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屹沈溪的其他类型小说《梧桐影下,人海重逢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胡说八道考级中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沈溪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在经历了无数次深夜长谈、权衡利弊以及对未来的种种设想后,他们最终还是做出了那个既充满希望又承载着巨大压力的决定——在上海汇合。对江屹而言,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上海有他积累下的人脉资源,有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是他追逐摄影梦想的最佳舞台。而对于沈溪,这个决定则意味着更多的牺牲和勇气。她放弃了父母期望中家乡那份安稳的美术老师工作,也压下了内心深处对这座超级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隐隐不安。支撑她做出选择的,除了对江屹深厚的感情,或许还有一丝不甘于平淡、渴望在更广阔天地里探索艺术可能性的微弱火苗。她最终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在小型文化公司担任插画师的工作,工作内容尚可,只是远离市区,通勤时间很长。夏末秋初,沈溪拖着两个大大...
《梧桐影下,人海重逢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沈溪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
在经历了无数次深夜长谈、权衡利弊以及对未来的种种设想后,他们最终还是做出了那个既充满希望又承载着巨大压力的决定——在上海汇合。
对江屹而言,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上海有他积累下的人脉资源,有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是他追逐摄影梦想的最佳舞台。
而对于沈溪,这个决定则意味着更多的牺牲和勇气。
她放弃了父母期望中家乡那份安稳的美术老师工作,也压下了内心深处对这座超级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隐隐不安。
支撑她做出选择的,除了对江屹深厚的感情,或许还有一丝不甘于平淡、渴望在更广阔天地里探索艺术可能性的微弱火苗。
她最终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在小型文化公司担任插画师的工作,工作内容尚可,只是远离市区,通勤时间很长。
夏末秋初,沈溪拖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再次踏上了上海的土地。
这一次,她不是匆匆过客,而是要在这里,和江屹一起,开启属于他们的未来。
江屹早早等在了出站口。
当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涌动的人潮中时,他的心跳骤然加速。
沈溪比视频里看起来更清瘦了一些,眼神里带着旅途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落定尘埃后的安然。
他快步上前,一把接过她手中沉重的行李,然后紧紧地、紧紧地将她拥入怀中。
“我来了。”
沈溪把脸埋在他宽厚的胸膛,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嗯,你来了,终于来了。”
江屹低头,在她发顶印下一个温柔的吻。
那一刻,过去四年异地的所有辛酸、等待和不安,仿佛都被这个真实的拥抱融化了。
空气中弥漫着车站特有的嘈杂气味,但他们眼中只有彼此。
接下来的日子,是寻找“家”的过程。
上海高昂的房价和租金,很快就给了这对刚踏出校门的年轻人一个下马威。
他们穿梭在迷宫般的弄堂和高耸的居民楼之间,看过无数间狭小、老旧、或者价格远超预算的出租屋。
最终,在靠近沈溪公司、但离江屹常去的摄影棚较远的一个老式小区里,他们租下了一间面积不大、朝向一般,但总算干净整洁的一室户。
搬家那天,两人累得满头大汗,却兴奋异常。
他们一起刷墙壁
嘲讽。
他烦躁地起身,将所有属于沈溪的东西,连同那些可能勾起回忆的共同物品,一股脑地塞进几个大纸箱,堆到了储藏室的角落,眼不见为净。
然后,他开始疯狂地工作。
他把自己埋在工作室里,没日没夜地修图、剪辑、联系客户,试图用高强度的工作来麻痹自己,填满内心的空洞。
他甚至主动接下了更多需要出差的项目,只为了能暂时逃离这座处处充满回忆的城市。
但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在深夜加班后的寂静里,在异乡酒店冰冷的房间里,在酒桌上应酬的喧嚣散尽后,巨大的孤独感和悔意总会如影随形地袭来。
他会想起沈溪安静的笑容,想起她生气时微微嘟起的嘴,想起她画画时专注的眼神……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真的做得太差,是不是自己真的把她弄丢了?
愤怒、自责、不甘、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钝痛,在他心里反复拉锯。
他拿起相机,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走,镜头下不再是光鲜亮丽的商业影像,而是一些寂寥的街角、空旷的地铁站、落寞的背影……这些灰暗的影像,成了他无声的情绪出口。
分手带来的阵痛,对两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他们都像受了重伤的动物,各自舔舐着伤口,挣扎在回忆的泥沼里。
这个曾经承载了他们共同梦想的城市,如今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空旷的回音壁,不断反射着他们失去的爱情和破碎的心。
他们都需要时间,很长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这份痛苦,来学习如何在一个人的城市里,重新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第十四章 完)第十五章:沉淀•时间与成长时间是最公正的疗愈师,它从不许诺能抹去一切,但总能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方式,将最尖锐的伤痛打磨成模糊的印记,让沉重的心渐渐学会与过往和解。
分手后的最初一年,对江屹和沈溪而言,都像是在浓雾中摸索前行。
痛苦的阴影如影随形,但生活的齿轮仍在惯性地转动,推着他们不得不向前。
江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几乎成了工作狂,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工作室的规模也略有扩大。
他确实赚到了比以前更多的钱,甚至开始认真地看起了房。
但在夜深人静,
半个城市去上班,常常天还没亮就得摸黑起床。
她挤在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景象,心里那份对插画师工作的憧憬,逐渐被重复性的商业需求和漫长通勤消磨得只剩下疲惫。
而江屹,自由职业意味着时间相对灵活,但也意味着收入极不稳定。
他常常为了一个拍摄机会,清晨出发,深夜才归,或者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忙着修图、剪辑、或者焦虑地刷新着邮箱,等待客户的回音。
他们共同的小家,也从最初充满新鲜感的“爱巢”,变成了需要共同打理、面对现实账单的空间。
房租、水电煤、网费、交通费、伙食费……每一笔开销都像精确的刻度,提醒着他们在这座城市生存的不易。
江屹为了尽快站稳脚跟,接活儿时不太挑剔,有时报酬微薄也咬牙接下来,他觉得这是男人的责任,要为两人的未来打拼。
这使得他在消费上变得更加谨慎,甚至有些“抠门”。
而沈溪,虽然也理解现实的压力,但她内心深处对生活品质还是有一定要求,偶尔想买束花装点一下略显单调的出租屋,或者周末想去看个期待已久的画展,都会在江屹略带为难或计算成本的眼神中,默默打消念头。
“这个月房租交了,水电费也扣了,咱们手上就剩这点钱了,下个月还有……”晚饭后,江屹拿着计算器,对着账单皱着眉头。
沈溪默默地收拾着碗筷,没有接话。
她知道他是为了这个家,但那种时刻被金钱束缚的感觉,让她有些透不过气。
她更渴望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和慰藉,但往往她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回到家时,面对的要么是江屹同样疲惫的脸庞和对工作的抱怨,要么是他因外出拍摄而空荡荡的房间。
沟通开始出现问题。
江屹觉得努力赚钱就是爱她的表现,他认为沈溪应该理解他的辛苦和压力,却忽略了她同样在承受工作的疲惫和精神上的孤独。
他回家后常常只想瘫在沙发上刷手机放松,或者埋头处理工作,对于沈溪想要分享的、那些关于画画的感悟或是工作中遇到的小委屈,他有时会心不在焉地听着,或者给出一些大而化之的建议,让她觉得不被理解。
“我今天被甲方毙了三稿,心情不太
的是陌生的天花板,以及房间角落里堆放着的、尚未完全整理好的行李箱。
这里是她临时租住的一个更小、更偏远的一居室,空气里还弥漫着消毒水和廉价香薰的味道。
现实像冰水一样浇头而下——她真的离开了,离开了那个曾经寄托了她所有希望和爱恋的小屋,离开了江屹。
巨大的空虚和钝痛瞬间席卷了她。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她蜷缩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压抑着哭声,肩膀剧烈地颤抖。
过去几年的点点滴滴,像失控的电影片段在脑海里疯狂闪回:高中时青涩的告白,大学异地时攒下的厚厚一沓火车票,刚搬到上海时一起布置小家的兴奋,以及后来无数次的争吵和冷漠……每一帧画面都像盐,撒在她鲜血淋漓的伤口上。
她强迫自己起床,洗漱,然后像个游魂一样去上班。
地铁依旧拥挤,城市依旧喧嚣,但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她看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高楼大厦,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抛弃在孤岛上的漂流者,茫然而无助。
工作时,她频频走神,画笔下的线条混乱不堪,好几次被主管提醒。
午休时,她躲在公司的茶水间,给唯一知道她分手消息的闺蜜打电话,泣不成声。
夜晚是最难熬的。
回到那个空荡荡、毫无生气的临时住所,孤独感会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她不敢开灯,只是蜷缩在沙发上,任由黑暗包裹着自己。
每一个细微的声响,都会让她心惊肉跳,以为是江屹回来了,随即又被更深的失落攫住。
她开始失眠,常常睁着眼睛到天亮,脑子里反复回想着那场最后的争吵,分析着每一个细节,拷问着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如果当初……但所有的“如果”都已毫无意义。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那个曾经属于两个人的出租屋里,江屹也正经历着同样的煎熬,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沈溪搬走后的第一个晚上,他独自一人坐在客厅,对着空荡荡的对面,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失去”的重量。
房间里到处都残留着沈溪的气息:她用过的马克杯还放在水槽边,阳台上晾着她未来得及收走的几件衣服,书架上并排摆放的书中,还有她夹着的书签……这些熟悉的细节,此刻都变成了无声的控诉和
。
愿现实的坚硬磨砺出您的风骨,而非磨灭您的初心与热忱。
愿您的心田上,纵有风雨琳琅,也能凭借内心的韧性与智慧,拨云见日,雨后见虹。
愿每一次的经历,无论甘苦,都化为滋养您灵魂成长的甘泉,最终涵养出从容与澄澈。
愿您珍惜此刻掌心握住的每一份温暖,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悄然萌发的爱意;亦对未来怀抱永不熄灭的希望与期待,相信总有不期而遇的美好,在下一个路口等候。
再次,深深感谢您的阅读。
愿文字之微光,能为您带来片刻的慰藉或思索。
前路漫漫,惟愿您我,都能在各自的人生风景里,觅得心安,活得精彩,不负岁月,不负己心。
山水有相逢,期待未来能在更多故事里,与您再次相遇。
(感谢章节 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