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红白巷口的时辰碑抖音热门 番外》,由网络作家“轻狂狼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钟声,不是唢呐,也不是哭丧棒,而是新铸的铜钟,敲出清亮的“当——”声。我摸着罗盘上父亲留下的刻痕,突然明白,所谓破除诅咒,从来不是消灭规则,而是在规则中找到破局的那个“点”,就像辰时永远在子时与卯时之间,却比它们都更接近光明。西南镇的村民开始仰头望向山顶,他们的眼中不再有恐惧,而是期待。我举起刻刀,刀刃映着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这一次,我要刻的不是禁忌,而是希望——属于每个敢于直视时辰的人的希望
《红白巷口的时辰碑抖音热门 番外》精彩片段
钟声,不是唢呐,也不是哭丧棒,而是新铸的铜钟,敲出清亮的“当——”声。
我摸着罗盘上父亲留下的刻痕,突然明白,所谓破除诅咒,从来不是消灭规则,而是在规则中找到破局的那个“点”,就像辰时永远在子时与卯时之间,却比它们都更接近光明。
西南镇的村民开始仰头望向山顶,他们的眼中不再有恐惧,而是期待。
我举起刻刀,刀刃映着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这一次,我要刻的不是禁忌,而是希望——属于每个敢于直视时辰的人的希望
“借魂三十六,还魂需三七”,盘里躺着我刚才抠掉的黑枣,此刻正在渗出鲜血,每滴血都在地面汇成小字:“你吃的不是枣糕,是第三十五代红煞的眼睛。”
地面突然震动,远处传来石碑开裂的巨响。
跑回巷口时,时辰碑已裂成三段,碑身内部露出密密麻麻的刻痕,每道刻痕里都嵌着指甲盖大小的骨片,刻着被借魂者的名字。
父亲的骨片在第三十五道刻痕里,正中央的空位刻着“苏念秋”,却在“秋”字末笔多了道分叉,像是被人强行划过。
穿藏青马褂的账房先生跪在碑前,此时他的马褂已破烂不堪,露出底下布满咒文的皮肤,每道咒文都在渗出黑血。
他抬头望向我,左眼角的泪痣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个空洞的眼窝,里面卡着半片时辰碑的碎片:“你以为破了碑就能逃?
陈家村的时辰刻在每个村民的骨血里——”他指向渐渐围拢的人群,他们的衣服在红白之间不断变幻,每个人的手腕内侧都有青色咒文,“三十年前你aunt是上一代白煞,她本应借你的喉,可你父亲偷了时辰碑的刻刀,在‘子’字上划了道,让你多活了十年。”
新娘和孝妇的虚影突然从人群中升起,她们的身体终于完全重合,变成个面容半红半白的女人,额间刻着“子卯”交缠的符号。
她伸手触碰我的肩膀,冰冷的触感传来,我听见两个重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红煞要你的眼,看遍阴阳两界;白煞要你的喉,说尽生死时辰——你父亲当年替你挡了白煞的喉,现在红煞的眼,该收回来了。”
眼前突然闪过无数画面:aunt在花轿里对我笑,父亲在乱葬岗刻碑,母亲在村口烧纸钱时偷偷流泪……最后定格在父亲临终前的病房,他摸着我的头发说:“念秋,记住,真正的时辰在你心里,不在碑上。”
我猛地咬破舌尖,鲜血喷在双煞脸上,她们发出尖锐的叫声,虚影开始变得透明。
账房先生趁机扑来,手中的刻刀直指我的眼睛,却在触碰到我的瞬间,被一道金光弹开——是母亲寄给我的银镯子,上面刻着极小的“辰”字,正是父亲当年从时辰碑上偷刻的。
时辰碑的碎片突然浮空,围绕着我组成巨大的罗盘。
我想起
了,身后传来轰然倒塌的声响,回头望去,祠堂的飞檐正在坠落,长明灯的火焰渐渐熄灭,整个陈家村笼罩在晨光中,却像是被抽去了颜色。
我知道,陈家村的红白双煞已经随着时辰碑的崩塌而终结,那些被借走的魂,那些未完成的仪式,都永远埋在了这片土地下。
掌心的血字已经消失,只留下淡淡的疤痕,就像父亲留给我的最后印记。
手机再次震动,母亲发来一张照片,是父亲临终前的手书:“念秋,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被困在别人定的时辰里。”
照片里,父亲的手背上,刻着和时辰碑上一样的“辰”字,却在最后一笔多了个小勾,像是要挣脱什么。
我把褪色的请帖扔进沟渠,看着“囍”字和“奠”字在水面上慢慢交融,最终变成个模糊的“生”字。
晨光穿透云层,照在青石板路上,远处传来鸟鸣声,这是陈家村三十年来,第一次听见真正的、属于清晨的声音。
从此,陈家村的故事成了传说,而我知道,有些时辰,一旦被鲜血浸透,就再也转不动了。
但总有一些人,会带着记忆里的光,走向新的时辰。
第二章节乱葬岗的槐树在晨风中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有人贴着树皮在说话。
我摸着第三十六棵槐树凹凸的纹理,指尖突然触到一道浅刻的痕迹——是个扭曲的“辰”字,笔画间渗着暗红,与父亲手背上的印记分毫不差。
树冠投下的阴影里,散落着七片枯黄的槐叶,每片都缺了角,摆成类似罗盘的形状,中心位置压着半块碎瓷,釉色正是陈家村祖传的“阴阳釉”,一面红得滴血,一面白得发青。
手机在口袋里发烫,母亲发来的定位显示父亲的墓就在此处,可眼前只有荒草和断碑。
蹲下身时,裤脚沾了层细土,土粒中混着细小的金箔碎屑——是陈家村红白事专用的“镇魂金”,通常撒在棺木周围,防止魂魄逃逸。
我突然想起十岁那年,aunt出殡时,送葬队伍曾在每棵槐树下撒三把金箔,当时我偷偷捡了一片,夹在课本里,后来那页纸莫名出现血字:“别信他们的时辰”。
祠堂的坍塌声惊起群鸦,我在瓦砾堆里发现半扇向下的石阶,青苔覆盖的扶手刻着连续的莲花纹,每七朵
莲花后跟着一朵枯萎的——正是白衣女人鞋上的图案。
石阶尽头是道铁门,门把手缠着红绳,绳结上挂着三十六枚铜钱,每枚都刻着“子时”或“卯时”,其中一枚铜钱中央嵌着极小的银片,反射出模糊的人脸——是十年前在花轿里看见的、aunt的脸。
铁门吱呀推开的瞬间,腐木味混着檀香扑面而来。
地下密室足有三间房大小,墙面上嵌着三十六面青铜镜,每面镜中都映着不同的场景:有的镜中是穿红衣的新娘在刻时辰碑,有的镜中是穿白衣的孝妇在数棺木,最角落的镜面布满裂痕,却清晰映出父亲被按在石碑上的画面,他的右手正蘸着自己的血,在“子”字旁边添了道歪斜的刻痕。
密室中央的石台上摆着本牛皮封面的族谱,纸页脆得一碰就掉渣,却在第三十六页保持着诡异的崭新。
上面用金粉写着:“每三十年霜降,需以至亲双魂祭时辰碑,红煞借眼观阴阳,白煞借喉定生死,双煞同存,村落永续。”
族谱边缘画满小像,每个小像的眼耳口鼻都被红笔圈住,最底下的一行小字几乎要渗进纸里:“苏明川之女苏念秋,第三十六代双煞祭品,眼属红,喉属白。”
我猛地翻到最后一页,夹着张泛黄的婚书,男方姓名处刻着“陈家村时辰碑”,女方姓名栏是我的生辰八字,落款日期正是今天——2025年2月20日。
婚书右下角盖着朱砂印,印文不是“囍”字,而是个由“子卯”二字交缠的符号,像两条蛇在吞噬彼此。
身后突然响起拍手声,穿红肚兜的双胞胎从阴影里走出,男孩的左眼缠着新的黑布,女孩的右耳戴着新的银耳坠,只是这次耳坠上刻的是“生”字。
他们的脚不沾地,悬在离地三寸的位置,肚兜上的金线在微光中蠕动,细看竟是细小的咒文。
“姐姐忘了吗?”
女孩歪头微笑,嘴角裂到耳后,露出两排整齐的银牙,“十年前你在柴房看见的,不是aunt的棺材,是我们的——”她掀开男孩的黑布,空洞的眼窝里爬出条红绳,绳头系着颗琉璃眼珠,正是枣糕里的黑枣,“你父亲把我们的魂封在糖里,可糖被你咬了三口,我们的命就少了三分。”
男孩举起漆盘,盘底刻着
经上。
新娘突然掐住我的手腕,手套下的皮肤冷得像冰块:“看见穿白衣的人,要说‘五谷已藏’,但如果是穿白衣的女人……”她的指甲陷进我手背,银甲划破皮肤,鲜血滴在桌布上,竟形成一个扭曲的“时”字,“要数她鞋上的莲花纹,三朵开,七朵谢,第十朵……砰——”礼堂的门被撞开,穿白麻孝服的队伍抬着黑漆棺材挤进来,棺盖上的鎏金牡丹少了三片花瓣,露出底下暗红色的木纹,像是被血浸透的。
走在最前面的女人抬头,我浑身血液仿佛冻结——那是aunt的脸,皮肤青白,嘴角还沾着未擦净的胭脂,可她十年前就该葬在村西的乱葬岗。
“安否?”
她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和十年前临终时一模一样。
她的布鞋绣着九朵莲花,鞋尖沾着新土,我盯着看时,第九朵莲花的花瓣正在缓缓张开,露出里面暗红的花蕊——第十朵要出现了。
掌心突然传来灼痛,父亲临终前用血写在我掌心的字浮现出来:“红白同办时,第一个看见棺材的外姓人会被‘借魂’。
时辰碑上的刻痕是上一个被借魂者的血写的,每道刻痕代表一条命。”
我突然想起,十年前逃跑时,父亲的手掌总是捂着我的眼睛,可我还是从指缝里看见,花轿里的aunt对着我笑,嘴角裂开的弧度不像是活人。
账房先生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手里握着把染血的刻刀,左眼角的泪痣正在渗血:“你父亲用自己的魂换了你十年,现在轮到你了。”
他指向祠堂供桌,上面摆着三十六具小棺材,最小的那具刻着我的名字,棺盖上刻着“卯时借眼,子时借喉”。
我后退半步,踩在块松动的青砖上。
砖下露出半截石碑,刻着模糊的字:“红白撞煞,时辰可破,以血祭碑,双煞同堕。”
十年前父亲带我逃跑时,就是被这块碑绊倒的,当时他流的血渗进碑缝,在月光下发出微光。
白衣女人的鞋尖已经绽开第十朵莲花,花瓣上沾着我的血,开始变得鲜红。
我突然抓起桌上的枣糕,把黑枣抠下来按在时辰碑的裂缝里,鲜血顺着碑身流淌,染红了“子”字右下角的刻痕。
新娘和孝妇同时发出尖叫,她们的身体开始透明,像被风吹散的纸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