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后院有一口大锅,负责帮大家热饭盒。
要么花一两块钱,到小吃部买东西吃。
可是这两样,我都没有。
没有人给我准备饭盒。
我早上起来的时候,菜还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
我顶着100度的高温,半生不熟地狼吞虎咽。
这其实还是不错的,如果时间赶不上了,我只能大米饭拌大酱。
至于钱,想都不用想。
为了解决饥饿问题,也缓解别人吃饭你卖呆的尴尬,只好骑上自行车,以最快地速度跑回家。
那时候从学校到家,最快也要二十分钟,那还是把后轱辘骑冒烟了。
一来回要四十分钟,只有二十分钟吃饭。
但是遗憾地是,骑到家,揭开锅,绝大多数时间里面什么都没有。
偶尔有早上吃剩的残羹剩汤。
不知道多少回,我在往回骑的时候,一路骑,一路哭。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生我。
后来索性,我也不回去了。
中午的时候,我就到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河边,躺在河岸上,等着适应了饥饿,肚子不再响。
等着别人都吃完了,没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吃饭?
那时候,我活在自己的悲伤里,根本没注意阿伟。
3直到有一天,英语课上,老师问世界上每一分钟出生的人口是多少?
这个问题在英语课文里有答案,提前预习的人就会知道。
我听见后桌有个洪亮的声音喊:“要气死!”
(174,当年的数字)一下子同学们哄堂大笑。
我回头一看,嗯?
我的后桌什么时候换人了?
不是那谁家小谁吗?
怎么换成了阿伟?
不过,我也未曾在意,换谁都一样,因为我从不回头。
可是从那次亮相以后,阿伟就经常推我凳子,我一回头,他就递上卷子,某某题不会,某某题不明白。
我基本上都会耐心给他讲解。
不仅因为他是阿玲的弟弟,换别人我也如此。
那时候的阿伟有点腼腆,问题的时候从来不敢抬头。
4阿伟因为家远,选择在学校住宿。
有一天中午,我跟着一个也住宿的同学去她们宿舍玩,路过水房的时候,看见阿伟在洗衬衫。
阿伟看见我,缠着让我帮他洗,说白衬衫他洗不好。
我那时很傻,还真信了。
我伸手帮他洗干净了。
那时候我心无杂念。
我只把他当成同学,或者弟弟。
那件衬衫据阿伟后来说,他一次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