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高空疾速飞去。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张周生曾介绍,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记载,明神宗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转如轮,焰照天,逾时乃灭”。
这条记录无疑是古代螺旋状飞行器存在的有力证据,那些试图将此种现象解释为人造卫星火箭残骸下落的观点,在这样的记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古人所描述的螺旋状飞行器 “尾星旋转如轮”,类似的记载在古籍中还有很多。
再来看一幅清人吴有如所绘的《赤焰腾空》图,这幅画堪称一份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的目击报告。
画中对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间、地点、目击人数、火球大小、颜色、发光强度以及飞行速度都有明确的记述。
这幅画作于 1892 年(光绪十八年),在一百多年前,世人还没有 “飞碟” 和 “UFO” 的概念,画家当时显然没有意识到,这幅《赤焰腾空》图如今竟成为了今人研究 UFO 的珍贵历史资料。
大诗人、大文豪苏东坡也曾遭遇过类似的神秘现象。
苏东坡在赴任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
当时月黑星稀,万籁俱寂,忽然江中亮起一团火来。
这一奇特的遭遇让苏东坡深感困惑,于是他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当然,古籍中记载的这些神秘现象还有很多,难以一一详述。
对于我们而言,心中难免会产生诸多疑惑:为什么这些奇异现象大多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之中?
这些记载会不会是作者的凭空捏造呢?
又为什么在当今社会很难发现外星人的踪迹呢?
或许,我们对宇宙和自然的认知还极其有限,那些神秘的存在或许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未曾留意罢了。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许多顶级科学家对神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比如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之后,竟花费了 40 多年的时间研究神学;“化学之父” 波义耳常常问自己:“在时间无穷的列车里,我将置身何处?”
成名之后,正是这句话让他最终降服在耶稣面前。
他曾与无神论者休谟激烈辩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