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万元。
而我,只支付了2100元。
看起来胜负似乎已经分晓。
至少从文物之眼的眼神中,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
接下来的环节,是估价。
为了确保公正,文物之眼邀请了许多古玩鉴赏专家和收藏家。
他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人脉自然是相当广泛的。
邀请了六位权威人士,两位是本地古玩界的鉴赏大师,两位是资深的收藏爱好者,还有两位是大型拍卖行的精英经理。
其中一位古玩鉴赏大师,正是那位曾两次为我鉴定宝物的专家,当他认出我时,他以和蔼的微笑向我点头致意。
我也以微笑回应。
我们将手中的宝物放置于桌面,静候他们逐一进行估价。
首先是文物之眼,他首先展示的是那枚古币。
六位专家依次审视,随后一致得出结论:“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真品无疑,品相保存得极为完好,拍卖估价在200万左右。”
惊叹声四起。
周围的观众已被这惊人的估价吸引过来。
我也不禁为之惊叹。
一出手便是两百万,真是令人佩服。
接下来轮到我。
我将那支毛笔置于桌上。
那支毛笔几乎已经秃了,外观上实在不起眼。
围观的人群没有一个看好它,但六位专家却神色自若,接过毛笔仔细端详。
“宋代毛笔,其历史可追溯至苏东坡时代,虽保存状况不佳,但因其制式罕见,估价可达五万。”
毛笔通常售价不高,这个价格已算是相当可观。
因此,文物之眼对毛笔这类物品不屑一顾,因为其价值上限实在有限。
文物之眼显得胜券在握。
围观群众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他身上,他们似乎都认为我已无胜算。
甚至在直播间里,此刻也变得异常安静。
许多支持我的人都显得情绪低落。
我本人却并无太多情绪波动,只是对这些专家的鉴定能力更加敬佩。
他们能将这支笔定为苏东坡时期,显示了他们真正的学识和专业。
因为每当我触碰这支笔时,它就像一个NPC一样,反复吟诵: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或许正是苏轼挥毫泼墨时所用的那支神笔。
它镌刻着自己最辉煌的那一刻。
我点头表示满意,这些专家为我们的宝物估价。
我拿起这支笔,也是在对他们进行一番考验。
可以,这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