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夜色中的南城灯火,谁也没有说话。
许久,陆野开口:“我申请退役了。”
林婉音一愣,转头:“为什么?”
“想陪你。”
她眼中瞬间有水光:“你不是说,你只会一直走在我旁边?”
“现在,我想牵着你。”
她扑进他怀里,声音轻如羽:“好。”
——七月,林婉音被授予“全国杰出青年公益领袖”荣誉称号。
八月,婉景控股新任CEO上任,企业转型进入成熟期。
九月,“静声计划”宣布进入多个城市落地实施。
十月,林婉音与陆野,在桂花树下举办了一场小型婚礼。
只有亲友、同仁,没有记者,没有铺张。
她穿着一袭素白长裙,手中捧着一束野桂花。
陆野站在她面前,郑重地牵起她的手。
“林婉音,从今天起,不再一个人。”
她眼角含笑:“从今以后,永远并肩。”
他们在山间,在风中,在人间烟火里,许下最真诚的誓言。
——而在远方的国际舆论场中,“KAPRA”被各国接连列入清查。
林婉音未再公开发声。
她只是在每一个需要她的角落里,默默种下光。
——至此,林婉音的故事,抵达尾声。
不是结束。
而是她人生的第二幕,已悄然开启。
她不再只是复仇者。
她,是重塑者。
黑夜中,点亮烛光的人。
7 无声胜有声深秋的南城,天色早暗,街道两旁的银杏叶已染成金黄。
林婉音站在城市图书馆前,望着新落成的“夜光档案馆”门匾。
这里,是“夜光计划”扩建的核心之一,也是她亲自策划建立的国内首个公共透明案例档案馆,将所有曾经协查、捐赠、举报、维权的过程做出匿名存档与公示,供公众查询、学习、借鉴。
她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是灯光柔和的走廊、低声讨论的访客、以及一排排按主题陈列的卷宗展架。
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正站在“女性职场保护”展台前,看着墙上一段话。
“你可以沉默,但你可以站起来反击。”
——林婉音。
女孩回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你是她本人吗?”
林婉音笑了笑:“是。”
女孩噗通一声鞠躬:“谢谢你。”
她没有说更多。
但林婉音知道,有些感谢,不需要语言。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陆野正站在“国家公民协查中心”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