,却再没见过有人为她在寒冬里跑遍半座城买痛经药——陈宇只会让助理订外卖,附上一句“多喝热水”。
梁帆在创业园区的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财务报表。
公司刚拿到A轮融资,他却高兴不起来。
助理送来咖啡时,看见他对着手机里的老照片发呆——那是田蕊23岁生日,两人在颐和园拍的,她举着棉花糖,笑得比阳光还甜。
照片里她手腕上的银手链清晰可见,现在他的抽屉里,还躺着一条全新的铂金手链,刻着同样的“蕊”字。
“梁总,有位田女士找您。”
抬眼的瞬间,时间仿佛静止。
田蕊站在玻璃门外,穿着米色风衣,和六年前分手那天一样。
她的眼角有了细微的皱纹,手里牵着个小男孩。
梁帆突然想起,今天是他们第一次约会的纪念日。
“小宇,这是妈妈的朋友。”
田蕊的声音有些颤抖。
小男孩躲在她身后,露出圆溜溜的眼睛。
梁帆蹲下身,口袋里的银手链硌得他发疼——那是他始终没送出去的结婚礼物。
小宇突然指着他桌上的多肉植物:“妈妈,这个和我们家的好像!”
田蕊愣住,看着办公桌上那盆肥厚的玉露——正是她当年最爱的品种。
梁帆慌忙掩饰:“随便养着玩的。”
可只有他知道,这些年他跑遍全城的花店,只为找到和记忆中一样
,就像梁帆当年的掌心。
行李打包到一半,田蕊翻出那个红色塑料袋——六年前从地下室带走的全部家当。
英语词典里掉出张字条,是梁帆的字迹:“蕊蕊,今天在地铁看见你公司的广告,你穿职业装的样子真好看。
我会努力,让你不用再穿旧毛衣。”
泪水滴在字条上,晕开“努力”二字。
她终于明白,有些成长注定伴随着失去,就像多肉植物褪去枯叶才能长出新枝。
而她和梁帆,早已在现实的寒冬里,褪去了爱情最初的模样。
7 最后的告别深夜,田蕊给梁帆发去最后一条消息:“我把车票和手链都留给小宇了,等他长大,或许会懂爸爸妈妈的故事。”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雪停了,月光照在飘窗的玉露上,叶片晶莹如昔。
梁帆看见她后颈新长出的碎发——那是加班到凌晨时,他曾无数次帮她别到耳后的位置。
他扑过去抓住拉杆,触到她手腕上的体温:“我们现在就去领证,我借钱做手术,房子总会有的……”田蕊猛地抽回手,仿佛被火灼烫。
“结婚证能抵押给医院吗?”
她掏出手机,屏幕上是母亲发来的相亲截图,“陈宇,32岁,执业律师,海淀区有两套房。
他说见面时可以开车来接我——你还记得吗?
去年冬天我发烧39度,你骑电动车送我去医院,半路上电瓶没电,我们在雪地里走了半小时……”2 错过的温暖地下室的灯突然熄灭,黑暗中传来行李箱碰撞楼梯的声响。
梁帆摸黑捡起掉落的病例单,指尖划过“家属签字”栏,那里只有她潦草的“田蕊”二字,没有他的名字。
分手后的第一个月,梁帆在人才市场待了整整三天。
西装是借朋友的,尺码偏大,袖口还沾着洗不掉的咖啡渍。
他站在“销售助理”的招聘展位前,听着HR问“有相关工作经验吗”,喉头像塞了团棉花。
那些年创业失败的经历,此刻成了简历上最刺眼的空白。
最终在一家房产中介找到了工作。
每天早晨七点,他要在地铁口举着“低价租房”的牌子,对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微笑。
北京的春风带着沙粒,吹得他眼睛生疼。
有天下大雨,牌子被风吹翻,他摔在积水里,手机进水失灵。
当晚躺在月租800元的床位宿舍,他盯着天花板想,田蕊此刻是否在温暖的家里,和那个叫陈宇的男人共进晚餐?
是否会在睡前想起,曾经他们在漏雨的出租屋,用脸盆接雨水的夜晚?
田蕊的相亲进行得比想象中顺利。
陈宇的宝马车停在写字楼前时,同事们羡慕的目光让她想起梁帆骑了四年的破自行车。
第一次约会在五星级酒店旋转餐厅,刀叉碰撞声中,陈宇说起自己刚买的学区房,“以后要是有孩子,小区对口的小学是全市重点。”
她的叉子突然停在半空。
“孩子”这个词,曾是她和梁帆深夜躺在地下室时,最温暖的憧憬。
那时他们说,等攒够首付就生两个孩子,男孩叫小帆,女孩叫小蕊。
此刻刀叉切下的牛排鲜嫩多汁,却尝不出任何味道。
她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