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了。”
提起卫家,表姐咬唇,避开母亲和舅母,压低声音,问:“姑姑怎么就答应了把你嫁申家?
那申敛,名声可不好。”
我说是我自己想嫁。
表姐诧异,问我,从前不是喜欢卫宣吗?
年少慕艾的年纪,看到御街元旦骑马游宴的贵公子,心动如雷,不可收拾,诉诸信端,寄去临安,求助表姐。
表姐说,喜欢就努力去追寻。
逐爱不羞耻,并非男子专有。
端方君子,淑女也可求。
得知那便是母亲费心想我嫁的卫家公子后,仗着母亲与卫母的闺中情谊,常常跑去卫家。
一见到卫宣,得他几句回话,便高兴地给表姐写信,从他俊秀的眉毛,说到穿衣的颜色。
三页纸都写不完。
烦得表姐每每回信都绞尽脑汁,不知如何附和。
表姐至今想起还笑:“那时唯恐语意不对,说了卫宣一字不好,惹你又寄长长的信来驳我。”
我低眸,轻声:“那时候不懂事。”
表姐何其玲珑的心,一下就明白了,温柔拍拍我的手背。
“当初我不敢说卫宣的不好,但现在有一点我确定,申敛绝对有一样胜过卫宣。”
我疑惑抬头。
表姐以一副极其渲染的神情肯定道:“申敛名声虽不好,长得是真好!”
我扑哧笑了,觉得表姐在哄我。
前世的申敛胡子拉碴,弓背耷眉,实在算不上容貌美丽。
表姐道:“真的,等会见了你就知道了。”
等会儿?
马车缓缓停下,迎面一行走马放鹰的锦绣公子。
左边是二表哥,跟着几个少年笑嘻嘻推着中间一位戴宝石发冠的年轻人。
“去呀,去呀。”
年轻人僵硬地抱着一只柔弱小兔子下马,日光掠过袍摆金绣,和风怂恿。
车帘高高扬起。
他与我不期然对视。
白玉似的面皮一下涨红了。
8从未想到申敛年少时长这个样子。
美如冠玉,眼似水波横,鬓发青鸦。
他很紧张,匆匆将兔子塞给我,竟是一句话也没说,面上的红都快蔓延到眼尾,慌忙给长辈行了礼就跑了。
惹得众人戏谑不断。
我略略出神。
到了外祖家,晚间席上才知道,临安人说申敛名声不好,大半原因是他大好青春年华不思考取功名,喜爱出入秦楼楚馆,为歌女填词谱曲。
加之他有一副那样的相貌,愈发显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渐渐,临安人便