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经光谱分析,竟与二十年前制药公司泄露事故的肇事者完全吻合。
冷藏车残骸里找到的行车记录仪,最后画面定格在运输车驶入殡仪馆时的影像。
林夏逐帧播放后发现,每当车辆通过减速带,车厢温度计就会骤降十度——这是活体冷冻运输特有的温度震荡曲线,证明所谓“遗体”在被运送时仍未完全死亡。
5 肌理密码硅胶填充剂在恒温箱里泛着肉粉色光泽,林夏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倒入 3:1 配比的混合液时,嗅到某种熟悉的苦杏仁味——与周正国腹腔发现的氰化物残留相同。
陈文清用骨锉修整遗体额骨缺损时,手术灯突然频闪,在面部投射出诡异的阴影轮廓。
“颧骨填充要分三次注射,每次间隔 15 分钟结晶期。”
导师的镊子尖突然悬停在鼻翼旁,那里有处新鲜的缝合痕迹。
林夏看着硅胶从注射器推入皮下组织,本该立即凝固的填充剂竟像活物般蠕动着,在死者面部形成与 AI 遗照完全相同的笑纹。
组织切片机的嗡鸣声中,林夏将额叶样本浸入刚果红染液。
显微镜下,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如血色珊瑚礁蔓延,正常帕金森病理浓度是 0.3μg/mg,此刻刻度线却飙升至 6.2μg/mg。
她调出电子病历库比对,发现周正国三年前的体检报告显示神经系统完全健康。
“查矿难遇难者数据库。”
陈文清将操作台调到负压模式,手指在键盘输入一长串权限代码。
当林夏把周正国指纹扫描图拖入比对系统时,屏幕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框——这是公安部为重大事故受害者设置的 DNA 防火墙。
林夏用棉签蘸取遗体耳后油脂,快速检测显示表皮脂肪酸碳链长度异常。
她在气相色谱仪上重做分析,C24:0 神经酸含量超标四倍——这是长期接触矿井粉尘的生化标记。
当系统强制跳过警报程序后,三年前鑫源矿难 102 名遇难者的档案铺满屏幕。
“指纹匹配度 99.7%,矿工王志刚。”
陈文清念出这个名字时,解剖室的紫外线灭菌灯突然爆裂。
玻璃碎片在遗体面部划出十字裂痕,暴露出的皮下组织里,硅胶填充物正与真皮层神经末梢形成树突状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