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遇向阳村1970年的春天,暖风吹拂大地。
一列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广袤的土地上,一路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白玉萍靠窗而坐,眼睛静静地望着车窗外那如幻灯片般不断变换的景色,心中恰似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响应号召下乡,怀揣着对未来未知生活的憧憬,却又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丝丝忐忑。
列车不知疲倦地前行,终于缓缓停靠在了站台。
白玉萍随着大部队有序地下了车,辗转来到了这个名叫向阳村的地方。
村长带着一众村民在村口热情地迎接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大家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村长是个典型的憨厚朴实的汉子,身材敦实,皮肤被岁月和阳光染上了古铜色。
他身后,站着一个年轻小伙子,身姿如白杨般挺拔,眼神明亮而清澈,仿佛藏着璀璨星辰,此人正是村长的儿子沈建华。
白玉萍被安排在一户老乡家暂时落脚。
她将简单的行囊整理妥当后,便跟着村民们去熟悉这个即将生活许久的村子。
路过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间时,沈建华不知何时快步走上前来,主动伸手接过白玉萍手中的行李,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说道:“白知青,咱这村子虽说不大,但各处也有些讲究。
你以后要是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千万别客气。”
白玉萍微微点头,嘴角轻轻上扬,礼貌地回应道:“那就麻烦你了,多谢。”
白玉萍每天跟着村民们一同下田劳作,除草时,她认真地一株株清理着田间的杂草;插秧时,她弯着腰,将嫩绿的秧苗小心翼翼地插入田中。
长时间的劳作,让她细嫩的手上磨出了一个个水泡,水泡破了又结成茧,但她始终紧咬着牙关,从未喊过一声累。
沈建华一直默默的关注着白玉萍的一举一动,每当看到她有些吃力时,便会适时地走上前,递上装满清水的水壶,轻声教她一些能够省力的技巧。
乡间的小路并不平坦,白玉萍像往常一样去挑水,挑着水桶,小心翼翼地走着。
突然,她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水桶也“咕噜咕噜”地滚出了老远,清澈的水洒了一地。
沈建华正巧路过,看到这一幕,心急如焚,急忙飞奔过来。
他迅速地扶起白玉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