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创始人学会放手”。
他的思绪忽然飘回半年前的深夜。
小逆光第一次发烧,林疏桐整夜守在婴儿床前,拒绝让家庭AI助手“小星”监测体温:“我想亲自感受她的温度,就像她感受我的心跳那样。”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他们拼命守护的科技温度,从来不是取代人类情感,而是让技术成为连接的桥梁。
“我们的AI会记住用户37次失眠记录,却永远不会比母亲更懂婴儿啼哭里的慌张。”
陆沉舟的声音在礼堂回荡,“所以我们在最新版本中加入‘离线模式’,当用户连续24小时开启时,系统会自动推送‘去拥抱真实的人’的提醒。”
台下传来轻微的骚动,有位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举起手:“陆先生,您是否担心这种设计会影响用户粘性?”
“比起粘性,我们更在意人性的韧性。”
陆沉舟想起上周在深圳工厂,看见流水线上的工人用小星记录奶奶的方言叮嘱,“真正的科技赋能,是让人们在数字世界里获得力量后,更有勇气拥抱现实的不完美。”
散场时,那位戴珍珠丝巾的女士拦住他:“陆先生,我是棱镜科技北美区负责人。
我们注意到贵公司在情感AI的伦理框架上很有新意,或许可以聊聊——抱歉,我们不与数据垄断者合作。”
陆沉舟礼貌微笑,目光扫过对方胸前的工牌,“不过周明远先生如果想聊聊‘棱镜最近被欧盟处罚的用户画像系统’,我倒是可以推荐几位 GDPR专家。”
回到酒店,视频通话里,林疏桐正举着手机在婴儿房踱步,小逆光的小手正抓着她腕间的翡翠镯子:“今天带你女儿去看公司新研发的‘银发陪伴机器人’,她居然对着机器人叫‘奶奶’。”
陆沉舟笑出声,看着屏幕里妻女的倒影:“看来小逆光比我们更懂得,科技的终极意义是填补爱的缺口。”
他忽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匿名信,信封里装着半张褪色的照片——正是当年在发布会替林疏桐挡油漆的西装碎片,落款是“一位曾被网络暴力伤害的母亲”。
三日后的北京,星轨科技总部的研发实验室里,林疏桐盯着全息投影上的AI情感模型:“当它能识别19种微笑背后的真实情绪时,我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