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部分贼兵突破门卒防守后向城内冲杀,逐步扩大阵地。
虽然衣服相同,但根据进攻方向,也很容易辨认敌我。
袁丰也不减速,率亲卫骑兵直冲几名敌兵小队,立刻撞倒一地。
他也不犹豫,旋即翻身下马,提刀加入巷战。
虽然剑是君子器,袁丰日常也有佩剑,但真打起仗来,终究不如刀砍杀方便,为了应战贼军,袁丰早在端午过后,就换上了环首刀随身佩戴。
袁丰一边砍杀一边观察形势,发现城门之外已开始有不穿官兵服饰的普通贼兵杀入,显然贼兵早衔尾在后,只等骗开城门,便涌上来冲杀。
而喊杀之声也不止来源于城门,城墙之上也是杀声震天。
黄忠并未出现在城门下御敌,必然是在城墙之上。
贼兵这是要多点突破,欲使我军顾此失彼。
观这新进城的一批贼人,衣着不似汉家服饰,有几分异族特色,袁丰心下略惊,心道“莫不是武陵蛮复叛,让我赶上了。
亦或者那陈贼通匪,串通好一起行动?”
想到此处,袁丰瞬间明了当前局势。
坚守据敌,夺回城门,据城而守方为上策。
还要谨防陈贼再来支援。
袁丰思考片刻,接连下了几道军令。
首先,他令北城门调兵卒、城中预备役各五十人,城东、城南兵卒各二十人,速来西城门下支援,。
其次,令征调城中壮丁,到西城墙上参与搬运物资,投掷石头、粪水等简单的守城工作。
然后,派三名骑兵,依次出发,一人二马,立刻赶赴当阳,求请二百郡兵来援。
之所以派三名,就是怕路遇贼兵被截杀。
其后,仍旧是派三名骑兵,依次出发,一人二马,立刻赶赴竟陵传信,求分郡兵百人来援。
竟陵还有阻敌北逃之任,不可尽数抽走。
又令人传令城东坞堡,自坞堡中多遣斥候,探查周边是否还有其他贼人行踪,特别是谨防陈贼突袭,如遇陈贼强攻渡口,则支援渡口驻军阻击,如其在浅滩上岸,则半渡而击之,务必拖延其杀到江陵城的时间。
想了想,又遣了一名使者,南渡沔水,赶赴孱陵县打探情况,如有可能,请孱陵县派兵袭扰叛贼之后,或在江陵南岸协防陈贼。
这是一步闲棋,也没指望孱陵发挥太大作用,毕竟县卒无令不得越境杀贼。
安排妥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