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全集

第24章

发表时间: 2025-04-15

音高匹配: 尝试将出现频率最高、形态最稳重的几个符号赋予“宫”、“徵”等核心音高。将形态特殊、出现频率较低的符号赋予“变宫”、“变徵”或装饰音。

节奏匹配: 尝试将笔画多寡、形态长短与音符的时值联系起来。比如,笔画多的代表长音,笔画少的代表短音?

序列验证: 将匹配后的数值序列写出来,观察它们是否符合某种基本的乐理规则?

比如,是否出现了常见的五声或七声音阶的排列组合?是否形成了某种相对和谐的旋律片段(虽然我们无法直接“听”到)?是否存在类似于乐句、乐段的结构?

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试错。

我们不断地调整着符号与音高/节奏的对应关系,一次次地将数值序列写出来,又一次次地因为发现其杂乱无章或不符合基本乐理而推翻重来。

虽然屡屡碰壁,但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蔡琰提出的这个“音律联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它将冰冷的符号,赋予了动态的、富有节奏感的可能性。

我运用我的数学能力,快速地进行着各种对应方案下的数值转换和模式查找。

比如,计算相邻数值之间的音程关系,看是否存在某种固定的音程模式;

或者统计特定数值(音高)出现的概率,看是否符合某种调式(如宫调式、商调式)的特征。

蔡琰则凭借她敏锐的乐感和深厚的乐理知识,从“旋律”的走向、结构的起承转合等角度,对各种假设进行直觉性的判断。

“这一段序列,‘宫’音出现得过于频繁,且缺乏变化,听起来会很单调,不太像精心设计的密码。”

“这个组合,从‘角’音跳到‘羽’音,再接一个低八度的‘宫’,音程跳跃太大,在古乐中不常见,除非有特殊用意。”

她的话语,为我冰冷的数学推导,注入了艺术的灵魂和经验的判断。虽然我们仍未找到那个“正确”的对应方案,但这个“音律联想”无疑是我们在迷雾中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它打破了单纯从文字或数学角度思考的局限,引入了声音和节奏的维度。

我预感到,或许,最终解开密文的钥匙,就隐藏在这看似毫不相干的音律之中。

这套密文的设计者,可能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高人,他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机密信息“谱写”成了这些无声的“乐章”。

而我和蔡琰,则需要凭借逻辑与灵感,将这无声的乐章,重新“唱”出来。

当纯粹的数学逻辑和飘渺的音律联想都暂时未能敲开密文大门时,我和蔡琰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了那个最直观、也最神秘的线索上——道家符箓与易经八卦。

那个刻在乌木匣上的清晰符箓,无疑是解开整个谜团的“题眼”。

它不仅仅是一个标记,更可能蕴含着解读所有密文令牌的规则或密钥。

而令牌上那些扭曲的符号,本身就带着浓厚的符箓色彩,让人联想到道士们召神劾鬼、沟通天地的神秘工具。

我们决定,将之前零散的讨论整合起来,系统性地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深入挖掘。

首先,我们再次聚焦于那个核心符箓。我凭借记忆,并参照木匣上的实物,将那个符箓更精确地摹写在竹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