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蔓延全身。
文章以李芊芊的口吻,声泪俱下地控诉我如何“嫉妒”她的美貌和人气,如何在课堂上“公报私仇”,“体罚”她,“抢夺”她的手机,最后甚至“勾结”警察将她送进派出所,对她进行“精神虐待”。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我的控诉和指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老师霸凌、身心俱疲、患上“重度抑郁”,不得不以死明志的受害者。
仿佛我才是那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这篇精心炮制的“遗书”像病毒一样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李芊芊的粉丝们如获至宝,各大营销号也嗅到了流量的味道,纷纷下场转发,添油加醋。
评论区彻底沦陷。
“人肉这个老师!
让她社会性死亡!”
“这种老师不配为人师表!
必须严惩!”
“心疼芊芊妹妹,我们永远支持你维权!”
“抵制XX中学!
还芊芊一个公道!”
各种恶毒的评论和谩骂,像潮水一样涌来,几乎要将我淹没。
我的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很快被扒出,骚扰电话和短信接踵而至。
前世那令人窒息的绝望感再次袭来。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
林校长的脸色很难看,办公桌上放着打印出来的“遗书”和网络评论。
“小余啊,”他揉着太阳穴,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压力,“你看现在这个情况……网上的舆论太可怕了,学校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我知道你可能受了委屈,但是……为了学校的声誉,也为了尽快平息事态,要不你就先……委婉地表达个歉意?
姿态放低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为难。
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三秒?
不,互联网只有情绪,没有记忆。
只要情绪被煽动起来,真相算个屁。
我懂校长的难处,但我不能退。
8“道歉?
我为什么要道歉?
我做错什么了?”
我直视着林校长的眼睛,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校长,我没错。
错的是李芊芊,是那些颠倒黑白、煽动网暴的人。
如果我今天道歉了,那就等于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不仅是对我自己的侮辱,更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亵渎。
我不仅不会道歉,我还要追究李芊芊伪造‘遗书’、恶意诽谤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