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瑶身为镇国公府的嫡长女,自小就被寄予厚望。
她的母亲,镇国公夫人,出身名门,温婉端庄,是京城贵女的典范。
在母亲悉心教导下,姜瑶从识字启蒙开始,便踏上了严苛的闺秀培养之路。
每日天未亮,她便在丫鬟的伺候下起身,先是习字一个时辰,一撇一捺,皆有章法,力求字迹娟秀又不失风骨。
随后,在宽敞明亮的闺房里,她会端坐于琴案前,轻拢慢捻,练习琴艺,从基础指法到复杂曲目,《梅花三弄》的清幽、《高山流水》的悠远,皆能被她演绎得丝丝入扣。
待用过午膳,她又沉浸于书画世界。
绘画时,她对着花鸟鱼虫、山水景致细心临摹,追求形神兼备;读书则涉猎经史子集,对诗词歌赋尤为喜爱,时常与母亲探讨诗词意境,力求在文学素养上出类拔萃。
闲暇之余,她还会研习女红,飞针走线间,绣出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
正因如此,姜瑶在京城贵女圈中声名远扬,人人称赞她是才貌双全的典范。
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镇国公府姜瑶的闺房内。
屋内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姜瑶端坐在古色古香的铜镜前,身姿优雅,宛如一幅静谧的仕女图。
身旁的丫鬟春桃,手中的檀木梳轻轻滑过姜瑶如墨的长发,忍不住赞叹道:“小姐,您这一头乌发,又黑又亮,顺滑得像绸缎似的,可真是让人羡慕。”
姜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声音轻柔:“就你嘴甜,不过是天生的罢了,哪值得你这般夸赞。”
说话间,她的眼神不经意地落在了桌上摊开的一本古籍上,那是她清晨才读过的,书中女子在困境中凭借智慧与坚韧扭转乾坤的故事,让她心生向往,也在心底暗暗埋下了一颗坚毅的种子。
然而,命运却在她及笄之年陡然转折。
那一日,碧空如洗,母亲带着她去慈恩寺祈福,希望能为姜瑶的未来求得一份顺遂。
归来途中,马车突然剧烈颠簸,紧接着失去控制,径直坠入路旁湍急的河中。
冰冷刺骨的河水瞬间将她们淹没,姜瑶在水中拼命挣扎,四肢被水流肆意拉扯,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呛水的痛苦。
意识渐渐模糊之际,她听到母亲声嘶力竭的呼喊,看到母亲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