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姩祁珩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姜姩祁珩》,由网络作家“山山不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祁珩不知道怎么回她,他想娶姜三姑娘确实是形势所逼,但也是以真诚待之。“你不说算了,我也没兴趣知道。”姜姩转身想走,祁珩情急之下伸手拦住她。“我说!”祁珩道:“太子微服至太守府,想给我赐婚,我父亲以你为借口,替我挡了赐婚,太子说,会来赴你我的大婚,这才急着上门提亲。”姜姩满心愤怒,所以,上一世娶她也是这个原因,他们祁府本该求她出嫁,却把她当成挟恩逼嫁的人,对她没有一丝尊重,就因为她是农女,好欺负吗!上一世,她多欢喜呀,嫁给喜欢的人,还以为他也是喜欢她的,否则,怎么会向她提亲,原来这才是真相,说不定,上一世,他连同房都是不情不愿的。“你们凭什么拿我当借口,你们凭什么这么欺负人,一句话就改变我的一生!”姜姩挥手甩开他,眼中浓烈的恨意让祁珩...
《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姜姩祁珩》精彩片段
祁珩不知道怎么回她,他想娶姜三姑娘确实是形势所逼,但也是以真诚待之。
“你不说算了,我也没兴趣知道。”姜姩转身想走,祁珩情急之下伸手拦住她。
“我说!”
祁珩道:“太子微服至太守府,想给我赐婚,我父亲以你为借口,替我挡了赐婚,太子说,会来赴你我的大婚,这才急着上门提亲。”
姜姩满心愤怒,所以,上一世娶她也是这个原因,他们祁府本该求她出嫁,却把她当成挟恩逼嫁的人,对她没有一丝尊重,就因为她是农女,好欺负吗!
上一世,她多欢喜呀,嫁给喜欢的人,还以为他也是喜欢她的,否则,怎么会向她提亲,原来这才是真相,说不定,上一世,他连同房都是不情不愿的。
“你们凭什么拿我当借口,你们凭什么这么欺负人,一句话就改变我的一生!”
姜姩挥手甩开他,眼中浓烈的恨意让祁珩看不懂。
“抱歉。”祁珩眉间难掩愧色,“成亲后,我会对你好,只对你好。”
“我有说要嫁你吗!”姜姩讥讽道。
祁珩眉心微蹙,疑惑她的厌恶从何而来,认真算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她哪里来的怨恨。
“我有做什么让你不满的事吗?为什么你这么抗拒我?”
姜姩无语。“你们利用我,还想让我欢欢喜喜的接受吗?”
“你也可以利用我。”祁珩道。“姜家有任何事,我都会帮忙。”
“如果我执意不肯嫁,你当如何?”姜姩一步步走近他。“会逼我嫁吗?”
祁珩没接话,作揖道:“事关我祁府百十口人的性命,姜姑娘,祁某求你。”
和他认识两辈子,姜姩第一次见他求人,求的还是她,心里百味杂陈。
“你们会不会想的太夸张了,就算不娶我又怎样,太子殿下还能杀了你们不成?”
祁珩眼神黯淡,无奈叹息。
“如果不娶你,说明我和父亲在太子殿下面前撒了谎,欺君之罪,你说,他会不会觉得被骗而一怒之下灭我满门,天子一怒,伏尸千里,不是戏言。”
“那又如何,与我有何干系。”姜姩狠心拒绝,祁府的人没少欺负她,是死是活与她何干。
“你想要什么?我都应你。”祁珩郑重其事的承诺她。
姜姩想到家人,犹豫不决。
这世道这么乱,若没人护着,她姜家众人命运不知何去何从,上一世因为有祁珩护着才没伤及姜家,这一世,谁来护姜家。
她抬眸看向祁珩,眼中纠结万分,祁家危在旦夕,她姜家日后也好不到哪去。
祁珩看出她的犹豫,一个大步迈到她面前,手中拿着一枚白玉簪子,塞她手中。
“这是祖父留给我的,让我送给日后的夫人。”
姜姩看着熟悉的白玉簪子,神情恍惚,上一世成亲后第二天,他也是用这枚白玉簪子为她挽发。
他与自己成亲,虽说目的不纯,对她是真的很好,处处护着她,顺从她,只要他在家,那几个贵女妯娌万不敢闹到她面前去,就连婆母也不敢对她冷嘲热讽,是她太过自卑,总是立不起来,任由人欺负。
“我不要。”姜姩把白玉簪子塞回他手中。“你让我好好考虑考虑,这簪子你拿回去,应该把它送给更合适的人。”
祁珩又塞给她。“没人比你更合适。”
“我不要!”两人握着簪子你推我搡的,姜姩冷斥一声。
“你再强塞给我,我就不考虑嫁了!”
此话一出,祁珩拿回簪子,悄悄打量她一下。“你别气,簪子我先给你留着。”
“你回去吧。”姜姩开口赶他。
“那你......”祁珩欲言又止。
“我说了,考虑考虑。”姜姩道。
祁珩:“好,过几天我再来。”
祁珩走后,姜姩去堂屋找爷爷。
姜爷爷问。“祁府为什么一定要娶你?”
姜姩把缘由一说,姜爷爷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我说堂堂太守府尊贵的二公子怎么就看上我们农户人家,果然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姜姩眼眸轻闪,“爷爷,我想用这件事和祁珩谈交易。”
姜老爷子微微发愣。“你这话什么意思?”
“爷爷。”姜姩缓缓开口。“这世道这么乱,指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这一打仗,农户人家总是第一个遭殃的,抢我们粮食,抓壮丁,咱家避免不了损失,如果有祁家护着,我们家会保全下来。”
姜爷爷艰难的开口。“你想嫁去祁家。”
姜姩:“祁家如今需要我,我帮他们度过这一关,他们护我姜家平安,日后我再与祁珩和离。”
“不行!”姜爷爷不同意。
姜姩道:“爷爷,我们就是庄户人家,没有底气与官家对抗,祁家现在还好好与我们商量,若我们不配合,他们还会强迫,还不如趁此机会,向他多要些好处。”
“你让爷爷好好想想。”姜爷爷起身,往屋里走去。
姜姩去院子里给菜园浇水,再喂鸡和鸭吃食。
大嫂安氏抱着儿子看她干活,二房的二嫂许氏拘谨的走到姜姩身边。
“姩姩,我帮你干吧。”
姜姩挡住她。“二嫂,我快完事了,你别再弄一身。”
“弟妹!”安氏叫她一声。“你若得闲,过来给我带儿子,哎呦,我这一天到晚抱着大胖小子,都快累死了!”
“哦,好。”许氏走过去,熟练的帮她哄儿子。
自从许氏进门,安氏总是找各种借口指使她,许氏傻乎乎的像个丫鬟一样给她看孩子做饭洗衣服。
姜姩看见这一幕,怒火涌上心头,在祁府时,三个妯娌也是这样欺负她,指使她干这干那的,她那时候刚嫁入祁府,身份又卑微,被三个妯娌耍的团团转。
“大嫂!”姜姩扔了舀水的葫芦瓢,瞪着大嫂。“这是你儿子,凭什么天天让二嫂给你带娃。”
安氏理直气壮。“这是你们姜家的大胖孙子,凭什么让我一个人看着。”
“你可以找姜余哥哥看孩子。”姜姩讥道:“他是孩子的亲爹,当个甩手掌柜就不管了吗。”
“他是男人,怎么能让他看孩子。”安氏不服气的怼她。
“既然你舍不得让自己男人受累。”姜姩走过去,从许氏手中接过孩子放安氏怀里。“那就您自己受累,别麻烦别人!”
“姜姩,你......”安氏气急败坏,怀里的孩子也哇哇大哭。
“姩姩,我没事,可以帮她看孩子。”许氏焦急的劝道:
“别吵了,爷爷说过,家和万事兴。”
姜姩叹气。“二嫂,你天天帮她带孩子做饭洗衣服,不觉得委屈吗?她摆明了欺负你。”
许氏低着头不回话,怎么可能不委屈,她在娘家也是爹娘宠着的,嫁来姜家没歇过一天,尽侍候大嫂和孩子了,天天累的想哭。
祁珩在姜家门口待到下午,姜家人出门时看见倚在树下的男人。
“祁二公子,你怎么还在这里?”姜四媳妇手上抱着木盆子,盆子里放着脏衣裳。
祁珩走过去,“姜姩在吗?我想和她谈谈。”
姜四媳妇为难的回头往东厢房看一眼。“她在屋里,见不见您就不知道了。”
“伯母。”祁珩拱手。“可不可以让我进去?”
他身姿修长,面如冠玉,气质从容淡定。
姜四媳妇以前觉得这高门大户人家的公子们个个眼高于顶,目中无人,这个祁家二公子倒是谦逊有礼,怎么就看上姜姩那丫头了。
“你可以进去,但是姩姩见不见你,就不知道了。”
“多谢伯母。”祁珩又问。“她在哪里?”
姜四媳妇指了指东厢房第三个房间,祁珩笑着拱手。“多谢伯母。”
他大步迈进去,曲指敲门,姜穗喊一声。“谁呀?”
祁珩一愣,这不是姜姩的声音,莫非,他敲错门了。
姜穗打开门,与祁珩四目相对,姜穗双眼一瞪,“呯!”的一下关上门。
“祁家人没走,还进来了。”
姜姩走过来问。“怎么了?”
姜穗拽着她往里走。“那个祁家二公子,他在门外。”
“什么!”姜姩转头看向门口。“他怎么进来了?”
“不知道。”姜穗摇头。
姜小麦走过来劝道:“姩姩,不如你去与他说清楚,别让他天天来了,和官家人打交道,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咱们普通老百姓惹不起他们。”
“好。”姜姩打开门出去,祁珩本是背对着她,听见开门声,转头望去,唇角微微扯出一抹笑。
“姜姩。”
“祁公子。”姜姩走过去,“我考虑清楚了,不嫁你,你们祁家的事,请你再另想法子吧。”
“姜姩!”祁珩心一急,伸手拽住她。“能告诉我原因吗?”
“我们门不当户不对。”姜姩凝视着他,“身份是云泥之别,请你以后不要再来了。”
“我们祁家不在乎这个。”祁珩心急道。
“那是因为你们家遇上麻烦了,所以不在乎。”姜姩直视他。
“若你们祁家万事皆顺,你会甘心娶我吗?”
不等祁珩回话,她肯定的回道:“不会,你想都不会想。”
姜姩继续道:“祁公子,我只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以后嫁个普通人家,粗茶淡饭过一生,请你放过我,好吗?”
祁珩攥着她的手腕不放,眼眸紧紧攫着她,带着请求的意味。“姜姩,帮祁家这一次,好不好,求你,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
姜姩凑近他,贴他耳边小声道:“我觉得,太子殿下再为难你们,你们可以造反,一定能成功!”
“你......…”祁珩震惊万分,眼睛直直的盯着她。
姜姩退回几步,手腕处传来一阵疼痛,疼的她皱眉。
“祁公子,你放手。”
祁珩回过神,低头一看,细白的手腕上一片红,他慌忙松开手。
“对不起,疼不疼?”他从袖口拿出一瓶雪玉膏,倒出白色的药涂抹在她手腕上。
“我的手过一会儿就没事了,别浪费你的药了。”姜姩往回挣脱手。
“别动。”祁珩认真的把药抹匀,她的手腕真的好细,他轻轻一折就碎。
姜姩看着他,想起上一世,她被婆母教导礼仪,每天学贵女们走路,走的脚上起泡,他知道后,亲自给她上药,还去找婆母,不许让她再练。
至于害羞,还真没有,上一世两人同床共枕多年,该看的都看了,该做的也都做了,只抓个手腕,有什么害羞的。
抹完药,祁珩把药膏放她手中。“这药膏你留着,晚上再抹一次,痕迹就会消失。”
“不用了。”姜姩把药膏还他。“我们乡下人没这么娇气。”
“姜姩。”祁珩对她毫无办法,送她什么她都不要,他的家世她也看不上。
不如,来强的,这个念头仅一瞬被他压下去,若强行逼她,以她的性子,弄不好玉石俱焚,只能徐徐图之。
祁珩把药膏强塞给她。“我会再来找你。”
姜姩瞪着他。“你不能再来!来多少次我都不会答应,何必浪费时间。”
“你就这么不想见我。”祁珩嘴角微勾,扬起一抹苦笑。
姜姩嗤笑。“别搞的一副深情的模样,你死缠烂打无非是为了让我帮你。”
自从知道他娶自己的真相后,她怀疑上一世祁珩根本就不爱她,一直在她面前演夫妻恩爱的戏码,越想越气,几乎迁怒到眼前这人身上。
“你走!我不想看见你!”
祁珩微愣,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对他,他从小就讨喜,走到哪都是一片称赞,这种能力怎么在姜家失效了。
“好,我走。”祁珩深深的叹口气,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又回头叮嘱她。
“晚上再抹一次药膏,明天一早痕迹会消失。”
姜姩攥紧药膏,冷着脸转身进屋,祁珩挑了挑眉,“脾气真大。”
祁珩走后,姜穗打开门往外探头。“姩姩,他走了。”
姜姩脸色不好,坐在床边缝衣裳,姜小麦坐她对面问她。
“姩姩,你当真对祁二公子一点儿想法也没有?”
“没有。”姜姩摇头。
“他为什么一定要娶你?”姜小麦疑惑的问。
“当然是因为我们姩姩漂亮了,他一见钟情了。”姜穗坐在姜姩身后,探头笑道。
姜姩确实漂亮,鹅蛋脸,白里透红,肌肤娇嫩,看上去水灵灵的,浓黑的睫毛卷又长,圆溜溜的眼睛,灵动又俏皮,唇形饱满红润。
姜姩推开她。“别胡说,人家堂堂太守府的公子,什么漂亮人儿没见过,怎么可能看上我。”
姜姩被贵公子追求的事在永安村传的沸沸扬扬,姜大姑母得知后,带着她十六岁的闺女来姜家。
“三弟妹,听说姩姩被太守府看上了?”
姜三娘气愤道:“大姑姐,你听谁说的,别坏了我家姩姩的名声。”
“这外边都传遍了。”姜大姑母撇了撇嘴。“这等好事还瞒着我,三弟妹,你这是拿我当外人呐。”
“我瞒你什么了。”姜三娘道,“谁知道那太守府在打什么主意,非要来提亲。”
“这么说,三弟妹不想让姩姩嫁进太守府?”姜大姑母双眼发亮,语气不掩兴奋。
“不想。”姜三娘道,“大官家的儿媳妇岂是那么好过的,更何况,我姩姩是农家女子,连个靠山都没有,进了太守府还不被人欺负死。”
姜大姑母连声附和。“三弟妹说的在理,只是,他们是当官的,咱们只是农户,哪能和当官的硬碰,搞不好,惹来杀身之祸。”
“啊!”姜三娘吓的双腿发软。“这可怎么办?”
“三弟妹别担心。”姜大姑母拽过自己女儿秦玉兰。
“让我女儿玉兰替姩姩嫁去太守府,不就全解决了。”
“真的?”姜三娘抓住姜大姑母的手,万分感激。
“大姑姐,以前是我误会你了,你是个好姑母,侄女有事,你是真的帮忙,上次替小麦找个好婆家,这次又帮姩姩一个大忙,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姜大姑母笑道:“应该的,谁让姩姩是我亲侄女。”
秦玉兰笑吟吟的上前扶起姜三娘。“三舅母,您对外称我是您干女儿,我替姩姩嫁给祁公子。”
“好。”
姜三娘把这事说与姜老爷子和姜三爷,姜老爷子沉着脸问秦玉兰。
“玉兰,你真愿意嫁去太守府?”
“外祖父。”秦玉兰上前行一礼。“外孙女愿意。”
“好,等下次祁家公子再来,我告诉他让你嫁去。”姜老爷子道。
“谢谢外祖父。”秦玉兰抿着唇笑。
姜姩三姐妹得知此事后,态度大不同,姜姩舒一口气,秦玉兰也算半个姜家人,她若嫁,祁珩应该会同意。
姜小麦讥讽道:“什么叫帮姩姩,我看秦玉兰巴不得嫁去祁府。”
“就是。”姜穗接过话。“如果姩姩不同意,说不定她还会想什么损招。”
秦玉兰从小看不起她们,觉得自己是镇子上的人,她们是农户,自觉高人一等,姜穗每次见她高高在上的模样,气的想打她。
祁珩见她不再伤心,慢吞吞移至她身边,小心斟酌着问她。
“姩姩,今天我来找你,屋里有个女子,她说,要替你出嫁,这事,你知不知道?”
“知道。”姜姩漫不经心的回道,“你要娶的是姜家女,她也算姜家女,太子殿下只想看你娶个农女,至于娶的哪个农女,他根本不会在乎。”
祁珩愣住,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良久,无奈的问她。“你是一点儿也不在乎我,姩姩,我祁珩有那么差劲吗?”
姜姩看着他,“只要是姜家女与你成亲便好,是谁又有什么关系。”
祁珩闭了闭眼,神情微恼。“我要相伴一生的妻子,怎么可能选谁都好,我只想要你。”
“为什么一定是我?”姜姩问他。
“不知道,第一眼看见你,就认定了你。”祁珩静静凝视着她,眼眸闪着细碎的光,似星辰倾泻,熠熠生辉。
“姩姩,你真的不想嫁我吗?”祁珩低着头,轻轻搭在她肩上,委屈的质问。
姜姩咬了咬红唇,眼中闪过一抹疑惑。“祁珩,你......”
姜姩怀疑他也重生了,要不然,怎么解释他越发古怪的行为。
上一世,他们刚成亲那会儿彼此很生疏,晚上抵死缠绵,白天相敬如宾,祁珩从不在卧室以外的地方对她有任何亲密行为,严谨的像个老头子,弄的她也不敢随意撩拨。
后来彼此越发熟悉,祁珩在她面前也越发随意,两人一有争执,他说不过她,就会把头搭她肩上,委屈巴巴的说她不疼他了不喜欢他了。
山洞外,雨停了,祁珩陪姜姩和姜穗回家,姜老爷子见到祁二公子,眉头微皱,乡下人家最不愿与官府的人打交道。
“你们两个怎么回事?怎么能让祁二公子送你们回来。”
“老爷子。”祁珩开口求情。“别怪她们,是我要送姩姩。”
“你们两个还不回屋。”姜老爷子对孙女轻斥,姜姩和姜穗一前一后回屋。
姜老爷子客气的拱手。“二公子,你坐,老朽有事要与你说。”
”正好,我也有事要说。”祁珩坐在椅子上,面容冷淡又清隽。
姜老爷子咳嗽一声,开口。“二公子,老朽另有一孙女,长的花容月貌......”
“老爷子。”不等他说完,祁珩冷声打断他,“我的妻子只会是姜姩,只能是她,你们姜家别想搞替嫁这一套。”
姜老爷子面色微沉。“我孙女不想嫁你,二公子莫非要强娶?”
“那是我与她的事。”祁珩眼眸望向姜姩的房间,一丝淡淡的苦涩在心底漫延开。
他总觉得,姜姩就是他妻子,与她熟悉的好似已经过了好久,又分别了好久,终于重逢,她却不认他。
祁珩说不清那股苦涩从何而来,淡淡的,一下又一下的拉扯他,又疼又痒。
姜老爷子叹口气。
“罢了,你们小辈们的事我不掺和了,二公子,你家世高贵,我们姩姩只是个农家女,才学家世都比不得你以前认识的贵女,但她在我姜家是独一无二的宝,若你哪天对她感情淡了,请你看在我们家救过你爹一命的份上,放她回家。”
“爷爷,您同意了?”祁珩眼神瞬间发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你这小子,改口挺快!”姜老爷子无奈的笑。“我家这丫头倔脾气,没这么容易答应,能不能成,看你自己表现,我是不会帮你的。”
“谢谢爷爷。”只要姜家人不阻止他,已经是最大的帮助。
东厢房里,姜姩坐在榻上,手上捧着木雕的兔子,愣愣的发呆,姜小麦对姜穗使个眼色。
“她今儿怎么了?”
“不知道。”姜穗指了指木雕的兔子。“那是祁二公子送的,好像是他亲手雕的,姩姩见了这兔子,情绪就一直很低落。”
姜小麦挑着眉,凑到姜穗耳边轻声道:“她肯定对祁二公子动心了。”
“是吗?”姜穗看着姜姩红红的眼眶,摇头。“我怎么觉得她好伤心的样子。”
“也对哦。”姜小麦捧着滚烫的脸,想了想她对未来夫婿动心的样子,又开心又甜蜜,怎么会哭。
“那个祁二公子欺负她了?”
“没有。”姜穗一脸惊奇的分享今天的事。“祁二公子对她特别温柔,姩姩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句也不反驳。”
两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屋门“咣当”一声打开,秦玉兰红着眼闯进来,恶狠狠的瞪向姜姩。
姜小麦和姜穗挡在两人中间,秦玉兰厉声质问。
“姜姩,你不是不想嫁进祁府吗?为什么又要招惹祁二公子?”
方才,外公叫她过去,说祁家不同意她替嫁,他们只认姜姩,还让她收拾东西送她离开。
秦玉兰羞耻的无地自容,她的脸都丢尽了,在姜家人面前她一向高傲,觉得乡下人比不上自己,若不是想攀上祁家人,她才不会来这里住,又脏又乱,处处都不方便。
姜姩放下木雕兔子,眼神冷淡的看向秦玉兰。
“你想攀高枝,没攀上,就来怨我,你怎么不怨你自己没投胎到达官贵人的肚皮里。”
“你!”秦玉兰扭头往外走,过一会儿又回来,把床上的粉色帐子拆了,抱着往外跑。
“她终于走了。”姜穗呼出一口气,“我让六叔把她的床搬出去,看着碍眼。”
姜穗打开门窗。“咱屋里一股胭脂俗粉的味儿,好难闻。”
姜家姑娘们从不涂抹胭脂,以前吃饱饭都困难,哪会用那种奢靡的东西,姜家现在有银子,也都用来买粮,盖房子,再买些日常用品,家里人多,经不起乱买。
晚饭,祁珩留在姜家用饭,姜老爷子让他与自己坐一桌,姜老大和姜老二和孩子们挤一起吃饭,让姜老三去和未来女婿联络一下感情。
姜老三:“......”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自己家吃饭难以下咽饭。
倒不是饭菜难吃,姜家拿出好酒好菜招待祁珩,吃的比过年还丰盛。
姜家人难得吃这么丰盛,一个个低头啃肉,顾不上说话,姜老爷子陪着祁珩边吃边喝酒。
“我们乡下地方没什么好招待的,都是些山里的野味,二公子莫要嫌弃。”
“不会。”祁珩端起酒杯与他敬酒,侧头看向姜姩那桌,所有人都在吃,她却给姐姐剥虾皮。
“来,张嘴。”姜姩剥好虾喂到姜穗嘴里,姜姩每次看见姜穗干瘪的身体都会心疼,总想喂她吃东西。
姜穗吃着鸡肉,又咬一口虾,太满足了。“姩姩,如果祁二公子天天留在咱家吃饭,咱们就可以天天吃这么丰盛了。”
“你想的挺美。”姜姩剥开一只虾,放自己嘴里。
姜老三一直闷头吃饭,姜老爷子在桌下踢他一脚,姜老三抬头看他老子,姜老爷子冲他使个眼色,姜老三放下筷子,招呼祁珩。
“二公子,你尝尝这鱼汤,这鱼是姩姩从河里捞的,刚宰杀的,肉很鲜。”
“......好。”祁珩迟疑一下,伸出筷子去夹。
“不行!”姜姩听见亲爹让祁珩吃鱼,忙起身阻止。“他不能吃鱼。”
上一世,她给祁珩煮鱼汤,祁珩喝完后,全身起红疹子,呼吸急促,躺床上休养两天才好利索,从那以后,厨房再也不会出现鱼类的食材。
祁珩如果在这里因为吃鱼出了什么事,姜家也会惹上麻烦。
祁珩眼中带着淡淡的笑,侧身问她。“姩姩,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吃鱼?”
姜姩支支吾吾的。“我听祁太守说过,我上次做鱼肉,祁太守说鱼很好吃,可惜他儿子一吃就起红疹子。”
“原来是这样。”祁珩笑容淡淡的。“我还以为你找人打听过我呢。”
姜姩倚靠在贵妃榻上,面白如纸,神情恍惚的看着窗外丫鬟下人们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搬东西,胸口憋的喘不上气,屋里也死气沉沉的。
太守府里却像过年一样充满欢声笑语,三年前,她公爹祁太守起兵造反,如今终于攻下京城,登基为帝,特地派人回来接家眷们。
祁太守有四个儿子,姜姩是二儿媳,其他三个儿媳都是世家贵女,门当户对,只有她,姜姩,是农户的女儿,门不当户不对。
姜姩的父亲曾救过祁太守一命,祁太守为报恩,让二儿子祁珩娶了她。
农户女嫁给贵族子弟,简直一步登天了,村里的村民们无不羡慕姜家人,羡慕姜姩的好命。
可是,不通文墨又不懂规矩的农家女嫁入世家贵族,岂是那么好过,接连不断的嘲讽和讥笑,就连下人都看不起她,对她鄙夷不屑,三个妯娌更是不屑与她为伍,处处看她笑话。
为了不让祁珩蒙羞,也为了不给乡下的父母蒙羞,她逼着自己学习,学认字,学算账,学管家,学礼仪,还抢着侍奉婆母,所做的一切努力却被别人当笑话看了去。
每天不停的轴转,差点把自己逼疯了,怀的第一个孩子也因她的忽视流掉了,孩子流掉后,祁珩沉默很久,她那段时间又怕又伤心,怕祁珩会休了她,每天过的战战兢兢。
妯娌又对她落井下石,冷嘲热讽,她被逼的几乎活不下去。
背后什么难听的话都有,说她粗鄙,说她比不上大家闺秀的一根手指头,她憋着气样样都想做到最好,想证明自己,在婆母那里,却还比不上其他儿媳一句讨喜的话。
所有人都说她配不上祁珩,甚至当着她的面说,姜姩自卑到无地自容,好像所有的努力一瞬间破防,委屈,憋屈,不甘。
她一直劝自己,不要在意别人说的话,只要祁珩对她好就行,成亲多年,祁珩身边只有她一人,没有乱七八糟的通房侍妾,她该知足的。
自从公爹派人回来接人,她也欢天喜地的收拾东西,好几个月没见祁珩,心里想的紧,然而,四弟媳一句无心的话让她一病不起。
“二嫂,你也要去京城啊,二哥如今不比从前,他被封亲王了,身份比之前还高贵,你一个农户之女,如果识趣的话,就该主动与二哥和离,免得到了京城徒添笑话。”
“这农户女配王爷,太好笑了!”四弟媳带来的丫鬟们捂着嘴偷偷的笑。
姜姩胸口又闷又疼,一口血吐出,晕在地上,四媳妇见她吐血,吓的落荒而逃,如果被老二那个煞神知道自己欺负他媳妇儿,绝对不会轻饶了她。
姜姩一病不起,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弱,她的婆母,如今的皇后见她虚弱的样子,让她留在太守府好好养病,带着三个儿媳妇和一众孙子孙女往京城赶去。
姜姩不甘心的扯着身下的被子,唇角咬的出血,眼神死死盯着着门口方向。
厚重的大门“吱嘎”一声关闭,所有人都走了,独留她一人。
恍恍惚惚间,她好似看见没出嫁前的自己,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奔跑在田野上。
“臭丫头,你把我的禾苗踩了,赶紧上来!”姜姩回过头,不远处站着一个气急败坏的男子,那是她六叔。
姜姩红了眼眶,临死前,怎么见到六叔了,六叔是祖母的老来子,比他们孙辈的孩子们大不了几岁,小时候没少在一起打闹。
“六叔!”姜姩跑过去扑到他怀里,哭的停不下来。
“六叔,你是来接我回家的吗?”
姜六叔吓一跳,他没惹这祖宗吧?
“我不就说了你一句吗,至于哭成这样吗,你爹娘和你哥如果知道我把你骂哭了,还不打死我!”
姜姩把眼泪鼻涕全擦在姜六叔身上。“六叔,还是你对我好,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了。”
“姜姩!”姜六叔咬牙切齿的看着身上的不明之物,一脸嫌弃。
“你用什么擦鼻涕?这么埋汰,以后哪个男人会娶你!”
“六叔,你在说什么,我已经嫁人了呀。”姜姩抬起头,眼神迷茫的看着他。
姜六叔仰头哈哈大笑。“呦,小丫头想嫁人了。”
姜姩越来越懵,六叔说话好生古怪,她环顾四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色的小禾苗随风摇曳,三三两两的农户人家在田里弯着腰插秧。
“这是......”姜姩心头越来越古怪,好真实的梦境,与她小时候奔跑过的田野一模一样。
她又看向姜六叔,分明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模样,不确定的问。“六叔,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啊!我多大你不知道!”姜六叔伸手摸她额头。
“没发烧啊。”
“你十七,那我现在十五岁喽。”姜姩指着自己的鼻子问,她比六叔小两岁。
“这不是废话吗!”姜六叔扛着锄头,一手扯她胳膊。
“快中午了,赶紧回家,我快饿死了!”
姜姩晕乎乎的被他带回家,一路上,村里路过的人都跟他们打招呼。
自从嫁人后,她很少回来,太守府里规矩甚严,她也怕被人说闲话,与村里的村民们从不来往,此时,姜姩看每个人都好亲切,笑着与人打招呼。
“七伯父!”
“阿方婶!”
“小虎子!”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是虚幻吗,这也太真实了,难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临终前,她最盼望的是回永安村,回到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永安村宁静祥和,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落错落有致的篱笆房屋,大多数人家养了鸡鸭鹅,叽叽喳喳的叫,还夹杂着几声犬吠之声,此时已至午时,不少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到家门口时,姜姩心生胆怯,不敢迈进去,姜六叔一把扯她进门。
“你到底怎么了?自己家都不敢回了!”
姜六叔放下锄头,去井边打水洗脸,一个步伐矫健的老太太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菜,中气十足的喊一嗓子。
“都回来了,开饭了!”
“奶奶。”姜姩哽咽着叫一声,姜老太太放下盘子,随手抄起身上的围裙擦着手。
“傻站着干什么,去厨房端菜,一个个的就知道好吃懒做,我都懒的骂你们!”
“哎!我去端菜!”姜姩红着眼睛笑了笑,抬步往厨房走去,厨房柜子上放着两盘青菜,一盘蒸的干巴巴的红薯。
姜姩一手端一盘菜,刚转身,一道瘦弱的身影挡在跟前。
“阿姩姐姐,咱奶做了什么好吃的。”
“姜谷,你小子吓我一跳!”
姜谷是四叔家的大儿子,今年十四岁。
爷爷奶奶一共生六个儿子,三个女儿,除了六叔,叔伯姑姑们都已成家,大伯二伯家的儿子也已经成家,姜姩父亲排行第三。
姜家已经出嫁的大姑母听说此事,匆匆赶回娘家。
“我家小叔有个儿子,今年十九,长的身强体壮,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为人憨厚老实,不如让小麦嫁给他,我也能照顾小麦,大嫂,你看如何?”
姜大嫂不敢再为女儿随意定亲了,万一又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岂不是害了女儿。
“孩子他爹,你怎么看?”
姜老大是个憨厚的,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姜余提议道:
“不如以走亲戚的名义,把人请家里来见一面,再做打算。”
“行。”姜老大点头。
春光明媚,姜家几个姑娘和几个大半小子去镇上买东西,小孩子也吵吵着一起去,姜丰套上牛车,拉着兄弟姐妹一起去。
姜老太爷在纸上写下要买的东西,姜奶奶在一旁补充几句。
“买一斤盐,再要两斤白糖,买两只下蛋的鸡。”
姜家媳妇在一旁补充道。“还有我们要扯块布。”
姜姩笑道:“知道啦,保证给各位婶娘们买到称心的花布。”
“奶奶,我想吃肉!”姜豆和姜芽在一旁吵吵着。
“买买买。”家里有银子,姜奶奶也大方多了。“买五斤猪肉。”
姜大姑母目瞪口呆。“爹,你们发了,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姜家人都闭上嘴,姜爷爷咳一声,解释道:
“上次你三哥出门打猎,猎到一只稀罕物,卖了一百两银,这不想着给几个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
“一百两!”姜大姑母惊呆了,她生活在镇上,丈夫是个体面的教书先生,她手中从没有过一百两。
姜家小辈们走后,姜大姑母磨蹭磨蹭的待在母亲房中诉苦。
“娘,您是不知道,女儿在镇上过的也不好,别看女儿穿的体面,那都是充面子的,我夫君一个月也就赚三两,这一家老小哪够吃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姜奶奶一听就知道大女儿打的什么主意,自家有银子,帮帮她也不算过分,就怕儿子和儿媳妇们知道了不乐意。
“我给你二十两银,你千万别让你几个嫂子和弟媳知道。”
“是,我保证!”
姜大姑母万分惊喜,她以为母亲顶多给她五两或十两,没想到一下子给二十两,这一百两银,几房分一分,每房也就分十几两,单她就有二十两。
“娘,还是您疼我!”
姜大姑母眉梢带笑,姜奶奶心虚的避开她,去柜子底下拿钱,她自己养大的闺女她知道,心眼不坏,就是有点贪心虚荣,什么都想和兄弟姐妹们争,她若知道家里有五千两银,非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给,拿着,这二十两作你的私房钱,自己缺什么就去买。”
姜大姑母接过钱袋,打开一看,里边确实是二十两,收了银子,起身。
“娘,天色不早了,我该走了,明日一早我带我侄子来给你们相看。”
“这就走?”姜奶奶问。“不留下陪娘吃个饭再走?”
“不了!”姜大姑母愁的皱了皱眉。“我儿子最近总闹着肚子不舒服,离不开我,我回去看看。”
“哦,那你走吧。”姜奶奶把人送出门,一回屋,姜爷爷问。
“让咱闺女忽悠了多少去?”
“说什么呢!”姜奶奶坐凳子上补衣裳。“家里有这么多钱,给闺女一点钱怎么了,别看她在镇上住,日子过的也不好。”
“我有说不让你给了吗?”姜爷爷叹气。
“不是非要防着闺女,是防闺女身后的婆家,三个闺女,如果她们都知道了,肯定告诉他们婆家,她们婆家人定会逼着闺女来要银子,到时候徒生事端。”
姜奶奶点头。“我知道,这钱多了反而成了祸。”
姜爷爷道:“我打算用银子买地,多种地屯粮,这世道这么乱,说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到时候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都听你的。”姜奶奶顺从道,姜爷爷问。“家里如今富裕了,你还补那烂衣裳干什么。”
姜奶奶笑一下。“我穿旧衣裳习惯了,要下地干活,穿不了新衣裳,还是旧衣裳舒服。”
桃源镇。
姜家兄弟姐妹一到镇上,撒欢的往糕点蜜饯铺里钻,姜余最大,管着几个小豆丁。
“大哥,我要吃豆沙馅的糯米团。”姜粒被姜丰抱在怀里,指着雪白的团子撒娇。
“我看你像个糯米团子!”姜丰捏捏她的胖脸颊,姜姩笑了笑,买了弟弟妹妹们爱吃的糕点。
买完糕点,几人又去布行给婶娘伯母们扯布料,仅布料就买了三匹,店家还送了一些碎花布头,姜穗和姜小麦欣喜的摆弄着碎花布头。
牛车上推满了买的东西,这时,一匹马冲过来,身后跟着两队官兵,姜余拽着兄弟姐妹们往路边躲去。
一官兵骑在马上高呼。“钦差大人到此,路人全部回避!”
路边百姓都跪在地上,一辆富丽堂皇的马车缓缓经过,前后都有侍卫相护,待马车走远,姜余拽着兄弟姐妹们赶紧回永安村。
马车内坐的是太子殿下,此去汝阳郡太守府,祁太守携四个儿子在城门口恭候大驾。
太子殿下走下马车,祁太守笑着迎上去。
“臣拜见太子殿下。”
祁家四个儿子跪在父亲身后,太子居高临下的打量他们父子,片刻后,才懒散的笑一声。
“平身。”
“谢太子殿下。”祁太守起身,依旧垂首弯腰,四个儿子身体板正的立在他身后,个个器宇轩昂,比太子风华更甚。
太子身边的太监伸出兰花指,“放肆!太子殿下面前,也敢直视!”
祁太守心一紧,回头瞪向四个儿子。“都低下头。”
祁霁顺从的低下头,祁珩也垂着眸,三子祁墨和祁洵面色不虞,祁珩拽他们一下,两人不情不愿的低下头。
在场众人个个躬腰垂首,衬的太子殿下高高在上。
“祁太守,你这汝阳郡有什么好玩的,孤若玩不尽兴,就治你的罪。”太子笑着威胁他。
祁太守拱手道:“不知太子喜好哪方面,臣一定尽心安排。”
太子的喜好他早已摸清,却不能自作主张,若安排的处处合他心意,以太子多疑的性子,会以为他监视他,要让他自己说出来,他再装作刚准备好的样子,让他满意。
“孤听说,汝阳郡美人如玉,舞姿如仙,不知孤可不可以见识一下。”
祁太守笑道:“巧了,臣府上有一群舞女,个个貌美如仙,舞姿翩翩。”
太子讥讽。“看不出来,祁太守还挺会享受。”
祁太守忙跪下,“太子殿下,这些舞女都是可怜的女子,臣只是留她们一个住处,教她们舞艺是想日后谋个出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