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末权争之勤王风云楔子:高平陵之变风云起魏国朝堂,暗流涌动。
魏明帝曹睿驾崩后,幼帝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曹爽起初对司马懿敬重有加,但在亲信的怂恿下,逐渐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
他广树党羽,任用何晏、邓飏等人为心腹,大肆改革朝政,却因用人不当、举措失当,引发朝中诸多不满。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先帝。
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洛阳城,占据武库,关闭城门,并以皇太后名义发布诏令,罢黜曹爽官职,欲夺回朝政大权。
大司农桓范冒险出城,向曹爽报信,并劝他挟持皇帝前往许昌,以皇帝名义号令天下诸侯勤王,与司马懿对抗。
第一章:绝境抉择曹爽听到司马懿政变的消息,顿时惊慌失措。
他带着皇帝和一众亲信,在伊水南岸扎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间没了主意。
“诸位,如今司马懿谋反,占据洛阳,我等该如何是好?”
曹爽声音颤抖,眼中满是焦虑。
何晏脸色苍白,嗫嚅道:“司马老儿诡计多端,如今洛阳城防严密,我们如何能与之抗衡?
不如……不如投降,或许还能保得性命与富贵。”
邓飏也附和道:“是啊,大将军,我们手中兵力有限,若贸然对抗,恐遭灭顶之灾。”
桓范见状,怒目圆睁,大声呵斥:“你们这群懦夫!
如今皇帝在我们手中,这便是最大的筹码。
只要我们前往许昌,以天子之名征召天下诸侯勤王,何愁不能平定司马懿之乱?
曹子丹一世英名,怎么生出你们这群没胆的孬种!”
曹爽低头沉思,内心在投降与反抗之间激烈挣扎。
他想到自己多年来的荣华富贵,若反抗失败,恐怕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但若是投降,又心有不甘,且不知司马懿是否真会放过自己。
这时,一直沉默的大司农许允站出来,缓缓说道:“大将军,桓大人所言极是。
如今我们虽身处险境,但只要有皇帝在,便有大义名分。
各地诸侯对司马氏专权多有不满,若我们以勤王之名号召,定能得到响应。
况且一旦投降,生死便由不得我们,还望大将军三思。”
曹爽心中一动,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