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性让他既不能倒在故事的开始,又不能在淮南混战时存活,葬身在穆秦之后是他最完美的幕落。
我带着九江的军队,赶往了与穆秦纠纷的疆土,吉渠山的消息被得知的人死死封锁,九江北面边区的一整条石河彻底瘫痪。
父皇的消息对穆秦来说都是隐蔽的,即使是风声鹤唳的厉景也难以打听,但以防万一,我行路还是更快了一步。
用九江的军队去攻打穆秦。
我甚至兴奋起来,不过我不需要太多人,人多会暴露的。
不过半月多,战火已经烧起来了。
白雪蒙住的世界风呜呜地刮,远处只能看到细细的黑影。
统帅是个年老的,干枯的白发一缕一缕的散在铁盔里,身子还算硬朗,武起长矛带风。
他眯着的眼睛绕着圈的打量我,皇帝的信里或许夹杂了什么,我没在意。
营帐里,许多人暗暗对我不屑,他们对我的年轻保持质疑。
我离开视线的机会很少,大多时候和统帅待在一起筹谋划策。
直到攻下第十九座城池,穆秦援军正式下场。
战线拉得并不长,我们几乎以孤军深入的形式打了进去。
这是先头部队,吸引火力,尽量保持成果,等待战线拉长是给出的命令。
为了确保成果最大化,同时为了迷惑对方,指挥部也跟着迁了进去。
趁着一次指挥部被暴露的空隙,我带着八十来号士兵打着吸引注意力的旗号出去了。
统帅看我的目光很奇怪,天色半黑,他胡子上沾着雪,呼吸带起一片白气,没有阻止我。
我用了些小手段,混淆了士兵们的认知,慢慢甩开敌人后,借着返程回去的口号带着剩余的人越走越远。
成功越过敌人,到达正后方。
这时我才假模假意的惊讶,走错路了。
那就将错就错,干脆就打上京都得了。
又是一通完美的里应外合。
穆秦的权力割据异常严重,他们看中出身,背景,根基。
借着去九江,我没少往穆秦放棋子,当背景足够大时,安插棋子异常顺利。
甚至我还和穆秦各地的起义军有着不弱的干系。
去京都,救走父皇,插手穆秦的同室操戈,屠戮皇都。
操纵起义军在各地作乱,同时假传圣旨,让战区血流成河。
一切都很顺利。
暂居在京都城外的小院里,我看到了这个王国的末路。
父皇被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