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要有层次,从初步诊断到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再到最终克服,让故事有起承转合,充满张力。
《长安医梦录・宫廷惊澜》6 龙御之危麟德殿内烛影摇红,高宗皇帝斜倚龙榻,右手不自觉地抽搐,唇角涎水浸湿了明黄缎面的衣襟。
殿中太医皆垂首肃立,唯有裴寂之攥着玉板的指节泛白 —— 三日前皇帝晨起时突然言语謇涩,右半身麻木,此刻瞳孔已现细微不等。
“让阿晚来。”
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惊起回音。
数位老太医交头接耳,尚药局令孙大人捻须冷笑道:“裴大人,贵嫔位的医女怎可诊治龙御之体?”
林晚匆匆赶来时,正听见这话。
她按住裙摆福了福身,目光掠过皇帝扭曲的面容:“中风之急,贵在分秒。”
指尖触上皇帝寸口,脉弦细而数,结合症状,分明是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卒中。
“取薄荷、冰片研末,吹入鼻中。”
她迅速吩咐,“准备竹沥水,温服。”
转身对裴寂之道:“需立刻刺十宣放血,否则半刻后恐难挽回。”
孙大人怒喝:“放肆!
龙体岂容针刺?”
裴寂之却已抽出银制毫针,递到林晚手中:“某愿担全责。”
十宣穴挤出黑紫血珠的瞬间,皇帝喉间发出低哑的呻吟,抽搐的手指渐渐舒展。
林晚松了口气,现代急救知识告诉她,这只是第一步:“即日起,皇帝需静卧,饮食以清淡粥糜为主,每日按摩患侧肢体。”
退朝后,孙大人的训斥声隔着屏风传来:“裴寂之,你可知擅用针刺之罪?
若陛下有恙 ——若不用针刺,此刻陛下已难言语。”
林晚掀帘而入,直视着须发皆白的太医令,“《黄帝内经》云‘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针灸之术本为医家正道,大人难道不知?”
孙大人面色铁青,拂袖而去。
裴寂之望着她微微发颤的肩膀,忽然想起方才她握针的手稳如磐石:“怕吗?”
“怕。”
林晚低头看着掌心的汗,“但更怕因为迂腐之见,让陛下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7 太液惊鸿皇帝病情稳定后,林晚被擢升为尚药局典药,随侍左右。
深冬的太液池结着薄冰,她抱着新制的降压药枕经过飞霜殿,忽闻水中传来惊呼。
“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