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情也愈发紧张起来。
他知道,这张榜单决定了他的命运,是他多年寒窗苦读的结果。
终于,他走到了榜单前,人群的喧闹声在他耳边渐渐模糊,他的眼中只有那密密麻麻的名字。
就在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的时候,他的脑海里瞬间闪过前夜与眉山苏轼、关中张载在客栈里的那场论道。
当时,他们三人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旁,烛光摇曳,茶香袅袅。
苏轼面带微笑,轻抿一口茶,然后缓缓说道:“子平兄,以你对《春秋》改制的精通,此次科举必定能够夺得魁首啊!”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他的信心和赞赏。
而张载则在一旁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苏轼的观点。
<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苏轼的话虽然只是一句玩笑,但却让他感到无比的温暖和鼓励。
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那个昏暗的角落,突然瞥见了叔父章惇正站在那里,手中紧紧握着那张被撕碎的榜单。
那榜单仿佛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痕,被无情地撕裂开来。
而这位叔父,日后将会成为权倾朝野的宰相,他的权势和地位无人能及。
然而,此时此刻,他却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默默地承受着失败的痛苦。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已经不是叔父第一次在与侄儿的竞争中落败了。
他竟然两次都输给了自己的侄儿,这无疑是对他自尊心的沉重打击。
欧阳修在审阅试卷的时候,突然对坐在一旁的梅尧臣感叹道:“你看这篇文章,真是令人惊叹啊!
这考生的策论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三司存在的积弊,其见解之深刻、言辞之犀利,绝非苏轼那些风花雪月的词章所能比拟的。”
---5 盐铁判官(1060 - 1065年)在湖州通判的任上,章衡展现出了他的果敢和智慧。
一天,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盐商们竟然与三司勾结,虚报空籍以获取非法利益。
这个发现让章衡深感震惊,他决定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于是,在一个深夜,当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寂静之中时,章衡独自坐在油灯前,奋笔疾书,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请蠲虚籍疏》。
他的笔触飞快而有力,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