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本不欲答应亲事,毕竟这件事情是闺女主导,沈家定然对闺女有意见,她嫁进去日子不会好过,但眼下的局势又不得不答应。
闺女的名声已经坏了,现在愿意结亲的不是鳏夫就是家里有些问题的人家,除非他们把闺女往远了嫁,但要是往远了嫁他们又不放心。
再三抉择后还是选择了沈家,不过他们也有个要求,那就是闺女嫁过去后要分家,作为交换条件他们会给沈家二十两银子。
沈家没有接受田家的银子,他们也打算一成婚就分家,还要分的远远的,不然闹出什么丑闻他们沈家也没脸在上水村待下去。
两方长辈很快定好亲事,对外宣传肌肤之亲是原主上山不小心被蛇咬到,沈学义碰到将人救下才有的接触。
原主不愿意也没办法,一向疼宠她的爹娘第一次不顾她的意愿将她嫁给了沈学义。
嫁到沈家后原主开始作妖,新房都不让新郎进,沈学义也没有强迫她,去杂货房歇息了。
回门后,沈家迅速分家,原主闹死闹活不分,但沈家人哪会听她的,自古以来爹娘想要分家指定是能分的。
沈家认为亏欠了小儿子,分家将七成的东西都给了他,同时也希望原主能好好过日子,不要作妖了。
原主心里藏着气,使劲折腾沈学义,人家说和离放她离开她又不愿意,每天家鸡飞狗跳像打仗一样。
后来见沈秀才媳妇生了孩子,她也不甘落后,沈学义不愿意同房她就下药,一举得男。
此后只要沈秀才媳妇有孕她也怀,跟比赛似的。
沈学义即使恼怒,但有了孩子也想要好好过日子,可对方奇葩啊,折腾的他早早去了。
沈学义去了,不是还有五个孩子么,原主开始换着法子折腾他们,每次见到沈家人痛心的样子就得意的不行。
有些时候村民们都看不下,原主依旧我行我素,而且谁说了话,她就会记恨谁。
村民们劝说完第二天不是门被砍就是田里的稻苗被拔,次数多他们也反应过来,即使知道,他们也不敢去找人算账。
一来是田婆子赫赫有名,足够不要脸,能坐人家门口骂三天三夜不带重复的,二来田婆子有七个壮如牛的哥哥,他们再生气也不敢去找场子。只得管住自己同情心,不再掺和沈家二房的事情。
沈父沈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加上看到孙子们的惨状,急火攻心被气过去好几次,差就没了。
沈秀才,不,应该是沈举人怕爹娘真去了,不敢让他们在上水村继续待着,强硬将人接到了檩城。
几个侄子他也想带走,在他心里一直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弟弟,想要弥补。
但弟妹死死扒住孩子,几个侄子也被弟妹教的唯娘是从不愿意跟他走,他只得作罢,每个月差人送些银子书籍回来贴补。
那些送回来的银子全让原主花了,送来的书籍也让她卖了换成银子。
原主一辈子过的很是潇洒,吃的用的都能赶上镇上商户家的妇人了,但她的五个孩子却无一善终。
老大沈清江跟媳妇赵氏像老黄牛似的干了一辈子,手上拥有的银钱不超过十文。
大儿子沈知柏跟他如出一辙,带着妻子孟氏兢兢业业为祖母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