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笑容,眼眶微微泛红,连连说道:“谢谢,谢谢你们啊。”
我又看到陈春松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对我说:“你看,大家还是善良的,之前可能只是误会了。”
我点点头,心里也感慨万千。
曾经那些流言蜚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可如今,大家都主动来关心兰婆婆了。
只是,我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邻里们的这份关心,真的能让兰婆婆最后的时光更加温暖吗?
14 清明的约定日子一天天过去,兰婆婆的身体愈发虚弱,每况愈下。
我每次去看她,都觉得她的精气神越来越差,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去年 3 月 10 日,那个雨夜,雨下得特别大,打在窗户上 “噼里啪啦” 的。
我在家里辗转反侧,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天刚蒙蒙亮,我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哭声。
我心里 “咯噔” 一下,赶忙跑出去,果然,兰婆婆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陈芳和陈春松悲痛万分,他们的眼睛红肿,满脸都是悲伤。
陈芳紧紧握着兰婆婆的手,泣不成声。
按照兰婆婆的嘱托,他们小心翼翼地为她穿上了那件寿衣。
看着兰婆婆安静地躺在那里,我仿佛看到了她和明贵重逢的画面。
兰婆婆的新坟,在明贵墓旁,两簇新土挨在一起,周围种满了槐花。
那天,陈芳站在兰婆婆的墓碑前,泪水不停地流。
她缓缓蹲下,在澡盆形的墓碑前,摆上了一碗温水,水里还放了一些皂角。
微风拂过,皂角香混着槐花香,轻轻飘向村口。
陈芳对着墓碑,轻声说道:“婶,我答应您,每年清明,我都会来这儿,给您摆上这碗温水。”
看着陈芳坚定的眼神,我心里五味杂陈。
15 故事的流传兰婆婆走后,她的旧屋就那样静静地立在那儿,像是在默默守护着一段回忆。
村里的孩子们总是充满好奇,每当路过那间屋子,总会仰着天真的小脸,问身旁的大人:“这是谁住过的地方呀?”
老人们便会停下脚步,目光变得柔和而悠远,缓缓讲起兰婆婆的故事。
他们讲兰婆婆年轻时,如何在四个月的短暂婚姻里,与明贵结下深厚情谊;讲明贵意外坠崖后,兰婆婆如何独自撑起生活的重担,靠着浆洗缝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