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破,惊恐万分,自知大势已去,绝望之下,拔剑自刎。
那溅起的鲜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洛阳城的攻克,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极大地动摇了魏国的根基。
各地魏军听闻洛阳失守,军心大乱,纷纷投降或逃窜。
不久后,蜀汉军队势如破竹,相继占领魏国大片领土。
司马懿见局势已无法挽回,长叹一声,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部向蜀汉投降。
司马懿的投降,标志着魏国的彻底覆灭,也为蜀汉的统一大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魏国灭亡后,天下仅存东吴。
诸葛亮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采取外交手段,试图劝降孙权。
他派使者前往东吴,言辞恳切地分析天下大势:“如今魏国已灭,蜀汉顺应天命,民心所向。
吴侯若能顺应时势,归降蜀汉,不仅可保东吴百姓免受战火,吴侯亦可留名青史。
否则,一旦兵戎相见,生灵涂炭,恐非吴侯所愿。”
孙权虽知蜀汉势大,但心中仍存侥幸,妄图联合北方少数民族,共同对抗蜀汉。
他暗中派使者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前往少数民族部落,许以重利,试图结成联盟。
诸葛亮得知孙权的举动后,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孙权,执迷不悟。
既如此,休怪吾不客气。”
他一面加强边境防御,在边境线上修筑坚固堡垒,布置重兵,严阵以待,防止少数民族入侵。
工匠们日夜赶工,巨石被一块块垒起,夯土夯实,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士兵们巡逻值守,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另一面,他迅速集结大军,水陆并进,直逼东吴。
陆军声势浩大,马蹄扬起滚滚烟尘;水军战船蔽日,旗帜飘扬在江面,向着东吴浩浩荡荡进发。
蜀汉陆军在陆地上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吴军望风披靡。
先锋部队如利刃般撕开吴军防线,后续大军紧紧跟上,迅速扩大战果。
士兵们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每一次冲锋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诸葛亮亲自指挥陆军作战,他站在高处,手持令旗,观察着战场局势,适时下达指令,调度军队,精准地打击吴军的薄弱之处。
水军在长江上同样占据优势,诸葛亮亲自督战,指挥水军利用新型战船与先进战术,大破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